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常常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咱们国家,自己的公民往往不如外国人那样受到礼遇和尊重。比如在北京故宮,就专设了“外国游客入口处”;在某城市的酒吧街,专设了外国人的如厕间;在商场酒店,服务人员对外国人说话客客气气,对自己的同胞一不对劲就甩出几句国骂;外国人在中国游玩发生了问题,总是调遣最现  相似文献   

2.
2014年全面爆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近年来世界经历的一场规模空前、危害巨大、范围广泛、后果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对科学界、公众心理和全球卫生体系构成严峻挑战。本轮疫情及其引发的"埃博拉战争"再次说明,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时刻准备应对传染病等生物性威胁,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加强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革是促进公共卫生的必要条件。"埃博拉战争"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生物防御能力关乎国家发展与安全,卫生外交应成为新型大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外向型民间社会组织有助于擦亮中国的国家品牌。  相似文献   

3.
亚洲航空展隆重开锣与英国范堡罗航空展、巴黎航空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航空展的亚洲航空展2006年 2月21日在新加坡隆重开锣。这是亚洲航空展25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本届航展为期6天,设立21个国家展台,来自43 个国家的930个参展商参展,这比2004年的航展规模增加了20%多,2004年的航展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选择去朝鲜?不少中国游客的理由是这样的:再不去,等这个国家改革开放了,就看不到了.而飞往平壤的航班上,坐在记者身边、来自湖南的一位老太太说,她家老头提议要去朝鲜"忆苦思甜".还有人承认是因为对这个神秘国家"好奇",当然,也有游客像一位北京女孩那样,只想在长假里找个近的、能躲过国内"人海"的去处.  相似文献   

5.
石破 《南风窗》2014,(23):10-10
<正>恰如30多年前的艾滋病疫情,再一次,潘多拉的盒子在非洲打开,灾难飞向全世界。埃博拉疫情的蔓延,首先是世卫组织的轻忽和应对失策,错过了阻止疫情扩散的最佳时机。其次,世界各国拖延行动,"各人自扫门前雪",都想把埃博拉病毒挡在自己国门外了事,以至到今年10月中旬,联合国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信  相似文献   

6.
国际     
《南风窗》2013,(21):19-19
周边Around朝鲜军舰向俄渔船开火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一家渔业公司称,9月21日凌晨,该公司一艘渔船在日本海遭到朝鲜海岸边防部队开火,但没有人受伤,船只也未遭到损坏。开火之后,身着朝鲜军装的人登上该船检查约10分钟左右,询问了船长数个问题后就离开了。俄罗斯外交部2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说,俄方要求朝鲜对该事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以旧的思维方式行错误的政策之实,结果只能被国际政治的现实法则无情地摒弃出局。俄罗斯被“隔离”?6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宣布,支持更多的国家参与朝鲜核问题谈判。他在发言中称,韩国和日本都是与该问题“利益相关的国家”,他们“有权听到朝方的意见并阐述自己的立场”。坚持朝鲜核问题上的多边框架机制是美国的一贯立场,而且这也不是美国头一次表示要将韩、日拉进谈判中来,因此各大通讯社对这条消息都没有表示出太多的兴趣。然而,敏感的俄国记者却从中嗅出了端倪,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使健康和卫生问题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热点,给刚刚兴起的全球卫生外交增添了新的动力。本专题的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全球卫生外交相关的问题。《外交转型与卫生外交》一文从外交转型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卫生外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指出全球卫生外交的兴起是外交复兴的体现,反映了当代外交转型的特点,代表了未来外交发展的方向。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全球卫生外交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徐彤武的《埃博拉战争:危机、挑战与启示》介绍  相似文献   

9.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咱们国家,自己的公民往往不如外国人那样受到了遇和尊重。比如在北京故宫,就专设了“外国人口处”:在某城市的酒吧街,专设了外国人的厕所间,在商场酒店,服务人员对外国人说话客客气气,对自己的同胞一处没对劲就甩出几句骂,  相似文献   

10.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9):70-72
从历史经验看,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最终应能被控制。但作为此次疫情大爆发的关键“助推器”,非洲普遍低下的国家治理,却更棘手、更难找到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赵博渊 《南风窗》2007,(21):16-16
10月16日,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应朝鲜领袖金正日邀请,抵达平壤,开始了为期3天的朝鲜之行。与月初卢武铉来访相比,朝鲜的接待规格明显高出许多:金正日亲自到机场迎接,随行者还有议长金永南、总理金英日、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是冷战开始之后第一个局部"热战",美国介入朝鲜战争被认为是冷战中的重大外交决策失误.为了擐究其决策形成的原因,笔者从领导人的认知、固内政治、小集团思维,国家特性与国家角色四个角度,浅析了1950年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前者的成功对后者具有特别的意义:曾经饱受战争之苦的越南,在学习中国进行经济革新开放之后,渴望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奇迹。 2005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对朝鲜和越南分别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对朝鲜政策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北亚安全领域合作问题的讨论通常涉及到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互动。在许多西方的媒体中,朝鲜常常都被当作共同遏制的对象。正因为如此,朝鲜不但从未被视作是地区安全合作的一个平等参与者和伙伴,反而被描绘成一个很难约束的国家。在他们看来,朝鲜不仅威胁本  相似文献   

15.
流矢穿心     
《法制博览》2010,(6):1-1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指责少数外国人对中国事务说三道四: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相似文献   

16.
朝鲜导弹家族全面直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10日,西班牙护卫舰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在阿拉伯海拦截了装载导弹的朝鲜船只,船上载有10余枚飞毛腿导弹和零部件。第二天,美国放行了这艘船,并承认也门政府从朝鲜购入导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朝鲜外务省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海盗行为”,是对朝鲜主权的“粗暴侵犯”。此事使本已胶着的朝鲜核危机更加升温,同时也让外界对朝鲜的导弹发展能力及其对外销售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朝鲜要求与美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这个目标合情合理:它把朝鲜的国家利益与普适的国际关系价值观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8.
朝鲜加入了核俱乐部,其他各国纷纷表达了它们的不快。它们果真如此吗?与这一事件真正相关的有五个国家:朝鲜、美国、韩国、中国和日本。它们实际上作出了非常不同的反应。在这些国家中,朝鲜无疑是最满意的。他们实施核爆出于几个明显的理由。他们深信,手上拥有核武器将杜绝美国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笑     
《南风窗》1998,(2)
买书某人到书店买书,问售货员小姐:“请问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吗?”售货员答道:“请上三楼科技部。”外国人有一个刚来中国不久的外国人,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很好”和“更好”。一天,仆人说:“我要请假两星期。”  相似文献   

20.
朝核问题的紧张情境中,中国对朝鲜的政策正面临着重大考验。朝鲜核问题再起波澜:2月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声明还说,朝鲜“已经制造了用于自卫的核武器”,以应对美国的敌对政策。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东亚主要国家的国民沉浸于歌舞升平之际,朝鲜却宣称自己拥有了核弹。这反映了这个东亚小邦高超的议题设定能力,它比别的国家更懂得一年之季在于春这一箴言的含义。有关当事国不得不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