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员的朋友     
报载,包拯平生不写私人信件,不喜欢与他人结交,没有多少朋友。其原因大体上不外乎自我选择与他人选择两种。从包拯一面来说,他身居高位,朋友多了,各种各样的利益牵绊就多,他害怕自己无法摆脱情感因素,不能做到公正断案,因此刻意与朋友保持疏离。宋时流传一句话叫“包公笑,黄河清”,意思是说包公笑一次,黄河都会变清,可见包公笑之难得。道理很简单,在人治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一个清丽轻盈的名字下面的故事,是悲苦的、坚韧的、充满了责任感并保持着强大的个人尊严,这些故事的芯子,可能才是进入林徽因这个人以及这一代人的正确的版本。  相似文献   

3.
周传雄 《法制博览》2010,(17):24-26
溥仪,中国末代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很多与他相关的人都出了回忆录,如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淑贤写的《我的丈夫溥仪》、他的侄子毓儋写的《真实的皇帝溥仪:来自宫内的证言》……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的大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然而,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育实在是有点太残酷了。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耳边都不能不响起那个孩子在被狼吃的时候那撕心裂肺的惨叫。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包拯,世人奉若神明,在他手中查清的难案悬案难以胜数,流传千古。但古书《梦溪笔谈》却记下了他做开封府尹时上当受骗的一个故事。有个有钱人犯了法,按法律要受杖脊(刑法之一种)。这家伙想行贿减刑,知道包公必不受贿,便转而收买包公身边的一个小吏。这小吏说:“等一会儿提堂,包公一定下令责打你,你只要拼命争辩,我自有办法与你分轻脊杖,使你免受重刑。”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但凡开国的帝王,身上都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当然许多都是后人穿凿附会编纂出来的。赵构身上也有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种版本是说.赵构当年被金军押着北上去做人质。行至磁州.趁金兵看管不严逃脱了。赵构逃到一座小庙去投宿,夜里梦见神人告诉他,说金兵将至。  相似文献   

7.
卫京 《法制博览》2009,(13):78-78
《名家讲坛》第6期上有篇文章《包公的年薪》说到公使钱,文中给出的解释是:朝廷发给包拯的可以由他随意支配的小金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各类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独生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氛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吴先生的侄子刚满7岁,他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 吴先生的侄子今年到读书年龄了。在开了三次家族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包公故事这一反映当时社会心态的媒介,选取涉及刑法问题的典型公案戏,主要论及了当时社会大众对道德、法律和诸多问题的认识。其中,很多社会心态与今日并无本质不同。因此,对该种社会心态形成和传播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二马 《法制博览》2008,(18):10-10
很小的时候,读到过一个关于“鱼链”的故事。 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个孩子.到他的叔叔家作客。吃饭之前.叔叔带着侄子来到海边钓鱼,把钓钩扔到水里不久,叔叔拉起了鱼钩。奇迹出现了:在鱼钩的下面,一大串鱼闪着白花花的光芒破水而出。在第一条鱼的后面.还有一条鱼,这条鱼的嘴紧紧地咬着第一条鱼的尾巴。同样的,第二条鱼的后面也有一条鱼在咬着它的尾巴,并且依此类推。  相似文献   

11.
朱辉 《法制博览》2010,(18):73-73
据说,古代的皇帝们继位,常常要“三推让”一番,甚至篡位的皇帝也是如此,比如明成祖朱棣。朱棣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干掉了侄子,谋到了梦寐以求的皇位。然而滑稽的是他并没有一屁股坐到龙椅上,反而在一帮臣子劝他称帝时磨磨叽叽,一会说自己才疏学浅,一会说自己无德无能,推磨子一般来回推让了三次,最后才“勉为其难”,“被逼”坐上了皇位。  相似文献   

12.
钱永广 《法制博览》2010,(20):52-53
侄子今年报考大学,虽然他没有考上“二本”,只是够了“三本”线,但对他来说,也算发挥正常了,全家人喜不自禁。填志愿时,大哥让我帮他参谋参谋,当我和侄子一起来到学校,请老师帮忙指点指点时,老师抬头望望我,突然问:“你填多少钱的志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挽救严重烧伤的父亲,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惜“毁容”,毅然削去一头青丝,将自己三分之二的头皮移植在爸爸身上!这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一经传出,在事发地古城扬州引起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有一位大姐,她有一个习惯,身上常常带着一面精致的小镜子,一有空闲,她便拿出来照一照,然后独自一个人对着镜子微笑。我发现了她的这个秘密后,便问她:“为什么看起来你总是很开心?”她微笑了,对我讲了她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侯宏斌 《法制博览》2010,(11):38-39
汉代是北人逞英雄的时代,朱买臣因而成为少数曾在政坛上活跃过的令人注目的南人之一。他的政绩不常为后人提起,但这个名字,民间却津津乐道,这全是因为他与结发之妻的传奇式故事。今天看来,这个故事可能正充分地体现了南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桂棣  春桃 《法制博览》2008,(17):24-33
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包拯,大家习惯称他为“包公”。他生于北宋真宗成平二年,即公元999年。他虽为官只是二品,却逾千年而享有盛名。每当世风日下,腐败弥漫,忠贞之士遭受压抑,劳苦大众溺于水火,正气不得伸、有冤无处诉的时候,人民便会想到这位敢说真话、敢斗邪恶、为民请命的著名清官。包公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正直之神”。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1995,(3)
羊城处处又飞花。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季,我们的“城市故事”版块,又与大家见面了。 短短3个月,城市故事热线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和来电。一开始,他们来自广州和广东各地,而如今,北京、上海、安徽等全国各地的读者们,都接通了“热线”,他们写自己的故事,述自己的心声,寻求人际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也收到来自日本东京、澳大利亚悉尼的读者朋友的信,他们说他们也将为我们提供他们在异国的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谢你,朋友。  相似文献   

18.
龚克 《法制博览》2009,(7):39-42
中国文人能玩得转皇帝者,非解学士莫属。他玩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玩过夺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皇帝朱棣。这对父子暴君,竟然被解学士玩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19.
离真相越来越远的上海创意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源 《南风窗》2007,(3):66-67
上海在创业产业园方面进行过最初的成功尝试之后,故事的展开便急不可耐,私利之人总是希望在故事高潮到来之前抢到自己想要的。但在这个时候,公利之政府却必须要回答:那么多的创意产业园区,都在为了什么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这个故事的开头有些老套:女白领爱上了一个吸毒的无业男孩,男孩下决心戒毒,女孩明白,身瘾能戒,心瘾难除,必须用爱把男孩空寂的心塞得满满的,让他想不起毒品,让他被爱牵引着朝有阳光的地方奔跑。这个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男孩考上了海南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健美教练,夺得了海南省健美锦标赛亚军,目前正在为2010年的亚运会做赛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