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中,请求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证据用来否定专利的新颖性或者创造性。对于多种证据类型的专利法公开属性已有案例或者文章论述1,但是,笔者尚未看到涉及投标书是否属于现有技术的文章。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例,请求人以投标书作为现有技术证据,本文将结合该具体案例,讨论一般情况下投标书的专利法公开属性。一、案情乙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甲公司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其中一项无效理由为该实用新型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依据的对比文件为一份投标书。该投标书封面标题为“***项目投标…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山东威达机庄工具集团总公司于 1997年 3月 12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名称为“手紧式钻夹头” ,1999年 6月 2 3日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 2 0 0 0年 8月 1日 ,浙江省台州市超力机电有限公司针对该外观设计专利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专利复审委员会以1996年 3月 2 6日公开的美国“钻夹头”专利为依据 ,认定“手紧式钻夹头”外观设计与“钻夹头”专利附图表示的外观设计相近似 ,并作出第 35 2 2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宣告“手紧式钻夹头”外观设计专利无效。专利权人山东威达机床工具集团总…  相似文献   

3.
外观设计授权审查标准及方式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永顺 《知识产权》2003,13(1):40-48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威达机床工具集团总公司于1997年3月12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名称为“手紧式钻夹头”,1999年6月23日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2000年8月1日,浙江省台州市超力机电有限公司针对该外观设计专利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以1996年3月26日公开的美国“钻夹头”专利为依据,认定“手紧式钻夹头”外观设计与“钻夹头”专利附图表示的外观设计相近似,并作出第3522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手紧式钻夹头”外观设计专利无效。专利权人山东威达机床工具集团总公司不服该无效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维持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决定。①专利权人仍不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待具有实用功能的外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3月,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宣告一件剃须刀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被比外观设计见图1,对比文件外观设计见图2)。  相似文献   

5.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5,5(4):29-31
专利审查员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时,都是首先针对独立权利要求进行检索,并围绕着权利要求尤其是独立权利要求进行审查,然后根据授权条件,作出授权或不授权的结论;在专利权撤销和无效程序中,专利权撤销请求人和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人与专利权人争论的焦点是权利要求书;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权利要求书确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侵权判断的主要依据,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可见,权利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前专利权的确权程序尤其是无效宣告案件的审查过程中,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专利权人就专利文件的修改限制问题存在诸多的争议,因此,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文件的修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对专利无效程序中专利文件修改的文本规定及其不足我国《专利法》第33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进行审查,作出决定”。对这一规定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认为只对请求人所提出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合议组不应主动变更无效的理由,即专利性的审查范围不应超出请求人提出的论据。另一种是认为所请求的是宣告某一特定的专利权无效,审查的范围可不限于请求人所提出的论据。笔者认为《审查指南》第十八章“专利复审委员会无效宣告规程”中采用的是后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利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即允许公众对专利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都规定了专利无效程序,即使对专利申请全部进行实质审查的国家,也规定了这一程序。这是因为专利审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一件专利申请,即使实质审查做得十分认真,仍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确保该专利权是有效的。我国专利法只规定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进行实质审查。因此,不符合专利法规定而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则更难以避免。这类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使专利权人获得了不当的权利,使公众受到了不应有的约束,自应可以通过无效  相似文献   

9.
模拟法庭     
这是一起有关专利连环案的案中案。 原告:安某,专利权人,申请号为87101234,名称为“一种由菱锶矿生产碳酸锶的方法”,因对408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不服,于1994年3月9日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专利行政诉讼,请求恢复其专利权。 被告:中国专利局复审委员会,于1992年11月16日受理重庆市铜梁精细化工厂(以下称请求人)递交的对上述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经两次书面意见陈述后,于1993年11月16日在国家专利局进行公开审理,当堂以缺乏创造性为由宣告上述发明专利全部无效,随后于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2012年11月19日,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苹果公司”)针对专利号为200410053749.9、发明名称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发明专利(下称“本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于2013年9月3日作出第21307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下称“第21307号决定”),维持本专利全部有效.随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维持第21307号后决定.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了断     
法律制度出自人的手笔,所以与人的认知能力密不可分。例如,法典化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法典崇拜折射出可知论的乐观;诉讼理论从追求“客观真实”转向“法律真实”,则表明人类开始承认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波斯纳在《法律与文学》中认为:法律起源于复仇。在专门的司法机构产生之前,复仇是私人与家族的事务,由于私人复仇导致社会成本过大,逐渐出现了专业复仇机构——司法机关。这种观点给予了一种启示:法律的任务是了断。诸多法律制度验证了这一点:诉讼时效:两审终审;举证责任……这些制度设计都宛如歌曲《当爱已成往事》所唱,“真的该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生活需要继续,冲突必须消解,所以陈年往事不再  相似文献   

12.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制订《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并高票通过《决定》,对于规范司法鉴定行为,保证鉴定结论的公正、可靠和及时,进一步加强鉴定法治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不仅符合主流民意,而且也得到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充分肯定,这是因为:1、规范司法鉴定的管理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正义与公正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的普适日标和最高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涵,而且由于自身的地位和功能,司  相似文献   

13.
评估优选方案是应急指挥决策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分析了应急决策指挥方案的优选问题,为使决策过程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合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采用灰局势决策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灰局势决策方法通过一系列灰处理过程,得到一个可以评估各应急决策指挥方案的综合效果测度值,以此为标准对应急决策指挥方案进行评估优选。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客观,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Crisis simulation is by definition an exercise in cognitive structuring. It is argued that this automatically entails a search for heu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decisions which might render complex, highly interactive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situations comprehensible, hopefully amenable to being programmed and, ultimately, controlled. In this paper, a cognitive analysis is presented of alternative paths available to an organization that is in a crisis state to move away from crisis back to more routine modes of operation. Cognitive mapping of plausible post-crisis decision-paths results in a multi-path scheme that enables one to comprehend, even assess, the erratic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nd socio-technological events in a post-crisis period. The specific example that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such a multi-path scheme concerns the revival of NASA following the Space Shuttle disaster. In contrasting the cognitive opportunities in post-crisis situations with the cognitive failures implicit in pre-crisis settings, the multi-path simulation technique enables a more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of crisi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肖军 《时代法学》2007,5(2):94-100
受欺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受行政相对人欺诈陷入错误后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是否直接影响第三人的利益,可以分为有第三人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和无第三人的受欺诈行政行为;根据行政主体工作人员的过失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过失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和重大过失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受欺诈行政行为是无效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considers how judges can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especially in cases that involv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court. It looks specifically at improvements that are being implemented in England and Wales following a major review of family justice in 2011. All judges need to be well‐trained and well‐informed if they are to make the best‐quality decisions they can. Three principles underpin the approach to improving judicial decision making, which must be systematic, evidence based, and tested, and the evidence that informs judicial decisions must be robust. Collaboration among profession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ractice, its dissemin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should be the acknowledged goal, and it should involve the views and perceptions of the young people and familie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7.
18.
Four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role of costs and benefits versus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for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procedural evaluations among decision makers and decision recipients. Experiments 1 and 2 examined the responses of actual judges in a 2 (high versus low benefit) x 2 (search procedure conducted respectfully versus disrespectfully) randomized factorial. In both studies judges evaluated procedures differently than is typical among samples of decision recipients: outcome concerns strongly influenced both procedural evaluations and procedural fairness while procedural concerns such as voice and respect were minimally influential. Whereas fairness concerns continued to be important among these decision makers, outcome fairness was more influential than procedural fairness. Studies 3 and 4 varied role (authority versus subordinate), procedural respect, and societal benefits. Both experiments supported our predictions that procedural criteria would dominate the procedural evaluations of subordinates whereas outcome concerns such as societal benefits would dominate the procedural evaluations of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9.
石勇 《政治与法律》2007,(2):188-191
检察决定是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对诉讼程序和少数实体问题作出的判定、决断;检察决定要具备可申诉性,需要符合终结性、实体性、书面性三个条件;可申诉的检察决定应包括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和其他刑事处理决定三种;不应将“不批准逮捕决定”列入可申诉的检察决定范围。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司法判决是确定的,每个案件都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答案”,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事实上,在判决的形成过程中,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因而,判决往往是不确定的。判决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即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司法人员个性的不确定性和其他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