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的悲剧已经作了科学分析和总结,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我们深入学习和宣传《决议》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要求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的呼声十分强烈。中央认为,必须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党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拨乱就是要拨“文化大革命”之乱,就是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只有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正确对待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我们党才能真正掌握拨乱反正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提出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党和人民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惨痛的历史悲剧反思的结果。那么,对“文化大革命”的反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在“文化大革命”年月里,遭受磨难,经历困惑,最后表示沉默。大体说来,经过疑惑、觉察、警悟、认识几个阶段,逐步发展到抵制、回击以及揭批和反思。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她凭借睿智和勇敢,做到了所能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纪念这一活动开展20周年的时候,我们忘不了邓小平──这位这场讨论的倡导者、支持者、指导者和维护者,他在这场讨论中的丰功伟绩和这场讨论一起永垂青史。一、邓小平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倡导者、发动者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内乱。然而,“文化大革命”的余毒和极“左”思潮却并没有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立即消失,政治迷信和政治教条依然严重地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6.
拨乱反正     
《传承》2006,(4):71-71
1976年10月,党和人民取得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是一帮“头戴红帽子,肚藏黑心肝”的害人虫。长期以来,他们自诩为“文化大革命的功臣”。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说明他们是疯狂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罪魁祸首。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提出的反动口号“文攻武卫”,就是她射向文化大革命的一支毒箭,就是她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一大罪证。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亿万人民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8.
魏菲德教授撰写的《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哲学透视》一书,是其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部影响甚广的著作。该书讨论的主题既不是毛泽东的理论观念本身,也不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而是作者所谓的毛泽东的“知识环境”。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作者之所以要研究毛泽东的“知识环境”,是因为他在研究“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时,碰到了困难。他用“意想不到”四个字,来表达自己对“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直观。他说:“任何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抛弃他自己的政党,即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9.
李立 《两岸关系》2002,(10):29-31
童小鹏在本刊的第十期回忆他在“文化大革命”前,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所从事的对台工作。下面则是童老回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化大革命”后,在对台方面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现在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不是违背一分为二的观点?我认为这并不违背。“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受打击、迫害和株连的人达一亿之多,国民经济损失达五千亿元之巨,败坏了党风、民风,摧残了教育、科学,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大破坏和大浩劫,  相似文献   

11.
也许今天的年轻一代,已不知“老三届”是什么含义。“老三届”是特定的历史名词,指1966年至1968年初中、高中毕业生。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毕业的时候,被剥夺了升学的权利而去农村“修地球”,那时他们被称为“老三届”。  相似文献   

12.
对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反思柳建辉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一次错误实践。它的发生,不仅有思想理论方面的原因,而且有领导方式方面的教训。因此,从多方面对“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仍十分必要。从指导方针的角度考察,...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障世界》2006,(11):53-54
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发表过一篇态度十分鲜明、观点十分尖锐的演讲,集中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观点和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原则性。  相似文献   

14.
“老三届”的文化历史命运王东成“老三届”通常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在校的三届高中生和三届初中生,是所谓共和国“第三代”的主本和精神代表。“老三届”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他们清澈的记忆中,还隐约地回荡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  相似文献   

15.
经济,科技,教育必须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早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4):80-80
由于“文化大革命”给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各级党组织中出现了一些抵制改革开放和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右倾分子”,一些“三种人”仍存在于党内。为了切实解决“文化大革命”给党造成的严重破坏,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的严重不纯,  相似文献   

17.
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若干重大事件的评价,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时空来研判。比如: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关于高岗事件,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关于“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关于“文化大革命”及对“文革”十年的分析,关于粉碎“四人帮”与正确评价华国锋……等等,对这些历史事件要运用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去剖析,才会得到客观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要把握“文化大革命”的客观内涵,有必要对中国历史的社会——文化模式作一透视。中国历史上的家庭奴隶制型社会文化模式迥然相异于西方国家在希腊罗马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中的党的建设理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在许多方面发展了党的建设的理论。一、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申和确立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指导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七大”以来,以毛泽东思想为指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6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逝世30周年。陈老总是我最敬爱的良师,是他领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直关怀着我的成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虽身处逆境,却仍为我出具证明使我获得解脱。这一切,令我终身难忘。“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在公安部任十二局副局长,因所谓“窃听器事件”和“隐匿刘少奇材料”等“滔天大罪”,被打成“黑帮”。专案组对我进行审查,内查外调找不到事实根据。后来,又说我参加革命的历史有假,认为我1938年15岁就参加新四军,而且是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