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经汉译是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考察佛教术语的翻译问题,应当紧密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学界普遍认为,"禅"是梵文Dhyāna音译作"禅那"后的节译,其实从佛教文献、古文字学、文化比较、考古发现等方面的材料看,早期佛经中的"禅"字带有浓厚的"意译"成分,反映了佛教初传时嵌入中国本土"祭祀祈福"系统的史实。历来时代文化的转进在语言文字上往往有直接反映,研究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语文表达方面也是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
覃卫媛 《传承》2011,(21):62-63,69
释居简是南宋时期的诗僧,他提出的"以自己为准的"诗歌主张见异于时流,充满独立而兼收并蓄的创作精神。这个主张既受当时禅思想的影响,也是对当时文坛流弊的一种反拨。这一观点看似平凡,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却颇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开先的院本《打哑禅》的素材来源应该有两处,一是元代高文秀之《志公和尚问哑禅》杂剧;一是古代流传广泛的哑剧《大头和尚》。而《打哑禅》剧的主题也非常复杂,作者除了表现自己对世事、人事的失望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极度的苦闷心情这一意图外,还赋予该剧更深刻的主旨:通过对剧中真如师徒这类"狂禅者"的讥讽,表现出他对当时那些如同"狂禅者"的王学信徒们的批评;并对"狂禅"思想所造成的学风与士风的败坏,怀有深深的不满和忧虑。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者深入民族地区,开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刊发了大量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值得认真梳理并加以归纳综述。综合分析主要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等几个方面,在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适与铃木大拙50年代关于禅的国际性论辩是本世纪禅学研究中的一件颇有影响的事。当时作为承继中日临济禅衣钵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把信仰作为研究的必要条件,认为禅学是不可言说的,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对禅学只能信仰、体验、证悟,不能作宏观的考察和历史的研究。而胡适则认为,如果以非历史与反历史的观点去看禅,对禅作“非理性”的解释,至多只能告诉人们禅就是禅,而不能给人以禅的确切知识,而禅是思想的、历史的、文化的客观事实,应当以历史的态度和学术的方法来研究禅学。铃木大拙对胡适的批评进行了激烈的反击,认为胡适关…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单是人与自然关系应当如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怎样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问题.无疑地,应当对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作一番仔细辨正.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在平等与发展之间,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应有符合自己国情的选择,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抽象地谈论所谓"人与自然的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林贤治在他总结整个中国五十年散文生态史的雄文《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中强调自由精神对于散文的重要与关键,他断言道,"散文对自由精神的依赖超过所有文本。"因而,对于一个衷情于散文写作的作家来说,我们不难想象他笔下文字的风格。当然,最好还是阅读他的散文作品吧!在南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位女性的散文作家筱敏也同样拥有着这样的精神内涵。林贤治与筱敏的散文写作都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自由性,他们笔下流淌的文字绝没有风花雪月的闲雅,而是以人文精神来关照的随笔。  相似文献   

8.
近日得到消息说:信报和网上有关于"汉语言文字需不需要抢救"的讨论,而且观点各异,颇为热烈。我听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堂堂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竟然到了需要讨论抢救的地步,不管观  相似文献   

9.
赵欣 《求索》2008,(6):171-173
唐代诗僧皎然的诗学思想其论述范围之广、探讨问题之细致都远远超过当时纷繁驳杂的诗格类著作的水平。其对于“境”与“意”的精准阐述在中国传统诗学史上影响深远。此种对“境”与“意”的分别论述更为清晰地显示出禅、玄理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生发意义,并进一步呈现出中国诗学中意境理论的初始状态。分别考察皎然的“境”、“意”理论可以一窥唐代诗学,乃至中国传统诗学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0.
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却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每一个公案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已。禅,就蕴含在那一刻的真实之中。透过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实,那个禅的真实,那个佛法的真实——也就是人生的真实。如此,则可谓“与祖师同行”了。  相似文献   

11.
何英 《小康》2012,(2):125
正看了很多樟楠散文的评论,最后,还是他自己在后记中一句"土腥味的文字"契合我心。人们都说樟楠的文字质朴,亲情感人。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作文时最不能忘的"土腥味"。先来说这个"土"字。作者把书中写母亲的那一部分文章的开篇定为《一把老黄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规定"但书"是立法定量模式的需要;离开"但书",无论在立法上或是在司法上都将无法完成罪与非罪界限的区分;适用"但书"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减少短期自由刑的弊端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书"的司法适用,应当坚持与形式犯罪构成相结合原则、综合考察原则与必要限制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李秀江 《小康》2011,(3):82-83
汇丰银行全球研究部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江苏"最早将在2012年超越更为人所知的广东省,成为中国经济最强的省份"。对于江苏省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来说,他需要推动江苏省的转型升级,而这是一场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5)
正一部《余生》点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一路走来的最核心思想——"两岸两个国家"的论调。对他来说,现在的台湾就是一个:"一个海峡对望的两个国家"。至于谈到台湾的认同何去何从?这位前领导人表示,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的结果,现在残存于台湾,依据《旧金山和约》,日本明确放弃了台湾,当时虽然没有明言将台湾归还给谁,但从国际法观点,当时"台湾的确是中华民国的领土"。所以,现在只要  相似文献   

15.
李庆刚 《政策》2011,(11):75-76
我们党的"五老"之一吴玉章,既是著名革命家,也是杰出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倾心教育工作,深受青年学生爱戴。在他60岁寿辰时,中共中央电贺他"不仅是中国教育界文化界的前辈,而且是青年男女先进  相似文献   

16.
<正>拜师齐白石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弟子。他对我回忆起拜师的经过:"那是1923年的事、我与王雪涛一道去跨车胡同15号齐白石家拜访。当时齐白石六十多岁,正在变法。我为什么选他为师呢?原因有三个:一是他农民出身、为人朴实。二是他有创新,徐悲鸿说,‘文到八股,画到四王,衰败穷途’,但他画的蜜蜂、虾、螃蟹等等,都是独创的,三是他敢说话,门上贴务,送礼的,请吃饭的,都不画。我们去拜师那天,他先  相似文献   

17.
正1980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探索方面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同时,不断创新民主建设,开门纳谏,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率先立法支持"民告官"1988年,合川农民王中云因不服原合川县城乡建设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将其告上法庭。这使得王中云成为全国关注的"明星",因为他第一个敢吃"螃蟹"民告官,掀翻几千年来老百姓"民不与官斗"的处世哲学。他这一冒险举动的"底气",就是1988年颁布施行的《重庆市行政诉讼暂行规定》。"这项立法对当时重庆来说不简单。"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表示,1980年,属四川省管辖的重庆成立市人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丁学良先生对中国模式形成的背景的分析充满着片面之词,对中国模式的特征与内涵的描述带有资产阶级学者的偏见,但是他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并且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模式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我们不能接受丁学良先生认定中国模式需要"更新换代"的结论,但他所提出的中国模式应当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克服深层阻碍,走出真正属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崛起",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则给人以启发,将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坚持和开辟中国道路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别样的情结.但对于举目无亲的孤寡老人、贫困孤儿以及不回家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来说,"春节"就有了些特别的滋味. 69岁的苏宗是海口市美兰区的一位"五保户",无儿无女,独居多年."阿公哎,你慢些走,当心."1月30日下午刚过4点,在网友"新月"的搀扶下,他走进了海口凯威大酒店一楼大堂.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小说观照了两个世界:都市和湘西,对于沈从文来说,这两个世界都是"他者",是沈从文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审美映照。正是在对"他者"的言说中,沈从文理想中的人性主体得以建构。都市和湘西不是纯粹的客体,它们互为"他者"。从整体上说,湘西世界是对都市世界的颠覆,但它的存在却是依赖于以都市世界为"他者"的审美观照,真正对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起建构作用的正是现代都市世界。反之,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