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西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刘玉娥伊塔马尔·佛朗哥于1992年10月接替被弹劾下台的科洛尔就任总统以来,针对前任的失误和巴西的国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治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年衰退之后已出现增长势头,国内政局也基本上保持稳定。政治...  相似文献   

2.
巴西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刘玉娥伊塔马尔·佛朗哥于1992年10月接替被弹劾下台的科洛尔就任总统以来,针对前任的失误和巴西的国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治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年衰退之后已出现增长势头,国内政局也基本上保持稳定。政治...  相似文献   

3.
在墨西哥《进步》杂志1986年末公布的1985年拉美500家大公司中,巴西344家、阿根廷54家,墨西哥50家,哥伦比亚26家,智利10家,委内瑞拉9家。销售额最大的三家公司是:墨西哥石油公司(203.8亿美元)、巴西石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国内连续有 3本研究巴西现代化的著作问世 :一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洪英女士写的《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时事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 ;二是湖北大学教授周世秀先生主编的《巴西历史和现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出版 ) ;三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张宝宇先生写的《巴西现代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 )。这 3本著作各有特点 ,以不同的体例和框架 ,从不同的角度对巴西现代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将国内的巴西现代化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巴西历史和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5.
巴西矿物资源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锰的储量也很大,是世界4大产锰国之一。巴西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圈中的重要一员,在拉美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拉美GDP的35%,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巴西的市场吸引了推行全球战略的各国公司和企业,特别是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巴西(一 )金融机构巴西的银行业在拉美各国中最为发达 ,金融机构不仅齐全 ,而且健全。按 1 987年统计 ,巴西有商业银行 1 0 3家 (其中国营银行 2 9家 ,私营银行5 6家 ,外资银行 1 8家 ) ,储蓄银行 5家 ,投资银行44家 ,开发银行 1 5家 ;此外 ,还有 60 0多家信贷、资助、租赁、保险、证券经销公司以及保险公司。1 988年巴西中央银行对所有的金融机构实行被称作 COSIF的统一的会计计划 ,巴西的金融机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表 3反映了 1 988年以来巴西金融体系发生的变化。据统计 ,到 1 996年年底巴西金融系统的银行总数达 2 1 7家 ,其中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7.
巴西石油公司的国际化及企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石油公司既是巴西现代企业的代表,也是巴西企业国际化成功范例。从1953年公司的成立至今,巴西石油公司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年至1997年的国家垄断阶段、1997年至2002年的企业改制和地区化阶段、2002年至今的国际化阶段。伴随着公司国际化的推进,巴西石油公司提出了"到2020年跻身世界综合性能源企业五强"的目标,并针对各项业务制定了详细的规划。笔者认为,巴西石油公司具备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企业的优势和条件,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受总统换届选举的影响 ,2 0 0 2年巴西的经济形势出现某些动荡。“卢拉效应”是影响巴西经济形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形势比较动荡 ,但2 0 0 2年巴西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首先 ,在汇率方面 ,自 4月份以来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持续走低 ,甚至一度跌到 4∶ 1的水平。巴西地理统计局 ( IBGE)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1 1月中旬 ,雷亚尔较年初贬值 3 4%。尽管大选后雷亚尔有所升值 ,但与美元的汇价仍然维持在3 .6∶ 1左右的水平。雷亚尔贬值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股市动荡、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巴西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主要是卢…  相似文献   

9.
巴西小门德斯公司始建于1953年。这个鲜为人知的公司发展较快,近年来,名声大震,目前已跨入巴西二十家最大私人资本企业的行列,成为巴西最大的五大建筑公司之一,在全世界二百五十家最大的承包公司中居第五十三位。在巴西以这家建筑公司为首,组成了一个有二十四家公司和企业参加的小门德斯财团。它拥有职工四万多人,它的办事处分布在巴西十一个省和市。此外,该公司在美国、西班牙、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伊拉克、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葡萄牙、瑞士、阿尔及利亚、埃及、哥伦比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16日,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邀请新华社国际部资深记者陈家瑛作了题为“巴西经济及中巴关系”的精彩报告。一巴西经济发展现状目前,巴西经济摆脱了时涨时落的不稳定状态,增长的稳定性有所增强。据估计,2007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4%左右,实现快速的稳定增长难度较大。1.经济增长呈“六低三高”特征。近年来,巴西宏观经济呈现“六低三高”的特点。“六低”指以下6个方面:(1)2007年1月,巴西外债降至1633亿美元,占GDP的16%,成为30年以来的最低点;(2)2006年,巴西公共债务占GDP的48.8%,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该指标在2002…  相似文献   

11.
浅析巴西的电力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财政危机 ,这使得国家投资国有企业的能力严重受限。宏观经济层面的不利局面最终影响到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 ,旨在促进改革的私有化进程作为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或是“一揽子”计划 ,便呼之欲出。本文拟以巴西电力体制改革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 ,试图总结一些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一 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长期以来 ,巴西得益于地理优势产生的水电潜力 ,但是现在却经历着水电系统的自然限制 ,正处于严重的电力短缺 ,进一步发展水电资源的前景正在被快速地耗竭 ,这是一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恢复文人体制后,拉美的文-武关系主要有四种类型军人控制体制、军人监护性体制、有条件的军人服从体制和巩固的民主控制体制.不同文-武关系模式的形成,部分取决于军政权向文人政权转型的方式,部分取决于转型前的军人政府政治体制的本质.转型后的体制类型既不是在文人体制外表掩饰下军人控制的政权,也远未实现民主的文-武关系.拉美国家转型后的文-武关系不仅差异巨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拉美"研究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成效主要在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在科学、技术、开发以及开发的商业化等领域的合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拉美开始创立国家创新体系时,就已关注国家内部不同创新部门的关系问题,30多年里不断尝试促使它们之间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6月 1 9~ 2 0日 ,“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南开大学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 3个研究室成立 40周年大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大会于 1 9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 ,下午有 4位先生应邀做主题报告 ,2 0日上午就世界史学科建设问题展开分组讨论 ,2 0日下午参观考察。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和大学的 1 1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在 1 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 ,中国拉美史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拉美中心第一任主任洪国起教授作为南开拉美史学科创建者代表讲了话。下午 ,中国拉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前所长苏振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80年代 ,拉美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 ,其中国有企业转制成为这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智利早在 7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并在 80年代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体制转型外 ,拉美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 80年代后期逐渐进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高潮 ,而后大致用将近 1 0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改革。拉美国家的政府随之实现了由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向监管者的转变 ,其政治和经济体制也相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于拉美国家的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主要面向私人资本 ,因此人们习惯将这一改革称之为国有…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9月 2 8日下午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前秘书长约瑟夫·特兴教授在该基金会驻京代表荣敏德先生的陪同下 ,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做了题为“拉美民主化进程”的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来自中国外交部拉美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社科院拉美所等单位的 40多位专家学者。社科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研究员致欢迎词。在阐述拉美的民主化进程之前 ,特兴教授首先澄清了“拉美”一词的概念。他认为 ,正确认识拉美和拉美各国的情况是研究拉美政治的前提条件 ,因此必须首先阐明拉美这一概念。他认为 ,受地理和文化两个要素的影响 ,真正…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0月 2 12 9日 ,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经济委员会主席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先生应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访问中国。 10月 2 4日 ,奥斯瓦尔多先生一行 7人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 ,并作了题为“古巴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来自外交部拉美司、中共中央对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拉美左派运动重新"崛起"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拉美左派运动经历了剧烈的起伏 ,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 ,左派运动在经历了低迷期后 ,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 ,引人瞩目。研究拉美左派运动的起伏和发展 ,对于把握拉美政治形势、体会拉美人民心态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一 关于拉美“左派”的界定(一 )一般意义上的左派 ,广义的左派。从政治学定义出发确认的具有对现状不满 ,期望变革现状的政治力量 ,为左派力量。在拉美现实中 ,一般意义上的或广义的左派力量 ,涵盖了十分广泛的对现状不满 ,期望变革现状的社会阶层 ,包括左派政党 ,如共产党、工…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西半球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美国和加拿大成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和利益的整体)是美国对拉美基本立场的主要先决条件。同时,它维系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框架,以它为理由,建立了美洲国家组织、美洲开发银行和一系列其他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墨西哥和巴西具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根据两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 ,本文对中国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政府要大力支持 ,二是在巩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扩大合作区域从而提高保障水平 ,四是建立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