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2.
春卷的由来     
王树人 《乡音》2014,(3):41-41
春卷是大众喜爱的食品,据传在唐代以前就已有了。那时叫“春盘”,每到立春的这天,便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蔬菜食用,所以叫“春盘”。那时不仅立春当日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  相似文献   

3.
《春秋》2021,(1)
正晋·馈春盘馈春盘是指在立春日,将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在古代,春盘又称五辛盘。晋代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  相似文献   

4.
养生之道     
春天吃"春"在风和日丽、万木复苏的春天,民间流传着许多相关的食俗,也称为吃"春"。如吃春芽、春韭、春饼、春卷等。春日食春芽不光是吃香椿芽,还有柳树芽、槐树芽、榆叶芽、枸杞芽等。不同的芽吃法各异:香椿腌咸后单吃或配炒、拌菜均可;柳叶芽和槐叶芽应先开水汆熟后,冷水浸泡去苦味再吃,柳芽小菜和槐芽包子各有风味。  相似文献   

5.
吃汤圆     
《台声》2015,(4)
<正>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  相似文献   

6.
在风和日丽、万木复苏的春天。民间流传着许多相关的食俗,也称为吃“春”。如吃春芽、春韭、春饼、春卷等。 春日食春芽不光是吃香椿芽,还有柳树芽、槐树芽、榆叶芽、枸杞芽等。不同的芽吃法各异:香椿腌咸后单吃或配炒、拌菜均可;柳叶芽和槐叶芽应先开水汆熟后,冷水浸泡去苦味再吃,柳芽小菜和槐芽包子各有风味。  相似文献   

7.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8.
清明诗话     
正清明节是古代传统的祭祖悼亡扫墓的节日,也是人们寻找春天气息、借以郊游踏青的大好时节。春天,只要读一些古典诗词,便可感受到清明节带给我们的一切习俗况味。清明三月的春天是何等的绚烂、明媚,令人在多姿多彩的春日里感慨万千。杜甫《绝句》云:"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韦庄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由此可见三月出游的人之多,人潮汹涌,那真是一派繁华的  相似文献   

9.
春卷作为一款小吃,现在差不多享有世界声誉。不仅国内各大酒店食谱里有,各大超市卖场里有,在海外也不难见其踪影。概因其制作方法特别,味道鲜美,有皮有馅,油炸、冷吃均可,在巴蜀食谱里可能是小吃中最受欢迎者之一。但春卷好吃而春卷皮难做,很多人对其做法感到好奇而又  相似文献   

10.
杜甫在济南历下亭陪北海太守李邕宴饮,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晚清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分别被称为赞颂济南人文底蕴和秀美风光的代名词。杜甫心目中的"济南名士"究竟有哪一些,我们已不可能确知,但崔融作为其中之一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杜甫后来在《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相似文献   

11.
拜年的传说     
《天津政协公报》2011,(12):17-17
<正>人们通常把春节说成"过年",把春节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这个习俗从何而来呢?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头凶猛无比的野兽叫"年",每到隆冬季节,食物发生短缺,"年"就要出山骚扰。有一次,它刚到村口,看到一个小牧童在放鞭炮,"年"感到很惊恐,吓得赶紧躲开。没跑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防止进入养生误区。一、不要过多吃酸性食物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儒家的"仁爱"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决定了他关爱他人,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命运的性格,读其诗,知其人,可直接感触到的是他那浓浓的"情".他至情至性,是"诗圣",更是"情圣".  相似文献   

14.
<正>李白和杜甫刚好跨越中国诗的黄金时代,成为两个高峰,他们只相差十一岁,可是两个人个性明显不同,我们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04,(20):46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  相似文献   

16.
正放上目鱼干、蛏干、猪骨、香菇、竹荪等食材,煮上一道香喷喷的福州特色菜"太平燕",是台湾新娘陈静秋在福州度过20多个春节印象最深的"年味"。"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陈静秋说,福州"太平燕"寓意太平如意、福寿绵长,我们入乡随俗,无论做寿、远行还是过年,全家必吃。1991年,台湾彰化姑娘陈静秋到日本求学,认识了福州小伙王春城。1994年,两人在福州结婚。很多年来,陈静秋记忆中的年味"南北兼具"。公公来自山东,婆婆来自河北,自己来自台湾,祖籍闽南晋江,所以"舌尖上的春节"既有北方的饺子,台湾的萝卜糕、长年菜,也有福州的"太平燕"、八宝饭和芋泥。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各种法律的普及和食品安全的大力宣传,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而农村的食品安全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儿童小包装食品充斥整个农村市场。这些小包装食品大多产自村镇的小作坊,是"伪劣产品""三无产品",甚至有很多过期产品,其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尤为突出。如某饼干品牌为"好吃点",假冒的产品就叫"吃好点",包装也和真品极其相似,足以以假乱真,但是价格却相差甚远。在调查中还发现  相似文献   

18.
泸沽湖游记     
丽江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海拔1800米的高原。那里有一片神秘仙境,叫泸沽湖。在泸沽湖的周围,生活着一群保留较多传统民俗的摩梭人。摩梭人至今仍然实行着原始的走婚习俗。因此,人们称其为当今世界唯一存留的"母系王国",堪称"人类母系社会文化"标本。  相似文献   

19.
正春光明媚,杨柳青青,莺飞草长。"踏春吃春,是从我奶奶的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图的不仅仅是一口嫩鲜。"春天吃春菜,这是我故乡的习俗。春菜在香、味、色等方面不但要注意清淡、素雅和香甜,而且要突出春的颜色——绿。吃春菜的首选蔬菜,非荠菜莫属。"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  相似文献   

20.
网络雷事     
<正>"梨花体"谢了,"羊羔体"红了连日来,随着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的公布,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作品《徐帆》,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戏称车延高的诗为"羊羔体",并在网上掀起仿写高潮。车延高成了当红之人,其最热的诗作《徐帆》的写作方式,引起了网友的激烈争议。有网友不满地表示,这也叫诗,还获大奖?就像两个人一起聊天说出来的话,一句一段地排出来就成了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