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6)
在全球性的生态热潮中,生态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着两个既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研究体系——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技能之一。翻译与听力密切相关,听力理解的关键点在于记忆。拟从生态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出发,基于工作记忆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基于翻译学中的读者研究,阐释读者关照的外宣翻译理念;同时,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官方英译为例,结合翻译语篇所体现的政治分寸、文化差异、逻辑层次、行文节奏,分析其面向译文读者的翻译特点,望为外宣翻译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3.
翻译活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随着翻译研究扩展到文化领域,伦理日渐成为翻译学者们探讨的话题。翻译学的发展也呼唤翻译伦理学的建立。作为一项关系复杂的社会活动,翻译的伦理具有多面性,主要有忠实原作的伦理、对目的语读者负责的伦理、译者的职业伦理、丰富目的语的伦理以及宗教伦理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韩雪 《学理论》2013,(30):277-278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翻译教学改革,探讨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翻译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措施。认为翻译教学要以翻译生态环境作为教学背景;以"三位转换"作为翻译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事后追惩"进行翻译教学测试和评估,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译界人士常常就许多译作是否是翻译进行徒劳的争论。本文试图用描述翻译学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描述翻译学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2)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3)创造性叛逆对译语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的翻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与途径多有差异,有诸多学者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研究翻译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翻译与美学的结合产生了翻译美学,翻译与语言学的结合造就了翻译中的语言学派等。然而,在其他学科利用生态学拓宽研究视野的强劲时刻,生态学似乎并没有进入翻译研究学人的视线,至少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而社会、文化、交际和语言作为翻译研究中几个方面,是翻译生态体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的翻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与途径多有差异,有诸多学者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研究翻译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翻译与美学的结合产生了翻译美学,翻译与语言学的结合造就了翻译中的语言学派等。然而,在其他学科利用生态学拓宽研究视野的强劲时刻,生态学似乎并没有进入翻译研究学人的视线,至少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而社会、文化、交际和语言作为翻译研究中几个方面,是翻译生态体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8.
欧阳子建 《学理论》2009,(24):205-206
在当代的翻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与途径多有差异,有诸多学者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研究翻译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翻译与美学的结合产生了翻译美学,翻译与语言学的结合造就了翻译中的语言学派等。然而,在其他学科利用生态学拓宽研究视野的强劲时刻,生态学似乎并没有进入翻译研究学人的视线,至少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而社会、文化、交际和语言作为翻译研究中几个方面,是翻译生态体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
侯晓蕾 《学理论》2010,(14):149-150
关于中文诗词的英译,翻译学家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翻译诗歌理应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意美是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诗词翻译的难点。因此,怎样在诗歌翻译中处理意象美的传达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比较分析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在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诗词意象的翻译中,如何处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互动的一种形式.文化因素研究已成为译学研究的新切入点.本文回顾了"文化转向"的源流,分析了其对西方译学界理论发展的突破性意义,并将中国翻译学文化研究的现状与之进行对比做出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广告翻译的研宄都是单纯的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这样的研究方法显而易见的忽视了广告的社会性功能和美学功能.德国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一读者期待视野为我们研究广告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样的理论视角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广告翻译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两次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过程;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第二次视野融合,即译者头脑中的潜在文本和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过程在广告翻译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目前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大多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授翻译技巧,学生针对翻译技巧进行课堂或课后练习,教师再对学生的翻译作业进行点评,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课堂上所选取的翻译材料过于陈旧,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生态翻译学是国内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倡导创建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为中心的适应性选择。文章探讨了生态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从翻译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维度,进行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界“国家建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建构是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理论视角。当前国家建构的研究进展大体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进行的。国内学界在国家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State building"的翻译尚未完全统一,国家建构理论的国外思想资源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国家建构理论的适用性和限度未加界定。这需要国内学界在理论研究上继续深入,通过实证研究来深化国家建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常晖 《学理论》2013,(23):326-327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及情景性。学习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语境教学任务是通过语言和语境的互动来教授语言。以吉首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语境教学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翻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在真实、生动、有效的语境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任务、环境的协助和宏观调控下,促进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意义,达到培养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及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对翻译研究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以语境为出发点,讨论了关联理论对小说人物对话翻译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寻求与原文的最佳关联、调节译语与译语读者语境的互相显映,才能实现原作者、译者、译语读者的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6.
刘彪 《学理论》2009,(27):212-213
中国翻译理论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但与西方的翻译理论相比,中国翻译理论的体系性相对较弱,其中大部分是翻译家在序言中提及,而并未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翻译理论偏重于实践,是对自我实践的总结,董秋斯在充分认识到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并提出翻译建设短期和长期计划,为中国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总的框架,也为中国翻译理论走出误区,走向完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成为传承中国翻译理论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7.
王庆 《学理论》2012,(21):165-166
在诗歌翻译中,郭沫若提出了著名的"风韵译"翻译理论,该理论以意译和归化策略为导向,以读者接受为基准,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并以郭沫若最后的译作《英诗译稿》中的译诗为例,表明"风韵译"在其翻译实践中,增强译诗的可读性,力求让读者接受到原诗的神韵意境,彰显郭沫若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奈达的"读者反映论",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我们翻译任何作品,目的都是为读者服务.如果译者不顾读者反映而自行其事,其翻译绝不能算是好的翻译.作为奈达等值理论(Equlvalent Theory)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高度重视.以荆州店名为例探讨中英双语店名的翻译特点,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指导,提出英汉双语店名翻译的"四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对翻译过程的理解,能更系统地看到读者期待视野对翻译行为的影响。选取了清末政治小说与侦探小说的政治化接受翻译作为典型事理,具体分析了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读者期待视野对小说翻译的影响,以及这两种文类的翻译小说对本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鑫 《行政论坛》2010,17(5):F0003-F0003
礼法融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礼法融合不仅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在其近代转型过程中亦充当了主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然是建构法治秩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