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病了就得看医生,但是,面对医改带来的大变局,老百姓担心:以后还看得起病吗?医院忧虑:医疗机构要分类管理,医药要分家,医院将如何生存?记者最近采访了湖北省两家医院的负责人,虽然湖北省医药卫生改革还没有进入实际动作阶段,但他们普遍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坦言── 现在看一个普通的感冒就要花 几百元,医院内部人看病也 不例外,我们医生自己都感到太贵了.承受不了.老百姓已经到了承受的边缘。 过去看病难,住院难,吃药难,是医疗条件不适应人们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条件已…  相似文献   

2.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工作的 主题定为“明明白白消费”, 广大消费者在对此拍手叫好之余,也颇多无奈:真正要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谈何容易?这几年“打假”声势震天,消费者刚刚有点安心,忽然又发现,收费和价格中的“猫腻”也防不胜防。旅游、吃饭、看病,凡是需要掏钱的地方似乎都有陷阱。甚至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院,有的也举起了宰客的刀子。消费者不禁疑惑,我们到底花了多少冤枉钱?不明不白收费消费者花了多少冤枉钱 周末约三两好友聚餐,走进一家不大的饭店,刚落座,尚未点菜,服务员便主动上来为每人斟上一碗“八宝茶”…  相似文献   

3.
律师看病     
佚名 《党政论坛》2011,(4):40-40
某著名大律师感冒了,看病的医生是位专家,问道:“怎么了?” 律师:“感冒了。” 医生:“头疼不?” 医生立即开出一张CT检查单:“去,做一个头部扫描”  相似文献   

4.
律师看病     
某著名大律师感冒了,看病的医生是位专家,问道:"怎么了?"律师:"感冒了。"医生:"头疼不?"律师:"疼。"医生立即开出一张CT检查单:"去,做一个头部扫描。"律师:"我是感冒,扫描头部干什么?"医生:"排除一下脑血管疾患。  相似文献   

5.
张利 《瞭望》2004,(20)
贵刊的《药价问责》一文讲的问题关系百姓生活,而在我们这里原价6元一包的板蓝根颗粒,现在只卖2元;原价2.4元一包的牛黄解毒丸,现在只卖0.3元,在医院内开起“平价大药房”,凭处方前来购买药品的病人络绎不绝。“在医院看病,到药店买药”并不是老百  相似文献   

6.
近些日子,在京城医院看病的人有这样的感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如以往补一颗蛀牙,加上诊疗费也不过数十元,现在几乎涨了一倍;而做CT检查,价格反而降了许多,原来270元/次的头颅平超现在只收180元/次……这是因为,北京市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有了新调整。自1999年11月10日起,全市596家各级各类医院开始执行由市物价局、市卫生局最新颁布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接受采访的有关部门人士说:北京这次医疗收费调整,是继药品价格下调后又一项力度较大的医改配套措施。对医院来说,有利于优化医院补偿…  相似文献   

7.
一些医院为鼓励医生多使用先进仪器和特殊检查 ,规定医生对病人进行仪器和化验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 ,可以提成一定的检验费和化验费。很多医生为了拿到提成 ,病人来医院看病 ,不论是否需要 ,动辄进行仪器、化验检查和其他项目的特殊检查。这样一来 ,医院的先进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生的收入提高了 ,但是病人的负担却因此而增加了。病人到医院看病 ,需要不需要使用仪器和特殊的化验检查 ,关键是根据病情来确定。而现在一些医院不顾病人的具体病情 ,也不顾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只从医院的经济利益出发 ,滥用先进仪器和特殊…  相似文献   

8.
说精神支柱     
那是一次出差。车厢里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肿瘤医院的医生,闲聊中,不知怎么聊到精神支柱上来。他说,这种现象在一些癌症患者身上最集中,有一次,一个患者到医院看病,先前不知道自己患癌病,精神很好,后来他的亲属不慎漏了消息,这个病人马上瘫倒在地,从此卧床不起,不到  相似文献   

9.
李蓉 《团结》2009,(2):42-44
现在普通民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看看大、中城市里看病的有多少是本市居民,再看看大医院里看病的有多少是附近的市民,至少都有40%,这就可见一斑。我国的“看病难”,难在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较大、难在地方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难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会成为医院的常客,抑或会请一位保健医生登门服务,可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如果找一位保健医的话,人们会觉得他活得太累。但和光集团总裁吴力却不这么认为,他把集团花巨资寻求管理咨询服务形象地喻为找到了保健医,他说:“我们并非是活不下去了,才找医生看病,相反,是为了一天比一天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加坡约7万名政府公务员来说没有无钱看病之虞,他们揣上一张卡就能到政府医院问医取药,专设的医药福利等于将他们锁进了看病求医不用愁的保险箱。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政府公务员在看病住院方面享有比普通百姓优厚得多的医疗福利。1994年以前,政府公务...  相似文献   

12.
“神木医改”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梅 《理论参考》2009,(6):43-45
神木医改正式实施以来,由于"看病不花钱",患者蜂拥而至,定点医院病床爆满,甚至出现有些人小病大治,另一些重病患者却因没有床位而住不进医院,这使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赞成者有,反对者也众:赞成者认为,这是政府关注民生,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反对者则认为,全民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起始年,我国居民生活在上个世纪末整体实现小康以后,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5万户居民家庭的调查,2001年1~11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人均消费支出4832元,增长6%。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行业前些年 存在着“两难”现象:一是众多 的中小医院业务量逐年减少,造成经营难;二是市民就近看病难。如今这“两难”变成了医院有了新发展,居民就医更方便的“双赢”。这是石家庄市改革医疗体制,探索“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服务出现的新变化。 石家庄市区人口 150多万人,有各类国办医院71所,另有职工医院和街道办事处医院近百家,社会办医更是不计其数,加上十几所部队医院,使得石家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居民们看病选医院并不平衡,或是求“保险”去大医…  相似文献   

15.
感冒真相     
《党政论坛》2014,(12):46-47
感冒的三个真相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10年10月发布的一份《感冒白皮书》,为我们揭露了有关感冒的三个“一”真相。第一个“一”: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病毒可能诱发感冒;第二个“一”: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不论服药与否;  相似文献   

16.
有消息报道反腐败成果,称全国县(区)以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制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及借机旅游1516起,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案件,党政机关到庐山等12个风景名胜区开会的歪风基本刹住;共压缩或制止出国(境)团组6800个,32000多人次,节约经费6.3亿元。 这消息中的“节约”,说得不太准确。节约是少花钱,多办事。比如,要办某件事,按常规预计要花100元,经过千方百计挖潜,打破常规办事,只花80元也办妥了——可称节约20元。 很清楚,“节约”至少含有两层意思:一、所办的事,不是可办不可办的事,…  相似文献   

17.
白路 《侨园》2011,(4):20
由于各种原因,海外华人要面对看病难的问题。须了解医疗制度华人在国外看病,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医疗制度,并在就医时保证医患沟通顺畅。在美国,看病、化验检查、住院手术都必须提前预约,不仅节省了患者时间,保证了就诊秩序,还能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除非急诊,没有预约是看不成病的;如果预约了不就诊,也会记入信用记录,下次就诊就会有麻烦。旅居美国的华人毕先生讲述了第一次在美国看病的尴尬。他在医院转了一圈也没找到挂号的地方,只好问前台护士。护士问:"您预约了吗?"他说:"没有"。护士说,对不起,医院不接收直接来的患者。毕先生只好打电话再预约,等候安排就诊。预约很方便,一个电话就解决,但如果不按预约就诊,就会进入信用记录,影响下次就诊,有时连申请信用卡都会受影响。南非有30万华人,医疗问题不时困扰着他们。南非的医院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公立医院有政府补贴,治疗费用相对便宜,但病人多,就医条件、医生技术、医疗资源等相对不足。而私立医院相对好些,但收费昂贵,一般  相似文献   

18.
刘健  郭立  陈敏 《瞭望》2004,(50)
在瓦窑村这个"十年卖血村"采访,很难忘记两个场景,一个是卖血8年的何水福,他瘫软在妹夫的臂弯里气息奄奄,眼神迷茫,卖血攒的四五千元花完了,亲戚借来、凑来的五六千元也花完了,他只有拖着病离开医院,等待死神;另一个是大山里、流着青鼻涕的孩子们艰难地行走在满是乱石和泥泞的路上,距学校最远的孩子每天要走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34)
<正> 近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汶川地震以来的一些灾后重建成果毁于一旦,其中农房重建是最大难题之一 "我家花了近30万元盖的三层楼,其中贷款3万元,借亲戚几万元。泥石流淹到了二楼,房子肯定不能再住了。地震后花10多万买的货车也冲走了。"在四川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门诊部日前正式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今后,患者在这个小门诊部享受便利的中医诊疗服务时,看病费用还可以按医保规定进行报销。这几年,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医疗定点机构都是大医院的现状也增加了群众看病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