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2.什么是进行色情活动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155条规定,进行色情活动,是指党员参加或者从事表现、反映男女情欲的以追求性刺激、性快感为目的,满足性心理或生理需要的活动,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进行色情活动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一般主体。第二,主观上存在进行色情活动的故意。第三,客观上表现为党员具有进行色情活动的行为。这里的“色情活动”,是指除《处分条例》第156条、第157条、第158条、第159条规定的行为以外的色情活动,主要是指色情性异性按摩、色情陪侍服务等活动。83.什么是制作、复制、出售、…  相似文献   

2.
75.什么是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142条规定,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是指党员以各种方式侵犯其他党员或者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一般主体。第二,主观上须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本违纪行为。第三,客观上必须实施了侵犯党员或者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的行为。具体可表现为:剥夺他人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故意不通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党员或者公民参加选举,故意不通知有表决…  相似文献   

3.
62.什么是职务侵占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98条规定,职务侵占是指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职务侵占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党员。不管身处何种单位,其身份必须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党员,才可构成本违纪行为的主体。所谓“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之外的人员。所谓“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所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  相似文献   

4.
51.什么是党员领导干部亲属违规从业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76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亲属违规从业是指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或者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该党员领导干部拒不纠正,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党员领导干部亲属违规从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所谓“党员领导干部”,是指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人民…  相似文献   

5.
38.什么是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52条规定,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是指党员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一般主体。第二,主观上是故意。动机可能多种多样。第三,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的行为。这里所谓“国(境)外情报组织”,是指国外、境外敌对势力建立的旨在收集我国情报,进行颠覆、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危害党和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组织,包括在国外、境外的情报组织及其在我国境内建立的情报组织。这里提…  相似文献   

6.
56.什么是受贿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85条第1款规定,受贿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受贿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党员。不是上述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第二,主观上由故意构成。第三,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里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利用本人职…  相似文献   

7.
司法信箱     
对拒不执行调解书情节严重的行为能否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编辑同志: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否包括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对拒不执行调解书所确定的执行内容的当事人,情节严重的能否按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判...  相似文献   

8.
28.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应如何处理?答:根据《处分条例》第37条规定,对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党员,区分不同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适用于生前有严重违纪行为,已丧失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即根据其违纪情节和性质,对照《处分条例》的规定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于这种党员,有关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不能因其已经死亡而不作出处理。关于开除死亡违纪党员党籍的决定,党组织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其二,…  相似文献   

9.
91.什么是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166条第2款规定,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是指除超计划生育的情形外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或者规章,利用各种非法手段抵制、阻碍、干扰、破坏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一般主体。第二,主观上出于故意。第三,客观上表现为党员实施了破坏人口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第157条规定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是指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79年12月15日《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的规定,它属于人民法院的职能管辖范围,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八种刑事案件之一,在诉讼程序上适用自诉案件的有关规定。笔者对此存有异议。  相似文献   

11.
监察顾问     
编辑同志: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第四条纪律处分中规定,“对党的机关工作者中党员的违纪行为的惩处,按照党章规定执行。必要时可给予降级、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请问,党的机关的党员能给予行政处分吗?徐士琪同志:《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第4条规定,对党的机关工作者中党员的违纪行为的惩处,按照党章规定执行。必要时可给予降级、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由此可见,对党的机关工作者中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按党章…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适用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保证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现就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二条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第三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  相似文献   

13.
赵煜 《中国监察》2014,(9):50-51
正兜底条款,是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条例》)规定的某类违纪行为中,除明确列出的条款外,对以其他方式、方法和手段实施的同种性质的违纪行为作出应予党纪处理的概括性规定。《条例》中的兜底条款,主要有第82条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第112条其他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第126条规定的财经方面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第148条其他侵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采用简单罪状的叙述方法,将此罪规定在妨害公务罪的同一条文中,司法实践在理解和适用上产生了不少歧义。现笔者就此罪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问题。有人认为,根据刑法第157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只能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中确定负有义务的当事人,才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理由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只能对特定的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对非当事人并不具有强制力,故也不负有…  相似文献   

15.
69.什么是党组织负责人失职、渎职的违纪行为?答:根据《处分条例》第128条规定,党组织负责人的失职、渎职,是指党组织负责人在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或者不负责任,依照党内法规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行为。党组织负责人的失职、渎职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党组织负责人。第二,主观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第三,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并且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损失:(1)不传达贯彻、不检查督促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者作出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错误决策。(2)本地区、本部门、本系…  相似文献   

16.
32.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利益应当如何处理?答:根据《处分条例》第41条第1款规定,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所谓“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指党员通过实施违纪行为所获得的赃款赃物以及其他可用货币计算的财产性利益。所谓“收缴”,包括没收和追缴。没收是指将违纪所得的经济利益强制收归公有的行为,没收的财物应当一律上交国库。追缴是指将违纪所得的财物或者在违纪所得已被挥霍、消耗、毁损时将与违纪所得价值相当的财物予以追回的行为。追缴的财物可视不同情况上缴国库或者退回原所有人。所谓“责令退…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适用刑法第三百~十三条规定,保证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现就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第二条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第三条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相似文献   

19.
来 信我朋友谢某为债务纠纷案中的债务人,经法院调解,调解书已送达双方当事人。现履行期限已过,谢某未主动履行给付义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谢某态度恶劣,百般阻挠执行,现法院已对谢某司法拘留15日。请问: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吗?读者 邝某复  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答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刑法第313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忘:在执行刑事判决、裁定中罚金、没收财产和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以及民事案件中,具有执行能力,因不服终审判决或裁定而长期拒不执行的案件是否属于刑法第157条中所规定的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请贵刊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