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终是影响美伊关系及世界局势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13日伊正式宣布将无条件接受该决议。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武器核查将很可能再度成为美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导火索”。 一、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在美国推动下启动。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美率多国部队对伊发动了“解放科威特”的战争。战后,为彻底削弱伊拉克这只“海湾虎”的实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同年4月3日通过对伊制裁的第687号决议。决议要求伊必须向联合国申报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生、化武器和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以及生产这类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四、伊战后美国对"无赖国家"的政策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理由,就是认为伊拉克作为一个"无赖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及世界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美国希望通过对伊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对其他"无赖国家"起到震慑作用。伊战后,利比亚、叙利亚等一些所谓的  相似文献   

3.
大事综览     
2003年3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伊拉克战争。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空袭后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翌日,英国参加对伊战争。23日,土耳其首派1000人的军队进入伊北部,同时向土伊边境增派5000人左右的部队。由于土耳其不允许美国借道攻伊,美放弃开辟对伊作战的北方战线,继而在空袭后不久派地面部队从巴格达南部开始向伊进攻。战争没有出现像美预料的伊军大批投诚的现象,又因部队粮草不继和伊军顽强抵抗,使美最初对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从伊拉克北部频繁越过土伊边境,在土耳其发动恐怖袭击.10月17日,土耳其议会授权政府派军队越境打击库工党.美国一直阻止土耳其采取大规模越境军事行动.11月初,美国开始给土耳其提供关于库工党的情报.布什认为,库工党是美、土、伊三国共同的敌人.2007年12月~2008年2月,土耳其战机多次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工党目标.美国要求土耳其考虑以非军事方式解决库工党问题.美国试图在维持伊拉克稳定、保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和帮助土耳其解决库工党问题等方面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生性独特,敢说敢干,无所顾忌,被称为“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1980年即萨达姆执政的第2年,就挑起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8月2日,两伊战争的重创尚未愈合,萨达姆又馋涎弱小而富有的邻国科威特,下令伊军入侵并将之吞并,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并最终演变成1991年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后,在与美国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中,他屡次巧妙地躲过了美国的在弦之箭,并以敢同美国“叫板”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国于1991年和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了两次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性的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即两次海湾战争。两次海湾战争时隔12载,美国战争动员完成了从冷战时期的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向冷战后局部战争动员的演变。第一次海湾战争之时,处在全面战争状态的战争动员,尚不能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事综览     
2003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鲍威尔向安理会提交伊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证据。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的公开会议上通报了有关伊拉克拒绝与武器核查人员合作、有计划地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与恐怖组织勾结的证据。12个安理会成员国的外长和副外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出席了会议,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东政策的成败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对中东的“整合”政策。第一步是发动伊拉克战争。随后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整合”政策既针对“邪恶轴心”和“无赖”国家,也针对阿拉伯温和国家。美国的中东政策有得有失:打赢了伊拉克战争,背上了伊战后重建包袱;中东和平路线图无法执行,巴以暴力冲突时起时伏;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进展,针对美国及其支持者的恐怖活动更加猖獗。美国将继续执行“整合”政策,还会有所得分;同时也会激起更强烈的反美情绪和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9.
尽管 192 8年《巴黎非战公约》已明确禁止各国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但美国发动此次对伊战争 ,除了以“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庇护恐怖主义”等作为借口之外 ,似乎并不讳言其战争背后的战略目标 ,即改造伊拉克 ,“实现中东的民主与和平”①。在美英单边动武已是既成事实、且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伊拉克重建问题现在成为新的焦点。摆在世人面前的无非是三个疑团 :伊拉克重建包括哪些内容 ?谁来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 ?美国能否通过重建实现其大战略目标 ?早在 2 0 0 2年夏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开始协调国务院、国防部等…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为了控制海湾地区,进而实现控制欧亚中南部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目的,从90年代起就蓄谋发动伊拉克战争.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责,不过是美国情报部门在布什政府授意下刻意捏造的借口.  相似文献   

11.
8月初,伊拉克政府宣布中止同联合国负责伊武器核查的特别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拉克武器核查风波又起,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9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中止定期审议对伊制裁问题的1194号决议。此后,伊国民议会建议政府完全停止与特委会的各种合作,而美国则表示不接受伊的上述立场,并声称如外交手段不能迫伊就范,不排除使用武力,致使伊拉克与美国在武器核查上的对抗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2.
6月 2— 4日 ,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其上任两年半以来对中东的首次访问。布什此行除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RoadMap)以外 ,还有多重战略考虑 ,实为“一石多鸟”之旅。在布什的竭力推动下 ,“线路图”虽已正式启动 ,但在当前巴以双方严重缺乏互信、暴力难止的情况下 ,中东和谈短期内仍难以有大的突破。布什将其首次中东之行选择在伊战结束之后 ,并非单纯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 ,而是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改善因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受损”的国际形象。美国对伊动武的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基地”组织。但…  相似文献   

13.
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控制伊拉克和中东的石油资源,扫除在美国实现其独霸世界目标道路上的障碍,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美对伊战争的胜利将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海湾乃至中东的军事强国。两伊战争后伊拉克仍保持比较强大的军事实力。但经过海湾战争的重挫,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已大为削弱,与美国相比近乎“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美国黑人将军鲍威尔在一次电视谈话中,披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美国曾想炸毁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大坝,让伊拉克遭受“灭顶之灾”,以报复它可能发动的化学战。具体实施计划是,美国将从F117—A鬼怪式战斗机上发射激光导弹炸坝,而伊拉克一旦淹没在水中,其后果必会导致数千人死亡,从而达到使伊拉克国家基干部门包括农业部门瘫痪下来的目的。 该计划之所以会制订,是因当时多国部队担心伊拉克向驻沙特阿拉伯联军使用化学、生物武器(至少造成几千人伤亡),因而事先订好报复计划。 上述情况是鲍威尔为纪念海湾战争5周年接见BBC电视台记者时透露的。  相似文献   

16.
每月大事综述甘爱兰1998年2月大事:(一)安南成功调解海湾危机。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引发的美伊对抗箭拔弩张。伊拉克难作出让步,美国态度强硬,要求伊“全面和无条件地”同意武器核查,并迅速在海湾水域部署重兵,不断发出动武威胁。2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伊...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月 2 9日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 ,指责伊拉克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 ,美国不断为“倒萨”做舆论宣传和行动准备。3月 1 0~ 2 0日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 1 1国 ,试图说服中东各国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 ,成立反伊同盟 ,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条件 ,但受到中东各国一致反对。6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首次提到美国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7月 8日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改变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一项国策” ,“我们要用一切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袭击伊拉克的意图及影响李国福美国于9月3日、4日,接连两次动用导弹、飞机对伊拉克南部地区和首都巴格达等地进行狂轰滥炸。这是自1991年2月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独自对伊拉克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8月31日,应库尔德民主党的...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反对派组织繁多,派系庞杂。特别是海湾战争结束后,在美国“遏伊倒萨”政策推动下,伊反对派组织迅速发展至近百个,其中较有实力和影响的派别有民主反对党、库尔德反对党、伊斯兰什叶派反对党、民族主义反对党和伊拉克军事集团等。 一、民主反对党。该集团共有7支力量,由伊拉克中部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组成,被美国视为替代萨达姆政权的主要力量。1968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特别是1979年萨达姆执政以后,在伊拉克国内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国家政权掌握在萨达姆家族、亲信和少数逊尼派派系手中,这激起了其他逊尼派派系的不满,后逐渐发展成为反政府组织——民主反对党。此外,海湾战争后,伊拉克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许多成员不满现政权统治,纷纷流亡国外,组建了各种反对党,它们也均属于民主反对党。 (一)伊拉克国民大会。1992年2月在维也纳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18日,随着美国最后一批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正式从2010年9月1日起被“新黎明行动”取代。9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行动。④美军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留守的5万美军将主要负责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军警,为其提供情报支持,并定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驻伊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