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利坚帝国”论与美国的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利坚帝国”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较过去更直言不讳、更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美国支配全球论。它是当今世界力量对比状况的一种突出的反映。 2 1世纪初的美国 ,正在形成新的大战略。不管以何名之 ,也不管其制定者是否使用了“帝国”一词 ,这一战略的宗旨正在于支配世界和改造世界 ,造就和保证一个君临天下式的“美利坚帝国” ,使 2 1世纪成为又一个“美国世纪”。  相似文献   

2.
日本俄苏史学界盛行使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沙俄帝国和原苏联的历史,帝国与比较帝国理论已然构成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理论支柱。值得注意的是,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望月哲男提出通过意象地理的理论框架来重新归纳俄罗斯文化的表达渊源、历史结构与逻辑思维,丰富了日本学界的帝国理论诠释图景,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俄罗斯社会在近代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至今仍处于世界观的过渡期与摸索期。  相似文献   

3.
9世纪末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横跨东北亚和内陆亚洲的庞大帝国——辽帝国。作为由游牧民族建立起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辽帝国探索出了一套以“因俗而治”和“一国二元”体制为制度框架的国家政治和以农耕与游牧并重的国家安全思想。为了构建以辽帝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辽帝国实行和战并用,以儒家德治思想为对外安全的指导思想,构建多层次的羁縻、封贡、宗藩体系以拱卫辽帝国的安全发展,不仅确立了对宋朝的外交优势,且先后使东亚的高丽和西夏以及内陆亚洲的高昌回鹘、喀拉汗王朝、花剌子模等向其朝贡,建立以辽帝国为中心的宗藩体系。故辽之所以“雄长二百年”,皆因虽尚武,但注重儒家德治教化,处“四战之地”而能应对得宜。为了维护西北边疆安全和保障从内陆亚洲到东亚丝绸之路的畅通,辽帝国对漠北蒙古高原进行军事征伐,征抚并用,在镇州设立西北路招讨司,设立一系列边防城池,以建立边疆安全的防御体系,并采用屯田和移民实边等方式展开对漠北蒙古和西北边疆的经略,从而建立了西北边疆安全防御体系,保障了从漠北蒙古到西域乃至欧洲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代区域整合的概念,结合传统“中华世界帝国”区域整合概念,诠释“航线共同体”的建构,并多角度地分析了明朝郑和创建的“封贡航线”和二战后美国在世界建构“全球围堵航线”,双双建构了海洋霸权。据此启示,通过“东亚共同体”走向“亚洲共同体”,再经“亚非共同体”迈向“地球共同体”的阶段性海洋发展战略,中国的海权发展才能建构出足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秩序,创造出安和富庶、共存共荣的优质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俄罗斯 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因素的相互角力。两者共同作用于俄罗斯社会思想的形成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使俄罗斯逐渐成为既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又结合“东方”色彩,且又不同于两者的“欧亚主义”的典型特例。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务实精神,使外来文化成为其实现“神圣俄罗斯”帝国梦想的“加油站”。而独特的“俄罗斯思想”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将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评"新帝国论"及其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新帝国论"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本文指出:1)当代帝国主义仍然存在,其表现形态为各种样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2)帝国与帝国主义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帝国的四个基本要素,并提出帝国主义性是帝国的对外霸权性;3)当今国际社会不存在帝国,美国不是帝国;4)"新帝国论"不仅是一种新殖民理念,更是一种虚幻的狂想,其理论缺失必然导致其实践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的俄罗斯丧失了帝国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国家定位。关于俄罗斯国家定位,从内部看是如何处理帝国后遗症与走向正常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外部看是关于走向西方与面向欧亚之间的矛盾。在经历国内政治、经济的艰难转型以及对外的外交博弈,帝国之后的俄罗斯其国家定位必然是建设在面向欧亚基础上的正常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的打击之后,能否继续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建立“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甚至新式“美利坚帝国”。  相似文献   

9.
京梅 《海内与海外》2011,(10):29-31
1911,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常的一年。是年,统治中国267年之久的大清帝国解体,华夏大地上因循了2000余载的封建帝制随之结束;也是这一年,山东掖县一个贫寒出身的打工仔刘锡三,在以“天子渡口”得名的天津卫估衣街归贾胡同南口跟人合开了一个制作草帽的小门脸——盛聚福。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中“新帝国论”都不能被视为主流,但是这一理论对当代西方国家的外交思维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则不应该被忽视,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力图揭示“新帝国全球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虚幻性,并指出它具有很强烈的空想和乌托邦的色彩,并不能代表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交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1907年日本《帝国国防方针》的出台,是日本政府传统侵略观的深刻继承及其对外侵略扩张战略不断膨胀、逐渐明晰的集中体现。日本《帝国国防方针》集中体现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进攻型世界战略。它确立了日本“攻势国防”,明确了假想敌国,突出了对华扩张战略,是日本后来参与、发动世界性战争的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 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交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交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自1 6世纪中叶以后就开始以帝国的形式存在。庞大的帝国和持久的大国地位给俄罗斯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和强烈的自豪感,然而也成了它发展的包袱。正是帝国之累,使其长期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以至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断落伍,直至最终解体。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终于甩掉了帝国包袱,开始正确认知国家利益,国家的内政与外交都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现代强权政治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涉主义的“复兴”作为苏联权力集团突然解体的结果 ,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相互威慑保持军事力量平衡为特征的两极体系 ,转变成一种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秩序。在 2 1世纪开始时 ,一国拥有不受挑战的全球霸主地位的全球秩序已经成形。这种情形导致大国统治的复兴。行使“帝国”权力重新成为现实 ,以帝国规则为特征的意识形态概念即19世纪的“人道主义干涉”概念遂得以复兴。在一种帝国规则体系中———以完全缺乏权力分配为特征 ,霸主可以在不受潜在竞争者挑战的情况下追求其利益 ,创造它自己的意识形态 ,并借这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孙立人率不足一团之众,在缅甸仁安羌击溃日军两个联队八千余人,取得震惊世界的仁安羌大捷,营救出被围困的英印军七千余人,被誉为“东方隆美尔”。为此,他荣获英国国王赠予的“帝国司令”荣誉勋章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颁赠的“丰功”勋章,因此受到中外舆论尤其是西方军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导  言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邀请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作者、意大利籍著名政治哲学家、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政治学教授安东尼奥·奈格里 (AntonioNegri)及其学生和该书合著者、美国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副教授迈克尔·哈特 (MichaelHardt)博士于 2 0 0 4年 5月 2 2日至 2 8日访问了华东师范大学 ,并随后访问了清华大学 ,分别在京沪两地就“帝国”和“大众”的概念、全球化政治方面的相关问题发表了演讲 ,从而也在京沪两地分别刮起了“阅读《帝国》、翻译《帝国》、讨论《…  相似文献   

20.
书讯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20,(1):F0003-F0003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 和“ 民族形象” 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