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级不是个政治概念而是个经济概念。首先,从阶级的产生来看,阶级从产生到消灭,都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是没有阶级的。阶级是怎样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就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分裂。具体地说,第一,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第二,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私有制确立后,阶级的产生就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可见,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懂得在一般条件下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懂得: 1.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划分阶级的标准?阶级是随着生产的一定发展而出现的。2.什么是国家?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国家的建立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教材分析本课共有两个框题,通过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建立说明奴隶社会是怎样形成的。第一框题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出现”,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关于犯罪概念犯罪是指危害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由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当人类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以后,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统治,就把某些危害本阶级利益的行为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可见,犯罪从产生之日起就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犯罪也不可能永远存在,它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犯罪作为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不同的阶级,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私有制、阶级、国家三者之间的关予私有制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D个体劳动取代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这就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个人所有,】是逐渐产生了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是由于g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氏族成员发生5化,从而出现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对位的各种集团;国家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段上,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6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三者的产生过8可见: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基础,私有制、③级是国家产生的基础,三者的产生最终都是B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后者的产生巩…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宪法不能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而只能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 法律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尽管是法律的一部分,它却不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只有当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之后才能产生。这是因为: 从宪法的本质来看,宪法有史以来都是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适应人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自然地以血缘为纽带而生活在一起,组成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当时,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人们的生产组织,又是人们的生活组织,内部不存在任何具有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因此并无所谓法律。在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内部,调节人们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靠习惯或说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问题: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私有制、阶级、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起义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的性质,认识原始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但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认识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从来就有”和“永恒”存在的。教师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没有私有观念。那末,  相似文献   

9.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是对政党产生的高度概括。这个问题是《政党》这一课中的难点之一,搞清这一问题对于深刻理解政党的产生、政党的性质和政党的作用,无疑有重要的意义。政党作为阶级的组织,它只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和最后一个劳动者阶级——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它只能是近代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这有其历史必然性。政党的产生和存在以社会划分为阶级为基础。远古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的社会,根本不可能产生政党,这是容易理解的。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先民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于秦汉之际跨进了阶级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也是遵循着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发展的:“起初是无阶级社会——父权制原始社会,即没有贵族的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即奴隶制占有社会。”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会因为在其研究过程中使用逻辑推理,就成为一个逻辑判断问题。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无疑是指阶级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也是指阶级政治。从人类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阶级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具有本体论的性质,不能成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区别: 第一,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德治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原始社会通过德治使民族、部落内部的公共管理、产品分配及其外部的部落联盟、血族复仇等方面的事务顺利完成;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施行德治巩固其统治地位;共产主义社会是空前完善的德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冲突,这种社会规范须表现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力量,法律适应这种需要诞生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得到推崇,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完善的法律。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法治将逐渐消亡。 第二,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学界在讨论法的阶级性问题时,一些同志否定了“法单纯是阶级斗争工具”这一提法。我认为这一否定是正确的,因为法从来就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有的同志在否定这一提法的同时,又主张“早在没有阶级、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国家的原始共产制的民族社会里,法这种东西就出现了”,“它的出现开始同国家也没有关系”。我不同意这种把法的出现看成同阶级、国家无关,从而把法和阶级、国家的内在联系割裂开来的主张,因为它既不符合法出现的基本历史事实,又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人类自有战争以来.也就有了宣传心理战的历史。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宣传心理战模式的萌芽就已经产生.并不自觉在战争实践中得到运用与发展。尽管这些模式存在着一定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研究现代宣传心理战模式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反社会现象,其产生不是一元的因素,而是多样因素,但不是无主次之分,而是有着严格的层次。本文在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犯罪的根源所谓犯罪根源,是指产生犯罪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而是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阶级  相似文献   

16.
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独有的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改革。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改革更频繁,并以三种形式出现:1.新生产关系尚未产生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制定部分改革措施,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缓解与生产力的矛盾,对社会发展起量变乃至部分质变的作用;2.新生产力已经出现,社会制度变革大势所趋,产生某种代表新生产关系的社会改革要求,但由于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提出推翻旧制度的主张,它对社会发展只起量变作用;3.新生产力业已成熟,新旧社会交替不可避免,统治阶级被迫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使社会发展产生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7.
一、保卫的起源(一)关于《保卫学教程》中“保卫的产生”问题。《保卫学教程》(群众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一章第一节的“保卫的产生”开章说:“保卫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问题就在于“一定发展阶段”是指什么时候。恩格斯在讲到国家的产生时也曾说过:“国家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从《教程》的内容看,这“一定发展阶段”显然是指国家产生以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保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类的存在有着不要分割的联系,在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里,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至今约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才仅仅五六千年,可见人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的。阶级社会的分期,其主要标志,取决于生产方式在三个社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由此而得名。而漫长的原始社会,怎样分期才算科学,则是一个需要继续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自十八世纪以后,英国学者福格森·亚当·斯密和泰勒等人,就先后对这一问题进行过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这正是全世界各国无产者争取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因为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也是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的。社会主义改造前云南独龙族社会经济形态,为我们研究私有制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实例。我们研究独龙族社会私有制度的起源,对于批判“四人帮”歪曲原始社会历史,贩卖历史唯心主义,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只要一接触到与政治有关的理论和思想,总免不了碰到“国家”这一概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革命导师对“国家”这一概念的阐述,我们一定耳熟能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否对其中的含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实未必。本人就“国家消亡”的真实含义,谈些自己的个人见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著名论断和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