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山 《求知》2011,(10):44-44
近期.一些经济观察人士开始了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新一轮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公布的6月份和上半年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二是在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不仅未对刺激政策是否该退出的问题得出一致意见.反而对各国应对危机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财政政策模式.即主张持续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持的美国模式和主张提前采取财政紧缩措施的欧洲模式都给予了确认。  相似文献   

2.
梳理奥巴马国情咨文中透露的美国对中小企业帮扶政策,反省中国相关政策。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角度,深入发掘美国经济振兴政策启示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波兰和匈牙利学者主要从经济与政治两个维度对中国模式展开研究,一方面他们肯定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不论他们对中国式民主是否赞成,但普遍认为中国的民主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同时,他们认为不平等是中国模式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倾向于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2):24-24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软性压力。西方对中国的担忧,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变化,倒不如说是中国内政外交方面行为模式的逐渐成型。以往,在西方之外的国家和西方的关系只有两个模式,要不是自我孤立或者被西方孤立,要不就是依附于西方。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依附于美国和西方而得以发展,尤其在拉丁美洲,那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成功是经济自由增进和经济运行环境较为稳定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通过维护某种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并结合以威权政治控制来推进的。一国经济发展遵循"一般(普遍)模式",它包括两大系统:一是经济自由的增进和维护;二是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环境。在最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威权政府或者宪政自由体制均可以在实现以上两个因素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定的阶段,要实现较高水平的人均收入,则需要通过宪政自由体制来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朱伟 《理论导刊》2007,(7):57-59
随着公共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律师协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二者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管理与服务关系,而是一种分工合作、相互监督的伙伴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律师协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行政监督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监管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自治模式”;四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两结合”模式。不同的关系模式各有其优点,亦有其不足。  相似文献   

7.
2008年经济危机后,关于美欧资本主义模式命运及美国变革方向的大辩论在西方展开。现阶段,资本主义仍能自我调整和变革,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其在历史的短时期内不会终结。美国变革趋向于两方面:一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调控,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保持中产阶级的适度规模及普通大众的最低生活水准,以维持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转和保持美国社会的适度公平;二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则,加强金融监管和救助等政府责任,以保障资本利润率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发达国家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跨境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性扩大,给中国的通货膨胀控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稳中求进、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黄莺 《瞭望》2007,(17)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华盛顿召开春季会议期间,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2007年春季报告》,认为美国经济下滑不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首先得益于全球经济风险下降。最近,美国抵押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无序调整以及对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担忧之声不绝于耳,但报告认为全球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财税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我国已连续4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短期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转变。本文探讨了“入世”后财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需要作出哪些相应的对策以及如何进一步稳定并完善现行税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雉鸠 《学理论》2010,(21):142-143
对国家财政事务进行决策,就产生了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达到预期社会分配领域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政府进行财政管理主要是应用财政政策的实践过程,也就是通过对财政政策的出台、执行、评估等过程进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2月8日,来自财政部的消息表明,明年税收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并在年初列入预算;二是继续落实今年已经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三是加大税收政策实施力度,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由此看来,明年税收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是较大的。那么,自1998年以来实施税收财政政策的效果究竟怎样呢?明年继续实施税收财政政策有多大可行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家庭治疗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已被我国引进并在心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对国内家庭治疗发展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家庭治疗模式,根据国情提出我国本土化特色的家庭治疗观,主张建设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家庭治疗模式,该研究对促进我国家庭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效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实施了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包括了"结构性减税"的内容,只不过结构性减税内容并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2012年,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体.与全面减税和税负结构调整有所不同,结构性减税是对现有税制进行更科学更合理地优化.  相似文献   

15.
欧盟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增长前景,目前欧元区经济运转良好,欧盟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不必担忧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  有世界经济“火车头”之称的美国经济经过多年持续增长之后已呈放缓趋势,一些地区的经济学家对可能由此产生的波及效应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但欧盟人士对经济前景普遍表示乐观,认为欧盟不但有能力承受住美国经济滑坡的影响,而且能够把握机遇和挑战,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水平。美国最新经济数据表明其现有增长率只有1.4%,美国经济“大管家”格林斯潘最近曾警告说,还有可能出现经济“零增长”。欧盟经济则正展示…  相似文献   

16.
刘星 《理论导刊》2004,(5):9-10
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有效缓解国内需求不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尚未完全好转、民间投资不旺、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立即淡出的时机尚未完全成熟。考虑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改变以增发国债和扩张政府投资为主的政策措施,向以税收政策为主,综合发挥税收、补贴,贴息、收入分配等政策组合作用的方向调整。  相似文献   

17.
占领华尔街的“金融学解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俊 《理论视野》2011,(12):29-32
自9月17日开始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至今仍在持续。这场运动的目标是反对华尔街的贪婪,要求结束华尔街对投资者的掠夺。华尔街的危机是金融开放、自由化、技术超越监管以及虚拟过度造成等综合因素造成,是美国模式危机的一部分。华尔街危机与中国经济外向型模式有着相反依赖的关系,因此,占领华尔街对中国金融和经济有着广泛的启示作用:在美国,问题的解决需要减少虚拟化和适度去杠杆化;而在中国,问题的解决则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也就是适度增加虚拟化和杠杆化。  相似文献   

18.
李秉坤  刘菲菲 《学理论》2014,(4):165-166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国家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与促进,通过介绍财政政策的内涵,分析现行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内容以及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需要财政政策的有力配合和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应依靠民间投资和吸引外资,因此,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运用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手段为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已近四年,其成效是显著的。但是,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第一,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特别是在各类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