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     
佐人 《现代领导》2005,(12):1-1
沿途搭起只有一堵墙的富丽堂皇的“村庄”,虚假是总督波将金为取悦出巡的俄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所制造的假象;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俄罗斯这块土壤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积淀。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再到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从这一母体脱胎换骨降生的"民主政体",必然带有前几代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3.
话题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始。 2000年8月,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大主教们把俄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追封为圣徒。这个决定是该教会最高管理机构“俄国东正教主教理事会”在莫斯科召开秘密会议之后全票通过的——虽然,对于逝者已经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杜马”是俄文音译,意为“议会”,“国家杜马”即为俄罗斯国家议会。杜马在俄罗斯出现于本世纪初。1905年,俄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缓和政治危机,1905年9、10月间,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赋予“国家杜马”立法权。1...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庆节晚上看电视新闻,忽然听到为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恢复名誉的消息。我感到惊讶,为什么俄罗斯要为90年前被处决的沙皇恢复名誉呢?马上上网查找,但我的电脑水平太差,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相似文献   

6.
为了跟上资本主义潮流并稳固帝国的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俄罗斯帝国实行了几百年的农奴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新农村政策,但事与愿违,这些政策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当年俄罗斯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和平     
在俄罗斯这个森林遍布、幅员辽阔的美丽国家旅行,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俄罗斯人对自己国土上发生过的战争记得很清。与俄罗斯的一些文化人聊天,他们对13世纪蒙古拔都与俄罗斯各大公之间的战争、16世纪伊凡雷帝死后俄罗斯各大公之间的战争、17世纪彼得大帝征服瑞典的战争、18世纪凯萨琳二世对黑海沿岸的战争、19世纪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20世纪在俄罗斯国土上发生的战争,大都能说得清楚。我们不论是在莫斯科城、卡鲁加州还是在圣彼得堡市游览,总不断有人告诉我们,哪处地方曾经做过战场,哪条路是拿破仑1812年退却的道…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中央领导进行了九次集体学习,学习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通过大众影视来解读这些大国崛起的历史,意义非比寻常。从9个大国的历史演绎中,都提出同一个课题,那就是所有紧迫地希望发展的国家,都要求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一国家。比如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俄国的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德国的俾斯麦、法国的拿破仑、日本的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法国的戴高乐、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都是如此。让国家权力软化,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相似文献   

9.
陆南泉 《同舟共进》2013,(11):25-27
笔者认为,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从转型视角研究俄罗斯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俄罗斯现代化经历几度兴衰翻开俄国近现代几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几度败落与几度崛起。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他的改革涉及领域极为广泛,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军工实力的增强及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改革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作为彼得大帝改革的延续,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从经济制度层面讲。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有影响的大型博物馆,一般来说都有几件象样的镇馆之宝。当然,在这些宝贝的背后也一定会有几个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年来,在上海博物馆门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排着长队等候参观的现象,特别是《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古代书画展》等一系列颇具社会轰动效应的展览,更是让那些近悦远来的人们记忆犹新。原因何在?原来,上海博物馆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收购增加新的藏品,同时大胆起用和引进年轻的优秀人才,培养出一批新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强化了现代文博管理理念,积极弘扬“敬业、创新、一流、合作、务实”的精神,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这些人才成了上海博物馆新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夏天,由上海博物馆和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新西兰土著毛利文化大展“毛利人的世界”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继2009年合作举办“帝王之龙:上海博物馆珍藏展”之后,为进一步促进达尼丁和上海这两座姐妹城市的友好关系,两馆再度联手,为中国观众呈上一场展现新西兰毛利人历史与文化的展览。  相似文献   

12.
在2008年新春来临之际,上海博物馆联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这是上海博物馆继成功举办“千年遗珍”、“书画经典”、“中日书法珍品展”等一系列大型展览之后,奉献给公众的又一次精神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3.
阿颀 《今日上海》2009,(12):62-63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于今年10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此次展品均为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所捐赠。展览主要展示自明朝万历时期至十九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外销青花瓷器共计93件,展期两个月。  相似文献   

14.
塔城市是新疆俄罗斯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塔城地区共有俄罗斯族人口2700人,塔城市就占了2327人。瓦列金是塔城市俄罗斯族文化协会的会长,又是《塔城俄罗斯族志》的编撰者之一。他说,塔城俄罗斯人口的迁人可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一些俄罗斯族商人来此经商定居。从19世  相似文献   

15.
肖巩 《今日上海》2008,(2):48-49
顾绣,出自于晚明的上海露香园顾氏,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绣品。2006年,顾绣工艺品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12月29日-2008年2月25日,“海上锦绣——顾绣珍品特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集中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南通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所藏顾绣精品50余件(套),是一次难得的对顾绣艺术的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前,中欧平原和东欧平原生活着一些被称为“斯拉夫人”的部落,这些部落在公元6世纪分为三支,即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其中的东斯拉夫人发展成为现在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曾长期生活在欧洲的地域之内,直到16世纪中叶,还基本上在伏尔加河以西。公元1574年,沙皇伊凡四世派兵越过乌拉尔山,进人亚洲,开始了征服西伯利亚众多汗国的战争。此后不久,俄罗斯人夺取了整个西伯利亚,于17世纪中叶,踏上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到20世纪初,俄国已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1万公里,南北5000公里的世界第一地理大国。…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于今年8月5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的106件文物中有18件来自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其余的88件文物全部来自大英博物馆。展览分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代表古印度宗教艺术,特别是建筑、绘画和雕刻最高水平的石雕、铜像和绘画等文物。  相似文献   

18.
阿颀 《今日上海》2009,(11):44-45
由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与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展”于今年9月23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并展览2个月。所有展品来自位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中心的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黄金博物馆,集中展示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之间,南美洲哥伦比亚地区古代印第安人制作的220件精美的黄金制品,包括各种祈愿像、胸牌、  相似文献   

19.
《南陈北崔——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陈洪绶、崔子忠书画特展》于2008年12月25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次特展共推出晚明两位人物画代表画家约80件作品,不仅包含着陈洪绶从早期至晚年较为完备的重要创作,包括卷轴、册页和扇页等书画精品,还有他19岁完成的《楚辞·九歌》等版画插图。  相似文献   

20.
美国《洛杉矶时报》1998年9月9日发表了罗伯特·萨缪尔森的《民主不是恩赐》。这篇文章最值得注意的一个见解,是指出“全球资本主义的失败”。1997年7月亚洲爆发金融危机,1998年仍未缓解,却陆续在俄罗斯、东欧和拉美地区蔓延,开始波及到美国和西欧地区。关于这次危机是“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