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从1992年1月开始全面展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放开物价,紧缩银根;推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废除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管理,同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过6年来的改革,虽然俄罗斯联邦国内生产总值连年下降,国家经济实力一落千丈,但最近两年来,尤其是1997年,俄罗  相似文献   

2.
在齐奥基斯库统治时期,罗马尼亚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所有制,大型企业在各经济部门占绝对优势,工业企业中大型和特大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4.5%。这种所有制结构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使罗马尼亚经济陷入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 1990年6月,罗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国内商业中建立商业公司和自治公司的决定。同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经济成分的动态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中迎来了它独立五周年纪念日。到1996年底,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90年的46%,倒退到1981年的水平。经济结构越来越具有以提供原材料为主的性质,倘若说在1990年机器制造、金属加工、轻工和食品工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工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为52%,那么到1996年则下降到只占19.7%。与此同时,过去在矿山和选矿厂附近建设起来的一些城市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罗马尼亚的经济形势比较困难。副食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原材料供应不足,电力燃料紧张,工业生产设备闲置,石油、煤炭、钢材、化工、机器设备等工业产品都没有完成任务。1986年出口计划只完成89%,比85年下降11.6%,煤炭只完成68.8%,农业只完成计划增长的一半,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计划少3~5%,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预期为5%(原计划为9.9~10.6%),也没有达到计划要求,许多投资新项目无法完工投产。七十年代的太平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来华访问的西德一位学者认为,罗马尼亚是东欧搞得最糟糕的一个国家。南斯拉夫信使报说:“罗马尼亚正在变得越来越封闭、沉闷和贫困。”今年5月26日戈尔巴乔夫访罗时对罗马尼亚人说:“即使你们对我说国内一切正常,我也不会相信你们。问题是存在的。”罗马尼亚目前这种状况,是同它多年来执行的经济政策分不开的。长期以来,罗一直执  相似文献   

5.
二次大战前,罗马尼亚属于欧洲大陆上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料开采利用只朝单一方向发展。与此相应的定居结构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稀少而农村人口比重在总人口中占绝对多数。1930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只占21.4%;1948年以前,仅仅上升到23.4%。同许多东欧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成为罗马尼亚人口分布的转折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  相似文献   

6.
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俄罗斯经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稍稍令人欣慰的迹象。即俄罗斯经济在1992年到达了下滑的最低点,从1993年初至1994年底下滑速度逐渐放慢。据世界银行估计,1994年俄罗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负5%左右。或许这一迹象可以用在“破坏性”经济改革基础上恢复起来虽痛苦但容易些的观点来解释,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数十年的高增长率、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分点差的缩小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证明了中国的崛起与经济规模的庞大。然而同样的数据也表明,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美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除了改革开放本身是个渐进漫长的过程等影响因素外,人口结构与生产及消费模式使国内生产总值难以充分体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影响中美间国内生产总值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中美经济实力对比时,对中国的经济成就是有所低估的。所谓"新常态"在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含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进行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速放缓了。中国要改变中美经济力量的对比,更重要的是通过结构调整来提高自身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地位,而非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与赶超。  相似文献   

8.
1944年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后,对其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55年罗马尼亚首次要求苏联撤军,结果遭到赫鲁晓夫的强硬拒绝。经过不懈努力,1958年苏联终于同意罗方要求。苏联之所以同意撤军,主要是出于和平攻势的需要,也考虑到罗马尼亚处在一个不容易受西方国家攻击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对罗马尼亚忠诚的"奖赏"。苏军的撤出为罗马尼亚以后独立自主政策的实施大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9.
由于韩国IT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信息产业的产值在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 ,信息产业已经起到了帮助稳定物价的作用。按照韩国银行的统计 ,IT产品的消费价格在 2 1世纪初平均每年下降 4 6% ,而在 2 0世纪末每年只下降 2 8%。在 1 995~ 1 999年 ,消费品价格通货膨胀率为 4 4% ,在 2 0 0 0~2 0 0 3年下降到 3 2 %。1 995~ 1 999年 ,IT产品出厂价格下降了 5 4% ;而自 2 0 0 0年以来 ,下降了 9 2 % ,使得总出厂价格上升率从 2 0世纪末的 4 4%下降到 2 1世纪初的 0 8%。2 0 0 0年以来 ,IT产品对价格下降的影响加大。IT产品的降价…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前苏联和现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位居第三,在中亚五国中位居第一。1994年,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644.54亿坚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8万坚戈,生产性国民收入99.61亿坚戈,均居中亚各国之首。同年,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农业总产值占20%,其他占10%,可见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中,以煤、采矿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11.
最近3—4年来东欧各国的经济在持续增长。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最快。波兰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93年达5.8%,1994年为13.2%,1995年为10.3%,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达9.7%,这样的增长使人们有由谈论其经济的景气问题。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捷克来说也颇具代表性(1995年增长9.2%,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政治风暴过后,开始了政治和经济转变时期。新政府的改革计划摒弃了中央集中计划经济,而代之以市场为原则的新体制,并以这个原则为依据国会通过了大量立法。新法律调节了企业、所有制、税收、外国投资、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运行。政府计划规定头两年为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罗马尼亚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上开始的呢?为此,有必要回顾一下以前的经济。1987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十年,罗马尼亚婴儿出生率不断下降,并且人口出现老化现象。六十年代,每一千人只有十四点三成活婴儿,即每年增加二十万婴儿。七十年代早期,每年人口增长则下降到十万;七十年代后几年,人口年平均增长数是二十万,而一九八三年,只有六万五千。出生率下降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一九一六至一九年全国人口大为减少,严重影响了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14.
1983年是东欧各国经济趋于好转的一年。经过几年的调整,各国正在逐步适应已变化的国内外条件,虽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与前几年相比,连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停滞的恶化局面基本控制,并出现不同程度回升的趋势。保加利亚目前,保加利亚是东欧唯一实现本五年计划指标的国家,也是近3年(1981~1983年)东欧各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过去3年里,保加利亚的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4.6%,工业总产值为5.1%,农业为3.1%。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每年增长9%,化学和橡胶工业增长9.1%,电的生产增长6.6%。  相似文献   

15.
德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及展望韩军内容提要自去年年初开始,德国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前年相比增幅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德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了0.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提高了1.5%,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0.7%,但...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东欧诸国中,1995年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是波兰。它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7%,其次是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独联体各国仍然是负增长,平均下降5%。 在原苏联地区各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缓慢的若干国家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好兆头,例如产品的质量有了改进,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罗马尼亚《世界》周刊一九八三年一月七日第二期刊登特奥多尔·布拉泰什的文章,论述建国以来罗马尼亚发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三十五年来,特别是罗共九大以来,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使国家发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大致花了5年左右的时间医治战争的创伤,到1949年基本上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0年起,法国经济开始复苏,到196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71亿法郎,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0年的4,248亿法郎增长1.06倍,翻了一番。此后又用了15年时间,到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889亿法郎,比1950年增长3.98倍,基本上翻了两番,年平均增长率为4.9%。法国经济翻了两番以后,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1991—1992年乌克兰的经济改革步伐大大放慢了,尤其是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俄罗斯相比。获得政治独立的欢快变为同俄罗斯竞争中加剧的经济上的自我封闭。人为抑制零售价格增长,导致巨大的预算赤字和贷款发放量增加,在经济方面,尤其在农业和工业方面国营经济成份占统治地位。在保持预算维持企业破产的情况下,企业逾期付款额一年中就增加了146倍,整个经济和银行体系在独联体国家中是最垄断的;生活水平悲惨性地下降。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20日,罗马尼亚举行了四十年来首次多党竞争的自由民主选举,救国阵线主席杨·伊利埃斯库以81%的选票当选总统;救国阵线以70%的选票当选为执政党。救国阵线已表示要同其它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大选期间,有约430名国际观察员到罗马尼亚监督选举。尽管有的观察员认为选举存在缺点,但总的看,选举应予承认,不能说选举不公正。大选之前,罗马尼亚政局极其复杂,党派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