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晋”之称 ,最早约见于《战国策》。《赵策》有云 :“及三晋分智氏 ,赵襄子最怨智伯。”《史记·周本纪》也有“三晋距秦”的话。这个称谓源自春秋末年三家分晋的史实。原来 ,晋国是春秋各诸侯中最强的国家 ,《孟子》就有“晋国天下莫强焉”的论断。晋国的卿士中 ,赵、魏、韩三家最强。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 4 0 3年 ) ,三家瓜分晋地 ,各自独立 ,成为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开始。由于晋国原地主要在今山西 ,所以后人就用“三晋”指称山西。文题所谓“三晋文化” ,即指山西文化。“三晋”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周秦以来就是汉民族与“戎狄”杂居之…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非起源于一时一地,而是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铸造的.北方各游牧民族同中原、南方各农耕民族在分进、共荣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共同凝聚组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他们创造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铸造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两大主源文化."表里山河"的山西是汇聚两大主体民族和两大主源文化的最主要的"地理通道",融农耕、游牧文化于一体的晋文化是联结两者的最主要的"文化纽带".杀虎口是南北民族交往和民族文化交融的通道口岸.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非起源于一时一地,而是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铸造的.北方各游牧民族同中原、南方各农耕民族在分进、共荣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共同凝聚组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他们创造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铸造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两大主源文化."表里山河"的山西是汇聚两大主体民族和两大主源文化的最主要的"地理通道",融农耕、游牧文化于一体的晋文化是联结两者的最主要的"文化纽带".杀虎口是南北民族交往和民族文化交融的通道口岸.  相似文献   

4.
贵阳别称“筑城”,“筑城”就是“竹城”。“竹城”名称反映了贵阳在古代翠竹葱茏。贵阳人爱竹,古代贵阳人对竹的理解和中原的汉族文人不同,竹不是高尚品德的象征,而是民族的图腾。今禾打造“筑城文化广场”,其设计理念要表现贵阳地方文化的个性,诠释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识,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概念从词源学和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后可认为:(1)"文化"概念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主要内涵是指文治和教化,它能使自然人脱离野蛮状态而变得文雅起来。(2)中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分为二法(物质、精神)、一分为三法(物质、精神、制度),但各有局限性。(3)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换句话说,人类探究和追寻真善美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就是文化。这是一个开放的、建设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自觉问题日益凸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青少年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困惑。为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辩证地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关系,创新民族文化,重树民族自尊,重铸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河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秦汉时期开始,最早由羌人居住的河湟地区开始有中原先民进入。在长达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之后,这一地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成为中原文化西渐和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提供给当代民族和区域文化发展的研究以诸多启示。本文沿着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探寻河湟流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旨在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三晋文化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提出诸多主张,其所蕴藏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影响着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的一代又一代人,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那么,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其与三晋文化有什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高扬着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蕴涵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价值取向,昭示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通过开展中原优秀文化精神的推介和宣传、建设具有河南区位特点的精神文明、展现河南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等活动,使民族精神真正成为一面文化旗帜,增强全省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进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给某种历史文化现象和成果冠以独具特色的(地域的或民族的)标签,便于更好地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具有两千多年农耕文明史、多民族杂居的云南省永胜县,却一直没有这样一个文化标签.  相似文献   

11.
中原文化是中国整体思维方式形成的滥觞,《周易》与《道德经》对中华民族观察、思考、分析事物的方法发挥了奠基作用;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与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思维方式分别对东西方社会的政体制度、民族特性、社会伦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中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本身对东西方社会的进步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互作用、融会贯通、共同进步的历史。只有正确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特征以及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关系,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边屯文化是历代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内地军民奉调屯驻,故称“边屯”,边屯文化应时而生。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的实质是着眼于整个地区内,各个不同实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领域内相互联系的日益紧密和相互交融的不断加强这样一种态势.苏美尔人诸城邦小国向大一统的闪米特语民族(阿卡德人的巴比伦)国家汇聚,文化优势民族在政治上臣服于文化劣势民族,但在文化方面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闪米特民族为主体的中东统一民族在多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帝国的传承中略具雏形.而中古以降统一阿拉伯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阿拉伯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且不断进行的地区文化一体化运动过程,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强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或许应当归结于伊斯兰教义对多个民族精神信仰和现实需求的有机综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是河南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对待的客观现实。只有对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有准确的评估,对中原文化所具备的关键特点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把中原文化的科学开发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干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它的基本特点在于类型多样、空间广布、群体覆盖、精神传承和稳定开放。这是中原文化核心竞争力之关键所在,也是与时俱进地开发中原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代代薪火相传,维系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疆域的巩固和稳定,形成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合乎自然、天人合一等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得以世代繁衍、国家命脉得以永久延续、边疆各民族得以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地处西南的云南历史,是一部中原民族与边地民族不断融合,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发展,形成既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对推动南宁市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宁市在繁荣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南宁市应继续加大民族文化品牌的扶持力度,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处西南边陲小凉山麓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有17万彝汉苗族,遍布在230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长期以来彝汉杂居,以古老凉山为大背景的彝族传统文化与中原为依托的汉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使马边地方文化发展,既具凉山彝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又具有中原文化的先导性,正是这两种文化的长期融合,马边这块贫瘠的山峦里,诞生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学、音乐、美术的发展犹如不竭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价值信仰和理想信念层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国梦"进行文化解读,为其寻求文化精神的支撑,是构建、丰富"中国梦"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追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追梦之旅,可以看出"中国梦"的"前世今生"一脉相承,内具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底色、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为"中国梦"提供了文化源泉。"中国梦"蕴含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文化寄托,是民族文化自觉复兴,民族自信不断恢复的体现。归根结底,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也是塑造和构建中国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20.
吴越文化在历经东周方国覆灭、民族大离散之后,由于话语权的缺失,其自身除了地域因素之外在物质意义上的文化传承能力基本丧失,而掌握着绝对话语权的中原文化解释系统对其的外部叙事却在某种程度上为吴越文化的传承在文献上连接起了这中断的一环。中原外部叙事一方面保存、还原了某些吴越文化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以“礼制”为文化解释核心的中原文化立场叙事框架下的认同重构与文化整合意识,表现出一方面极尽对吴越文化的歧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却又积极寻求对某些文化共性的吸纳的双重姿态,吴越文化的东周转型正是在排斥与吸纳的双重叙事的中原文化认同重构与文化整合之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