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通过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发布通告、标语口号,举行舞会、晚会等形式,开展了系列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中共借助辛亥革命纪念,解读辛亥革命精神遗产,进行抗战救国动员;协调国共关系,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析革命时局,阐释中共革命主张。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当今辛亥革命纪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德明 《世纪桥》2011,(19):3-4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举行开幕会。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将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辛亥不仅只是一个回顾,通过反思,整理清楚自己思路才是开拓未来的重要契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代表性事件,本文尝试探讨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特别是近年,更加关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对“辛亥革命”历史名词概念的模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纪念意义的发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共通过纪念辛亥革命,打造和形成某种纪念话语,表达与更张其社会、政治、思想的纪念诉求.大革命初期,突出辛亥革命“原因教训”话语;土地革命时期,突出“动员民众”话语;抗日战争时期,突出“统一战线”话语;解放战争时期,突出“打到蒋匪”话语;建国以来,突出“...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促成民族融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基石,辛亥革命纪念也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辛亥开展“逢十”大庆,纪念形式呈现出常规效力性纪念大会和延长效力标志性纪念品的双重选择;纪念宗旨则是立足历史,照亮现实与未来.建国以来的辛亥纪念以辛亥革命为历史文化载体,力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其达到高潮的标志,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萌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思想和事业的继承与超越关系: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辛亥革命思想解放运动成果的影响下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并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引进和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为接受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的基础;二、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教训,创立并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竟的反帝反封建大业;三、接力奋斗目标,发展超越其革命事业,在辛亥革命开启中华民族复兴之门基础上奠定中华民族复兴之基,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前后不到十年时间,中间还发生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过:"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小荣 《世纪桥》2014,(7):69-70
对于辛亥革命,学界在若干问题上还存在不少分歧:关于辛亥革命时间范围的确定,必须是事件发生时间段的农历辛亥年。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国,革命的结果是满清统治别推翻、共和国建立,但共和制并未真正形成。革命的性质只能是各阶层参加的,以爱国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以新军为主力的、地方军阀和官绅最终为主导力量的、一场推翻满清统治的、种族的和政治的革命。而资产阶级不论在革命的前、中、后并未对革命发生主导性作用,因此,辛亥革命并不能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0.
沈传亮 《党的文献》2011,(6):103-108
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共一大在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的寓所举行,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这标志着辛亥革命与中共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辛亥革命发生百年来,大陆出版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近十年来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尤为值得注意。下面谨从中共诞生与辛亥革命、中共如何纪念和评价辛亥革命、中共领导人与辛亥革命关系等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1.
毛健 《湘潮》2013,(1):55
《风雨欲来—辛亥革命历史地图重绘》一书,以北京、广州、成都等八座城市为历史地标,深入研究了在上述地区发生的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华大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梳理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并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纪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为主要线索和基本资料,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人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三个方面,阐释了党和国家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自辛亥革命发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都进行了客观地历史地评价.这些评价,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党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徐姝丽 《世纪桥》2009,(18):119-120
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是近代中国人为探索国家出路所写下的辉煌的一笔。本文主要解决了辛亥革命教学中的三个难点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改良与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失败或者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15.
章开沅 《学习月刊》2011,(21):48-48
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起因、进程、后果、影响,需要长时间的纵横考察,才能谈得上是对其本身以及历史遗产的真正盘点。我认为,盘点辛亥要看"三个百年"。  相似文献   

16.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28):56-57
有心修得百年渡,百年探得复兴路,辛亥百年说机遇,百年三叹,聚为一愿:振兴中华迈新步。纪念辛亥革命。不仅仅一个辛亥百年的事情。至少应该重视三个一百年:一个是作为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百年、一个是辛亥以来的这一百年,同时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放眼今后的一百年。  相似文献   

17.
徐姝丽 《世纪桥》2009,(17):119-120
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是近代中国人为探索国家出路所写下的辉煌的一笔。本文主要解决了辛亥革命教学中的三个难点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改良与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失败或者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党史博览》2011,(10):45-48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迅速解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因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参加辛亥革命的部分革命志士,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现据搜集到的资料,把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著名共产党人简介(以牺牲或逝世先后为序)如下,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相似文献   

19.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末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王劲,任灵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强烈的一次社会震荡。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这场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