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袭击了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中国经济。从去年11月份发现第一例“非典”到现在,“非典”在全国传播的势头仍然未能得到遏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和自主性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非典”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些局部的负面的影响,但从整体上不会妨碍今年经济增长7%的目标的实现。一、“非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非典”作为一种疾病,不管他多么可怕,人类总能够…  相似文献   

2.
得助于出口的强劲增长和工业生产的增长 ,2 0 0 2年台湾经济从它 3 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逐渐恢复过来 ,而出口与工业生产的增长则是由于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所带来的。但高失业率在短期内甚至在长期内仍将是台湾经济的难题之一。“非典”传染病的拖长将会给台湾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2 0 0 2年宏观经济评估台湾经济在 2 0 0 2年有了平稳的恢复。台湾“经济计划与发展委员会”所编制的经济测示指标说明 ,从 2 0 0 2年起台湾经济已从前 15个月的“弱质”指标转向“稳健化”指标。 2 0 0 2年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台湾的国…  相似文献   

3.
丛明 《长江论坛》2003,(4):29-32
总体上看,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好,虽然受“非典”影响,预计全年GDP增长仍将达到7.5%左右。同时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非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影响;投资与消费比例进一步失衡;一些投资领域出现重复建设苗头并潜藏金融风险。下一步经济政策走向是:对受“非典”影响严重的行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消费;调整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积极扩大出口,适度增加进口等。  相似文献   

4.
辜胜阻 《中国人大》2011,(17):35-37
今年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硬着陆”和“滞涨”担忧解除,但宏观经济运行喜中有忧。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但仍存在许多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冯戈  贾南 《政策》2003,(10):24-26
非典过后,中国经济界有几件大事值得记述:一是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宣布2003年上半年GDP增长达到8.2%,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非典之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由此在经济界引发了中国是否出现经济过热苗头的讨论。二是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备付率,压缩货币流通量。三是中国顶住了一些国家特别是日、美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保持汇率稳定。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召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经济学家座谈,对中国经济整体走势作出判断;7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种种迹象充分表明,中国的经济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政府有能力与信心驾驭宏观经济走势、把握宏观经济走向;中国高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调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非典”疫情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二季度经济增长仅6.7%,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暂的、局部性的和有限的,并未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更末改变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 综合考虑,预计全年经济有可能呈U字型走势,即一季度高开,二季度低走,三季度趋稳,四季度略有回升。经济增长7%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有可能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7.
周国梅 《政策》2003,(10):38-39
非典在中国的一度暴发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威胁,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非典疫情折射出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对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非典在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很多传统的做法。非典疫情正在或已经改变着我国的卫生管理体制,以前医疗单位多个部门管理、难以协调的局面在非典的冲击下得到改善;非典疫情加速了我国信息公开化的进程;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政府运作  相似文献   

8.
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还远未结束,包括直接、间接、无形和滞后等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无形影响和滞后影响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无形影响。非典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压力,致使政府的注意力和精力曾一度全集中在防治非典上,这势必影响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这  相似文献   

9.
周晖国 《群众》2009,(6):48-49
去年以来,南京市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经济纠纷明显增加。面对困难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司法任务,南京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市委“保增长、促转型”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大局意识.积极发挥司法能动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化解纠纷,一大批涉诉企业在司法帮助下通过重整程序获得新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
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深刻影响了处在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非典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我国为什么能够抵御非典对经济的冲击仍保持增长?非典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对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199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1992~1993年经济高增长之后,伴随着1993年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开始有所降温,在1994年经济速度有所放慢的基础上,1995年继续有所减速。通货膨胀形势也随经济的降温而趋向好转,市场物价涨幅逐月有所回落。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既要看到经济趋向“软着陆”(由过热转为正常)的积极成果,也要看到“软着陆”所付出的“代价”,及时地消除各种负面影响,保持整体经济的内在机体不受到过多的“损伤”,以求略作调整后能够休养生  相似文献   

12.
非典对海峡两岸经济及 双方经贸往来所造成 的冲击已逐步显现。但这是短期的、暂时性的,随着非黄疫情的消除而逐步恢复正常。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当局围绕非典疫情所进行的政治炒作及其处理疫情中所暴露出的弊端,将恶化两岸经贸关系与岛内经济发展的环境,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超过非典本身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研究探讨灾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全面科学厘定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灾种在不同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短期和长期尺度厘清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于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提交本报的权威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第三、第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8.6%和8.2%,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8%,比去年回落0.7个百分点。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放慢,这是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合理调整,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未来几年将进入“周期性的低迷期”。报告称,有三大问题将影响下半年及更长时间的宏观经济增长:房地产增长预期明显下调,但能否实现预期中的“软着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出口增长可能明显放慢,将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产生较明显的压力;金融货币政策显示偏紧,将对投资增长的稳定性产生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涉及企业经营、科技进步、资源配置。宏观决策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体系中,经济增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把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刻意追求的重点。结合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增长的内涵具有特殊的范…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呈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近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突发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对我市旅游、商贸、餐饮、交通运输、外贸出口、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始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据有关部门测算,"非典"疫情将直接影响我市地方税减收2亿元,减缓 GDP 增速0.5至1个百分点。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在全力抗击"非典"疫情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重庆作为两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多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  相似文献   

18.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断显现出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这是对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面临困难的一个判断。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近日某下属单位一名干部到上级机关送报表 ,不幸遭到空前的冷遇 ,上司让他将报表扔进废纸篓就“向后转” ,这位干部只得窝着满腹的委屈而返。原因是那位上司怕因接触而感染“非典” ,可这位干部本身并没有任何“非典”症状 ,他所在的地区目前也并未发现一例“非典”。人们不禁为那位上司对“非典”的过于敏感而感到吃惊和不解。“非典”固然可怕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为之过敏和慌恐。据有关资料介绍 :“非典”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SARS的疫病 ,是由一种新病原体引起的 ,它虽然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疫病 ,但它可防、可控、可治 ,并非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