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舞蹈的原始发生一般指向劳动生产学说,但劳动生产方式能不能决定少数民族舞蹈的地缘归宿却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话题。在此分别从少数民族农耕种植业、高原游牧业以及海洋渔业三大生产方式探讨少数民族秧歌、萬舞、灯舞的地缘归宿争议,指出通过地理标签来判断舞蹈的地缘关系是不够慎重的,建议在生态接触因素之外介入少数民族舞蹈发生的物种验证对象,并纠正了文化类比中的常见错误,揭示了三大生产方式对少数民族舞蹈发展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军事情报传递的及时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胜负。冷兵器时代军事情报传递,可分为军事预警信号传递和军事情报传递两个部分。烽火预警系统,是传递速度最快的系统,主要用于边塞战事,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而军事情报传递则存在于各类战争中,并随国土面积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专业高效的传递制度。其最快传递速度也从日行四五百里,提高到日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满足了不同时代的战争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秦王朝短暂的 1 5年历史上 ,惟一一次保卫边疆、开拓边疆的战争是公元前 2 1 5年的秦击匈奴之战。这次战争以修长城为始终 ,以后勤保障为重点 ,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反对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关于这场战争 ,还有一些奇妙的传闻。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 :秦始皇击匈奴是因为他看到了“亡秦者胡也”的“录图”,认为“胡”即胡人匈奴 ,而不知是其少子胡亥 (秦二世 )。其实 ,这只是一种传言。秦击匈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高山族是台湾最原始的土著,也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目前大约有人口40多万,包括有10个习俗、语言各不相同的族群,按人口多少为序,依次是:平埔人、阿美人、泰雅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这些原始的台湾土著,直到十六世纪才脱离了石器时代,发展到以农业为主,辅以狩猎和渔业的阶段。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比较艰苦,仍保留了许多原始部落的习俗,他们居住的区域不同,社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宗教信仰也都不同,因此各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  相似文献   

6.
赵学政 《前沿》2010,(1):194-197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结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迥异,逐渐形成了两大文化圈:以中原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和以北方草原为代表的游牧文化。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战争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互补,贯穿了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本文以古代诗歌(词)为切入点和观照点,以北方主要游牧民族匈奴、鲜卑为研究对象,探讨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土地流转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家庭农耕模式中走出,一个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经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新型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使这里发生了巨大与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张鸣 《新东方》2004,(5):18-22
在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发展阶段,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上其他因素,容易产生较为发达的农耕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这两个流域的居民在原始的部落阶段就可以积累大量粮食和财富,同时也不得不依靠修筑城池保护他们的收获和财富。兴修水利的需要和抵御周边游牧半游牧群落的压力,使得这些农耕部落趋向于联合,或者以和平的方式,或者以战争的方式建立较大的王国。部落内部原来也许有过的民主形式,在越来越多的集权需要面前,逐步丧失了。中国的传说和成文史,基本上都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和王权的历史。但是,这种王权毕竟还达不到秦以后的程度,传说的历  相似文献   

9.
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约定俗成或人们所特别规定的专门时日,是一个民族传播与传承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构成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事节日是某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耕作制度、农耕文化的产物。侗族农事节日具有促进侗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天,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加速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的农耕民族正大步向现代民族迈进。西藏、新疆当然也要走向现代化,56个民族要共同奋斗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否则,内难稳,边难安  相似文献   

11.
<正>濒临失传的“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所说:“除了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除了我们写汉字说汉语之外,所有决定了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的一切,几乎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南方稻作民族的农耕祭祀链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  洪颖 《思想战线》2001,27(1):58-62
哈尼、白、傣三族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稻作民族,至20世纪50年代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形态各异的农耕祭祀链,成为其稻作农业中重要的节令依托及操作性文化事象,并衍生出农事节令歌谣、祭仪神话等观念性文化事象.三族农耕祭祀链的形态本身则从侧面反映了农业文化积淀期的久远及其他文明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中非农业合作的叙事范式偏向于单向的中国对非洲狭义的技术转移和广义的利益互惠,而缺乏非洲社区与中国农耕互动的叙述。在政府层面,中非农业合作多为制度性的农耕互动,其可持续性及深入程度的争议一直存在;而在民间层面,农耕合作不仅能够嵌入到本土农耕社区和民众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当地民众的主体参与,实现从农业技术到农耕文化的互动。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互惠互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中国农耕文化的接纳程度和主体行动力。可见,中国农耕文化只有通过被本土农耕社区接受,并激发民众的主体参与,从文化互动走向文化互惠,方能深化中非农业合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核心的稻作民族。围绕稻作农业的祭祀是傣族各个村寨常见的文化事项,在傣族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傣民族为了获得稻谷丰收,适应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征及对节令、历法的需要,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个阶段、环节的神灵祭祀活动,并呈现链式或阶段性分布,进而形成农耕祭祀链。与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祭祀活动侧重点各自不同,体现着祭祀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索游牧业与农业相结合的经济治国的思维选择是蒙古贵族不同时期的核心思考,成吉思汗依靠战争确立的蒙古汗国基本的经济结构与治国的基本方向,奠定了蒙古民族经济治国的原始思路;窝阔台实现了从战争到经济立国与富民强国的思维转向;蒙哥汗立足于道德的精神,提出了"以德治理经济"的主政思维;忽必烈通过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治理,更多的体现了游牧民族在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中展现的商业天性与游牧精神的思维走向;具有民族共性的马政思维,体现了草原民族独特的经济视角。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稻作农耕民族。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气候、土壤、水流及地形地貌等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布依族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方向。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耕作、建筑、饮食、服饰、交往,乃至语言和性格、观念等,几乎无不打上地域的烙印。长期以来,布依族地区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就在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布依族以自己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术,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说原生性、本土性是云南农耕文化的基本特质的话,那么开放性、交融性同样是其重要特点。云南先民为了生存,在同自然的抗争与亲和中,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云南特点的农耕文化。这一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守则、包容、和谐,既强烈反映了云南先民的民族特质、民族风貌、民族心理,又本质地表现出中华农耕文化共通的价值取向。有三个例子可作说明:其一,2008年11月,我走进剑川县,参观“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海门口史前遗址。身临其境,我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求索》2010,(9):252-254
为保障大规模战争的进行,特别是适应骑兵集团长途奔袭的需要,汉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后勤补给模式。它立足于农耕世界的物质条件,积极吸纳匈奴等草原民族的保障特点,为汉代军队远征、镇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诸多补给方式中,后方转运、随行携载、自给自足是常规途径,就地取给、因粮于敌、军事采买是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古国,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优秀农耕文化。中国农业大多是灌溉农业,水和水利设施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水兴农成为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要传承以水兴农的优秀农耕文化,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0.
孙锦泉 《思想战线》2013,39(1):22-25
中国造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瓷器种类繁多,其纹饰图案包罗万象,集中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由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民族固有的特性,是对各种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利用。通过剖析农耕文化在瓷器上衍生的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来解读民族文化内涵,以管窥中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同时,也可俯瞰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底蕴、视觉艺术的想象空间和世风民俗所表达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