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中国哲学家在研究自己的哲学时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哲学是根据西方哲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就使得中国哲学研究往往无法完全摆脱西方哲学表达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哲学自身的强大传统又使得中国哲学家对自己的思想家园难以释怀。中国哲学如要走出西方语境,得到西方哲学家的更多关注,只有通过分析中西两种哲学相互影响的历史、揭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许多方面具有的相似之处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一,积极传播了唯物史观思想。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他是从人类社会历史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主要体现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侧重点、内容、角度、性质、特征等五个方面,他深受中国传统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启蒙主义思潮以及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哲学主题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 ,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东西方哲学语境的不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是拒斥近代哲学形而上学 ,关注现实生活世界 ,展现为政治批判、文化批判和道德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有巨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哲学必须适应时代而予以范式转换的内在需要,使黑格尔哲学过渡到现代西方哲学,并使之出现了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分野。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明显不同于过去那种包罗万象、一统天下的哲学,它分化多元,演变迅速。我们要在准确把握西方哲学本质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它的成果,努力把哲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哲学必须适应时代而予以范式转型的内在需要,使黑格尔哲学过渡到现代西方哲学,并使之出现了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分野。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明显地不同于过去那种包罗万象、一统天下的哲学,它分化多元,演变迅速。我们要在准确把握西方哲学本质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它的成果,努力把哲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中的“智性直观”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康德哲学甚至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过渡的桥梁。但是,牟宗三对康德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康德的这一概念过渡到中国哲学的立场也是不合法的,实际上这是从康德的批判的高度退回到了非批判的独断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表达方式 ,对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中、西哲学对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明晰不足而暗示无穷 ,具有浓郁的诗化特征 ;而西方传统哲学则是注重逻辑的推演而在表达方式上拒斥诗性。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现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代表 ,自觉探索哲学诗化的理路 ,并使其影响扩展到 2 0世纪现代、后现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过程 ,从而引起西方哲学在表达方式上的更新。参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和现代西方哲学诗化的经验 ,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表征方式上进行创新 ,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中的“智性直观”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康德哲学甚至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过渡的桥梁。但是牟宗三对康德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康德的这一概念过渡到中国哲学的立场也是不合法的,实际上这是从康德的批判的高度退回到了非批判的独断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24日至28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市昌平县爱智山庄举行第八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议题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 会议对与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相关的问题,例如,中国现代哲学的起止时间界限,中国现代哲学的具体形态、特征、发展线索及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发展和历史地位,西方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研究现代哲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继承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及典型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传入中国之初的科学主义精神到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理性指导以及中国学者言之必谈的理论典型,说明德国古典哲学成为中国人热衷的哲学研究领域有其重要的内在原因和现实诉求。从思想文化发展角度以及历史的纵深视角看,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及研究表明了中国人在面对西方哲学之中国化的合理态度以及现实需求,是中国人在自觉、自信的探索多元思想文化融合,催生中国本土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潮流。  相似文献   

11.
F·C·康普勒斯东为著名西方哲学史家。我们从他的著作《哲学与文化》中编译出这篇文章,不过是想说明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一般看法。康氏注重从宗教、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东方哲学思想。他从文化和社会功能的角度,以比较的历史方法,考察了中国哲学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现将其中的主要观点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于相同的社会条件和理论背景,但两者出于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因而没有成为"同质"哲学.而且,马克思在世时就有意识地划定了自己的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界限.20世纪,由于冷战状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处于隔膜状态.在世界进入对话时代的今天,两大哲学系统将呈现"异中求同"的发展趋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哲学理念上发生转换承认哲学形态的多样性;促进哲学对话的自觉;丰富哲学的个性化,由此才能在顺应这一趋势中推动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全新教授,系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以十多卷约五百万字的专著,提出并系统展开阐述了一个庞大的塑造论哲学体系。塑造论哲学力求全面梳理哲学元问题,融合东西方哲学源流,充分与当代的各种哲学流派对话,并把其纳入哲学方法的实现之中,面对哲学最根本的困难问题,充分考虑到当代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努力探索一条更好的通向哲学之路,成系统地建立一个更有概括力并更利于把哲学思考投射于当代人类境遇的全新哲学系统。张全新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表关于塑造论哲学的著作;系统阐述塑造论哲学体系主要  相似文献   

14.
道家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念有着相似之点。道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流派 ,其思想今天看来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反观西方哲学 ,能看到现代西方思潮与道家哲学所提倡的“直观”、“无”“绝仁弃义”等思想有着极为相似之处。笔者总结了道家思想和西方思潮的相似之点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哲学发展溯源。按照"哲学"的起源,哲学就是西方哲学,因为西方哲学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西方哲学始于古希腊,是希腊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希腊神话和宗教中关于宇宙起源和道德训诫的内容为古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思想资料。"哲学"是希腊语中philosophia一词的意译,海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等方向的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学派和观点繁冗复杂,从商代到现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哲学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哲学思想与文化繁荣的融合推进,每个历史阶段的哲学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流派、文化思潮、文化倾向等之间形成了多元的联系方式,哲学思想推动文化繁荣,而文化繁荣又反过来刺激哲学思想的反思和创新,不断生成新的哲学流派和观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比如,"五四运动"既是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创新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也是西方哲学向中国的介绍和传播。可以这样说,"五四运动"时期是西方哲学和文化向中国传播的重要时期。总结中国历史上这些哲学思想与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的文化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向新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有异有同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最大的异是在概念范畴、命题形式、提问方式、思维模式上 ,最大的同是它们都是“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的哲学 ,所以“中国无哲学说”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 :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对主义的危险 ;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态度 ;缺乏组织性、计划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出预见性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直觉主义认识论的兴起,与西方哲学存在论视角的转换密切关联。西方传统哲学以追问形质、“存在者”为鹄的,发展起理性主义;中国哲学力图超越形质,体悟至神至妙的“道,”发展起直觉体验等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传统使西方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引发出许多问题。为了克服理性主义的困境,西方哲学发展出许多新的路径,其中之一就是走类似中国哲学的直觉主义路径。这种路径不再追问形质、“存在者,”而是追问运动变化和“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