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失的门联     
伴随着北京胡同的拆迁,很多四合院消失了,门联跟着也消失了。幸运的是,83岁的满族老人舒了曾花15年时间走遍京城每一条胡同,记录下240副老北京门联,一副副门联的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不少门联的背后更是藏着院子里的主人一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红岩春秋》2008,(5):69-69
秦士游故居位于忠县洋渡镇蒲家场口,整个建筑为四合院结构,木质青瓦房,房前有100余平方米石坝,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距今有100多年历史。现房屋为秦士游侄儿后代居住。  相似文献   

3.
苑焕乔 《前线》2014,(8):125-126
京西古堡民居--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整个村落建在缓坡山脊上,山地古民居除具有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型制外,还具有军事古堡特色,被誉为京西的“布达拉宫”。2003年,爨底下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的形成、发展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寻、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震 《新湘评论》2012,(13):50-53
欧阳予倩,原名立袁,号南杰,浏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戏剧艺术家。其一生执著于对中国戏剧戏曲的改革进步,田汉曾称赞说"欧阳予倩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之间的一座典型的金桥"。家乡的无上荣光1889年5月1日欧阳予倩诞生于欧阳家坐落在浏阳城营盘巷的祖屋里。这个老屋建于清朝末年,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属庭院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5.
品味老成都     
正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经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  相似文献   

6.
李丽 《新湘评论》2010,(11):48-49
一张长达124厘米的特大黄色木桌一如既往地摆在丰泽园菊香书屋办公室的西窗下。丰泽园是一处四合院式的建筑,园内有颐年堂、澄怀堂和菊香书屋。菊香书屋是毛泽东1949年至1966年8月的居所。  相似文献   

7.
吴震 《学习导报》2012,(13):50-53
欧阳予倩,原名立袁,号南杰,浏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戏剧艺术家。其一生执著于对中国戏剧戏曲的改革进步,田汉曾称赞说"欧阳予倩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之间的一座典型的金桥"。家乡的无上荣光1889年5月1日欧阳予倩诞生于欧阳家坐落在浏阳城营盘巷的祖屋里。这个老屋建于清朝末年,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属庭院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桂林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社会民俗的集中体现,还是传递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桂林本土古民居建筑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环境意识强烈,充溢着浓郁的民俗气息和民族艺术特色,传递着一种淳朴、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审美和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世世代代居住着苗、布依、侗、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建筑文化,其中苗、布依和侗族民居堪称贵州这个建筑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苗族民居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10.
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村落民居的文化是建立在民居物质建筑基础上的精神属性总和的反映。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数量多而且保存完整 ,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不仅体现了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独特的生存环境 ,而且反映了先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形态、思维方式及居住功能等充分认识。本文从文化功能和价值角度 ,对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人文资源进行分析 ,来揭示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只有深入认识以山水为纽带的自然艺术文脉 ,才能有利于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升华 ,进而展示山水资源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浏阳市才常路89号的谭嗣同烈士纪念馆又名谭嗣同专祠,是一座祠宇式建筑,建于民国二年(1913)。与谭嗣同专祠相隔不远的北正路,是谭嗣同故居,又称"大夫第官邸",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千年古县"浏阳,因这两座建筑,平添了几分文化、几分幽思。一谭嗣同专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栋一亭,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设有"谭嗣同生平事迹陈列展"和"戊戌变  相似文献   

12.
正先有旧州城,后有安顺府。旧州,一座从明朝走来的浪漫古镇。旧州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东南面,古镇街道按阴阳五行布局。城内有古寺、四合院、古驿道等大量文化遗存,这里可以体验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悠闲的生活氛围。镇内古街古巷纵横交错,空间收放有致,保留着大规模的传统民居,房屋建筑形式与结构传承了屯堡风格,也秉承了江淮文化的渊源与特色。行走在古镇古老的街道里,可以去参观气势恢宏的城隍庙,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9日傍晚时分,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几处三合院、四合院里热热闹闹,孩子们在院坝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在一旁抽烟喝茶、摆龙门阵……村民杨林说:"我们原来单家独户住在山那边,孩子放学连个一起耍的都没有。现在搬进四合院,几家人住在一起,有个照应,安逸多了……"目前,枫香村23户79名村民已全部搬进6处三合院或四合院。巴中新居建设搞"合院"模式自今年开始。其优点在于节约土地、降低建设成本、密切邻里关系。每户可节约25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4,(9):78-78
重庆学者何智亚长期致力于巴蜀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历时数年,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资料搜集,用29W文字和708幅照片记录了巴渝传统建筑中的50所私家居住宅第、祠堂以及碉楼建筑。不仅从建筑的角度剖析了它们的结构和风格,还从历史和人的角度,介绍了民居主人家族的命运以及民居建筑所经历的一些故事、本书文字通俗,图片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美学和乡土旅游导引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闇公旧居     
<正>杨闇公旧居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呈二进四重天井四合院布局,系典型的南方悬山顶式民居青瓦建筑。其中,正厢房为杨闇公出生地,紧邻的一个天并为杨家私塾,杨闇公幼年在此读书,并在这里度过了15个春秋。  相似文献   

16.
正3月,春光普照。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别致。"这是黔北民居‘七要素’,源于传统的木房结构,还吸收了巴蜀建筑文化元素。"在湄潭县鱼泉街道办新石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成溢的眼中,黔北民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群众的集体智慧。龙凤村田家沟是黔北民居示范  相似文献   

17.
初次看到,在贵州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上用石灰雕塑白菜、南瓜之类的造型,试想建筑物与白菜、南瓜,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这些建筑却形成了贵州别具一格的"菜文化"、"瓜文化",颇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王若飞故居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北街10号,由故居和故居陈列馆两部分组成。故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整座建筑均为木质和小青瓦结构,由朝门、过道、门楼、正房、南厢、北厢、对厅房等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南方民居四合院。故居陈列馆紧邻故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2009年4月8日落成开馆。陈列馆与故居连为一体,其建筑风格融入了地方民族元素和古朴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9.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并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春秋时期也叫“摇城”,相传吴王的小儿子姬摇曾封于此.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都曾寓居周庄.  相似文献   

20.
《前线》1990,(9)
走进东城区菊几胡同,人们会被一组崭新的建筑群所吸引。它既不同于近几年建起的高楼大厦,又不同于北京城内旧式的四合院;它既具有新型建筑的多彩多姿,又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它既是四合院,又是单元楼。准确地说,它是四合院式的新型单元楼。看那朱红的门、青砖的墙、灰色的瓦,坡型的房顶、暗红的挑檐,处处都显出浓郁的北京风味。二三层错落有致的小楼,围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