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试析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人事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便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官不能民的现象严重;干部路线走入两大误区;考核干部的手段过于简单,评价干部的准确性不高;缺乏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机制,干部人事制度上"暗箱操作"的方式没有打破;党管干部原则至今没有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行继承规则并不能自动带来死者财产向新的所有者的移转.法为保证遗留债务能适当偿付,必须有所约束.世界各国财产移转制度经历了从概括继承到限定继承的历史发展逻辑,并呈现出了新的态势,为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下遗产移转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指出,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党政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其中,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干部“能下”问题,进一步完善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制度和办法,是当前这项改革任务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积极倡议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指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就是“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江…  相似文献   

4.
对于时下的中国不断出现农民耕地被征用而引发失业的问题,可以从"形上"思辨和"形下"思考两个层次进行关注,就"形上"思辨而言之,应着重解决好公共行政制度安排的应然价值取向,这是公共行政的一个根本问题;就"形下"思考而言之,将围绕"行政伦理视域下失业农民救助的制度安排审视"和"行政伦理视域下失业农民救助的流程再造审视"两个维度而展开。以上诸多措施的开展将对市民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失业救助制度的缺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经济学视阈看,我国国有企业组织内部的劳动激励主要有三个层面:效率工资下的解雇威胁、晋升预期下行政激励、年功序列下的工资提档。在这个激励体系中,效率工资是基础,晋升激励是关键,年功工资是补充。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铁饭碗"、"铁工资"、"强制内退"、"行政干预"制度制约了基于绩效的激励作用,晋升激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行后备干部制度扩大晋升激励的应用范围,利用报酬后置补偿竞争失败的员工,有助于保证整体激励的持续实现。  相似文献   

6.
陈红  杨芳侠 《学理论》2011,(12):35-36
确立"二元论"的生存理念对于调整和平衡人的身心状态具有高屋建瓴的引导作用,同时又能为之提供深层的生存论根基。它告诉人们既要珍惜现存,又要超越现存;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绝对悲观。在"二元论"生存理念的引领下,人通过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廉政生态圈由廉政精神、廉政制度、廉政物质、廉政行为共同构成,能对权力异化、腐败行为形成有效威慑力。廉政生态圈对于廉政建设有特殊意义,能在突破廉政运行滞碍、弥合廉政要素张力、克服廉政建设续航不足、消除廉政主体弱化等方面发挥重要功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廉政生态圈建设将会成为廉政建设新的增长点。现实中,我国的廉政生态圈建设面临着非廉政"成分"侵蚀、腐败行径新变化、社会廉政氛围不浓、廉政生态圈要素联动不够等方面挑战,需要通过精神倡廉、制度保廉、行为固廉、物质促廉的实践路径,来强化廉政生态圈的辐射力、保障力、约束力、导向力,最终促成其健康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是从跨世纪发展的高度充分论述了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干部制度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长期形成的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官不能民的陋习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但是,清除多年的陋习,非一日之功。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制度,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拟就如何坚持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制度作一点肤浅的…  相似文献   

9.
从经验层面来看,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安排的初始状态所呈现的"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制度建构的苏联模式、制度运行的高度意识形态化、制度承载的"公社化"与"单位化",以及难以消解的制度悖论等特点;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中所表现出的管控思维严重、制度安排滞后、行为失范明显等问题,都必然对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范式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和制约。从理论层面来看,作为制度变迁研究的"制度—行为"分析框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据此,结合我国社会管理及其制度创新的特殊情境,超越"制度—行为"二维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理论中剥离出非正式制度等观念因素,形成"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于解构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更具适切性。  相似文献   

10.
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是多年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它削弱了干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削弱了干部的事业心和创造活力。完善干部退出机制,解决能下能出问题,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什么是企业法人财产权,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法人财产权,对于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完善我国企业法人制度的要求我国的企业法人制度建立的较晚,直到1986年《民法通则》才确立了我国的企业法人制度。确立企业法人制度,对于将企业从行政机关附属物地位中摆脱出来,构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地位能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在法律上确立了企业法人制度,但却忽视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构造,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1)
在我国庭审仍围绕公诉人卷宗为中心而展开,以及法院内部实行行政审批制度背景下,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秉持追求"客观真实"的思维模式之下,我国仍应当坚持印证证明模式。并在坚持印证证明模式的前提下,实施完善证据准入制度、增强庭审的对抗性、要求法官在裁判书中公开心证过程、进一步完善法官选拔和培训制度此四项措施,以求更合理地运用印证证明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3)
我国现行的监护制度不能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如何设立老年人监护制度、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均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我国应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地吸收外国的成功经验,以"尊重自我决定权"为立法理念,扩大监护对象范围,缩小监护权限,增设保佐、辅助制度和意定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并由此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研究西方国家制度反腐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要性没有监督的制约和没有制约的监督都是危险的。这是因为,就权力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我国的干部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改革 ,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在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被推上领导岗位后 ,由于诸多因素 ,一些德才平庸、不能胜任现职者 ,却难以调整下来。这种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导致领导干部队伍恶性膨胀 ,冗员越来越多 ,队伍越来越大 ,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 ,困扰着领导班子建设 ,制约了干部制度改革深入。因此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必须着力解决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下”的问题。  一、干部“下”难的原因造成干部“下”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下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干部“下”的问题,不是简单降职就能解决的,而现今的制度对待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往往只强调调整,不注重调下干部的下后安置和合理使用。实际上,调下干部情况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自身能力不适应问题,也有的是组织使用不当问题。要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下”的出路,用其所长,使“下”的出路明朗…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在我国监护制度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应在我国监护制度中得到确立.与之相适应,"爱"和"男女平等"两个法文化特质的内涵应进一步丰富.在我国监护制度的未来发展中,监护的对象应当有所突破,"爱"应当在监护法律关系中不同主体身上有所体现,并针对被监护人的不同状态而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男女平等"这一思想,一方面应当注重坚持,并努力使之得到切实的贯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之绝对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以"奖、助、贷、减、免"为主要手段的高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引入绩效评估体系对现有高校教育救助制度进行考核,可以发现现有救助制度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发展并完善高校教育救助制度提供合理化科学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所涉及的最本质的内容是界定承包方对农地的"处分权"。解读我国现有法律对这种"处分权"的限制有利于深层次了解土地流转制度之外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其实,单纯从民法理论谈及土地流转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难点,而在土地流转中,对于农地的保护、农民生产资料的保护特别是农民长远福利的保障才应当是现在研究土地流转问题的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角色和监管事项。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这个思想对于转型的中国社会极为重要。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下一步能否度过"中等收入社会"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通过政治改革,加强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建设,解决体制机制障碍,用法治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使没有释放的"制度红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