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第一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以来经济审判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新的高度上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审判工作,是我国经济审判工作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是经济审判工作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服务的誓师会。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2.
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法官角色转换”赵贵龙中国法院系统自80年代末期掀起的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就内部机制的变化而言,其最为突出的形式特征是整个审判程序中法官角色的转换。本文试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社会背景出发,对“法官角色转换”的日标模式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无效农村承包合同的确认中,把“违背民主议定原则”作为确认农村承包合同无效的六要件之一。经济审判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是以“违背民主议定原则”为由提起诉讼的。因此,能否正确地区分和认定是否“违背民主议定原则”,不仅关系到案件审理质量的好坏,而且对保障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大跃进以来,在我们司法干部的队伍里,有少数人散布一种“民事审判工作落后”的谬论,他们说什么“别的工作搞的轰轰烈烈,民事审判工作却是婆婆妈妈,案件少了,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头,干也没什么前途;”还说什么“民事审判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落后性,案件反映到法院时,社会早已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法院的队伍中,有一群特殊的“法官”。他们并不直接从事案件的审判,却担负着比审判更为艰辛的任务。这就是人民法院的“执行官”。这些“执行官”们辛勤耕耘,悄然收获,却鲜为人知; 这些“执行官”们奔波、劳碌、无私奉献,却不易为人理解; 这些“执行官”们挥汗、洒血,护法不移,却从不求一丝回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而,正是他们——京都人民法院中的执行人员,以自己的平凡、毅力和勇  相似文献   

6.
“着重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在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原则,较好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人民内部团结和生产发展。但是,勿庸讳言,有的同志在办案中“和稀泥”的现象也是存在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深入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交流第一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以来,经济审判工作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服务的经验;研究经济审判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经济审判中,“漏列当事人”往往是二审发回重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目前各地法院推行的错案追究责任制来看,该问题已成为明显的错案表现形式之一,使广大审判人员不得不投入较大的精力,以防此类现象的出现。然而,笔者认为:在民事、经济审判中,仅存在“漏告当事人”,而不应出现“漏列当事人”。“漏列当事人”不应作为错案而进行追究。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3):11-12
在重庆打黑审判中,75岁的赵长青和43岁的周立太成为话题人物。他们为黑社会辩护,他们的言论遭到对打黑“一片赞扬”的公众和网民的批评,为黑社会辩护的律师们被称为“黑社会的狗头军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院系统自80年代末期掀起的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就内部机制的变化而言,其最为突出的形式特征是整个审判程序中法官角色的转换。本文试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社会背景出发,对“法官角色转换”的目标模式和引导规则作一初步探讨。一、涵义与背景“法官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即在社会中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并按规范执行的人际关系或行为。当前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法官角色正由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笔者在查阅民事案卷时,经常发现审判人员在向当事人交代权利时说这样的话:“根据法律规定,你可以委托一至两名律师为你辩护。”在出庭通知书上也会出现“出庭辩护”的字样。甚至有个别审判人员在法庭上说“请辩护人发言”的话。把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有以下不同点:  相似文献   

12.
亓珉 《江淮法治》2011,(10):22-22
阳光,就字面含义而言,难与我们法院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当缀附上“司法”一词,便有了深层次的含义.赋予了新的执政、执法和管理理念。就法院而言.审判和执行是基本的两大主题工作,提倡、践行“阳光审判、阳光执行”,与由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衍生的“人本司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现实和明确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开审判,对于从人民司法工作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董老生前就非常重视和强调这一点。他说:“法院主要是搞好审判。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重心。”我们在思想上把这个“重心”弄通了,在工作上把这个“重心”抓住了,这对当前审判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新宪法有关“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审判中,经常遇到对法人资格的认定问题。民法通则第36条、第37条对法人应具备的条件和特征做了明确规定。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法人大量出现,但这其中不乏实质上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单位。诸如在经济审判中经常遇到的“皮包公司”、“假法人”、“名义法人”以及所谓的“二级法人”等等,本文把这类法人称之为‘法人现象”。由于这类“法人现象”的大量涌出,严重扰乱了正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法院因庭室和岗位的不同,将法官分为“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行政法官”。把在审判工作岗位的法官称为“一线法官”,不在审判岗位的称为“二线法官”。法官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称呼下似乎就“专业化”了。然而这样的分类首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审判实践中,由于“破产”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偿债能力或偿债能力不足,因此,处理“破产”企业的经济纠纷是经济司法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们在审判实践中逐步摸索处理了“破产”企业经济纠纷的新路子。具体做法是: 1.全面清产对于“破产”企业,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破产”企业的全部资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撤销经济审判庭,将经济审判纳入民事审判之中.所谓“大民事”司法改革的错误思潮掩盖了司法改革所需的真正的大民事或公私融合的理念。本文从“大民事”的界定及其优劣的原因分析指出了“大民事”司法改革的错误根源.并对司法改革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民事、经济审判中,“漏列当事人”往往是二审发回重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目前各地法院推行的错案追究责任制来看,该问题已成为明显的错案表现形式之一。使广大审判人员不得不投入较大的精力,以防此类现象的出现。然而,笔者认为:作为民事、经济审判中,仅存在“漏告当事人”,而不应出现“漏列当事人。”“漏列当事人”不应作为错案而进行追究。第一,“漏列当事人”有悻于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使民事案件的“自诉”带有“公诉”之嫌。所谓“漏列”,指应该作为主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相对方当事人未告的情形下,法院未将其…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法官,却端坐审判席,行“法官”职责;他们不着法袍,却胸怀公平正义,用最贴近大众的情感和智慧参与审判。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肩负人民厚望,经人大常委会任命,在国旗下庄严宣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陪审员。  相似文献   

20.
常怀慈悲之心,不伤害他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社会治理部门而言,不用公权力伤害他人,更是行政伦理的要求。每个被查处的官员,不论是“苍蝇”、“大苍蝇”、“小老虎”还是“大老虎”,共通点在于这些人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干了不少损人利己的事情。不然,他们就不会走到法律的对立面,接受法律的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