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华新 《政策》2003,(2):28-29
国债即公债,属于政府举借的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国内机构、团体、法人和公民举借的债务;外债则是政府向外国举借的债务。国债不仅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且是政府用来影响货币供给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工具。 1998~2001年,我省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GDP平均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国债投资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如  相似文献   

2.
<正> 1912年初,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北迁以后,黄兴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南京留守。时间虽然不长(4月6日—6月14日),但他当时发起的抵制袁世凯政府举惜丧权外债,倡导劝募“国民捐”的活动却对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当年关于国债的经济思想颇有见地,在今天看来,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袁世凯夺取民国大权以后,日子并不好过,国库空虚,大农仰屋;地方不靖,风潮迭起。南方二十万大军和几省政权尚在革命派手中,尤使他不得安宁。一方面为了处理包括裁减大量军队在内的善后事宜,一方面为了加强北方的政治、军事实力,袁世凯决定举借外债。帝国主义乘机要挟,提出了极端苛刻的借款条件,“要求请派外国武官监督撤兵,会同华官点名发饷,并于财政部内选派核算员,  相似文献   

3.
国家外债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那些举借了大量外债的发展中国家,经常会受到变化多端的流入资本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如果外债数额庞大,将使借债国对于国际汇率和利率的波动以及投机性货币冲击的承受能力更为脆弱。就我国来说,截止到1997年末,我国内外债总额已达到2585.96亿元,其中外债约占60%,即约为1600多亿元,其中短期外债为12%。这么多的外债数额,不可避免地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外债的成因最新资料显示,截止1998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435…  相似文献   

4.
试论黄兴     
本文对黄兴作了论述和历史的评价。文章首先指出,在辛亥革命前后,“涌现了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旗帜的一大批革命家,黄兴就是其中的一位独步一时的领袖人物”。接着,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问题)、教育各方面,介绍了黄兴的主要思想,指出了这些思想的革命性因素及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并介绍了黄兴立身处世的风貌。作者还对有关黄兴的“流行的某些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黄兴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大节无亏,不应将他贬抑为“右派”、“妥协派”;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方面的一个忠诚出色的战士”,不应“抹煞他在这一方面的汗马功劳”。文章最后结论: 黄兴终不失为一位有理想、有文采、有事功、为人正派、坚韧不拔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鉴于在大陆时期的深刻教训,对公债的举借一向小心谨慎,举债规模一般较为有限。近年来,由于台湾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公债在政府财政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公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日渐增强。公债依举借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内债与外债两种。内债方面,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撤台即发行公债,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外债方面,自60年代起,原先美国提供大量赠与性的“援助”,逐渐改以贷款形式,同时台湾当局也开始对外举借别的债款。从此,内外公债便成为支持政府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6.
断指革命元勋——黄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首领,威望和功绩与孙中山齐名,时人以“孙黄”并称。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打倒封建统治,黄兴与孙中山组织、领导和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黄兴更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亲赴战场、冲锋陷阵。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黄兴曾多次负伤,并留下了终身残疾。 黄兴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1874年10月25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一个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在家读书练字,背诵诗词。后来进入  相似文献   

7.
论黄兴的建国主张萧致治,张建雄黄兴是辛亥革命前后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过去,人们对于黄兴的功绩只把注意力投向他组织革命力量,推翻清朝统治;至于他的建国主张,则很少涉及。其实,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多次发表演说,组织各种团体,书信往返,函电交驰,阐述他的建国主...  相似文献   

8.
论民国初年黄兴的民族联合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元年 (1912年 ) ,通过南北议和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但环顾国内 ,仍然危机四伏 ,特别是民族分裂倾向十分严重。作为革命党领导人的黄兴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反对民族分裂 ,提出了民族平等联合主张 ,这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薛君度、萧致治教授合编的《黄兴新论》一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本黄兴研究论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黄兴新成果的总结,也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发展。“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对黄兴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辛亥革命,向以孙黄并称。但由于各种原因,黄兴却长期受到冷遇,对他的评价也不尽公允。直到1978年以后,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黄兴的研究才开始出现转折。《黄兴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收录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1,(2):64
黄兴,字克强,原名轸,字廑午,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孙黄"。黄兴1874年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青年时入读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黄兴被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他到日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是以购买西方新式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端,进而发展到初创近代民用工业的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内容十分庞杂,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举借外债从事军事、经济活动,开了引进技术、借用外资的先河。这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是值得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谨就此作一初步探讨,略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9)
反对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多次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从他的家书中就可以看出其在实际行动中恪守党纪、党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绝不利用手中权力为家人谋取私利,是带好社会风气的光辉典范。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学习毛泽东的反对官僚主义精神,对我国的各方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兴是一位大写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主革命先驱,章太炎曾以"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予以高度评价。黄兴生前不争权力,不争名位,但后人却有必要还他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14.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04,17(6):28-29
有人说 ,近代革命是广东人革命 ,浙江人出钱 ,湖南人流血。纵观一部近代革命史 ,在某种意义上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正是湖南人的鲜血 ,孕育了现代中国。被章太炎誉为“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1 ] ,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黄兴勇于任事 ,不争名利的高贵品质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黄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 ,湖南人的骄傲。他仅仅生活了 4 2年 ,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 4 2年间 ,黄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 ,尤其是其精神为时人景仰。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1 聪慧勤奋 ,学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并评价了湖南留日学生对辛亥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发行革命书刊,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灌输新思想新知识于国内;组织各种革命团体,特别是黄兴、刘揆一、家教仁等发起成立华兴会,后来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联合组成同盟会,进行反清的革命斗争;广泛发动军队、会党、学界和商界,多次组织和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最后发动和参加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  相似文献   

16.
汉阳失守以后,黄兴是否提出过放弃武昌的主张?在近三十年的中外史学论著中,几乎众口一词,肯定他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有的论著甚至认为:“和历次革命起事后,一到失败,他就脱身而去,如出一辙”,这是黄兴的特点。个别对此提出怀疑,认为不论黄兴还是别的革命领导人,当时不可能提出这样的主张,是湖北某些军阀政客“蓄意捏造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最近,笔者因工作关系,意外地看到1912年黄兴的一篇演说词,其中特别谈到了关于放弃武昌主张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件有争议的重大史实,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揆一(1878—1950),祖籍湖南衡山,后迁居湘潭,遂为湘潭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他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见证人,又是这个时期重要的领导者之一。特别是辛亥革命时期,他曾代替黄兴,担任同盟会执行部庶务职衔、主持东京同盟会本部工作长达四、五年之久,几乎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齐名;民国初年,他又出任过北京政府的工商总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作过积极的贡献,毫无疑问,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所处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长期以来,人  相似文献   

18.
饶怀民 《湖湘论坛》2006,19(5):39-41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人为武装反清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是舆论界的骄子,还是战场上的英雄。在辛亥革命准备阶段,他们策划组织实施过长沙甲辰起义、鄂宁起义、萍浏醴起义、抢米风潮、保路运动,黄兴还多次领导了东南沿海起义。武昌首义前后,湖南人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蒋翊武担任临时总司令、黄兴担任战时总司令、谭人凤担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勇敢地捍卫了首义胜利成果。在响应武昌首义的斗争中,焦达峰、蔡锷、李燮和、黄钺、孙道仁、张百麟等成为光复各省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领袖。他和孙中山携手合作,组建中国同盟会,开展革命宣传,发动武装起义,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亚洲,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是孙黄等革命派建立的永垂不朽的历史功勋。关于黄兴的研究,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皆比较重视。自从1988年以来,相继在长沙(1988年)、台北(1992年)、北京(1994年)开了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黄兴新论》(薛君度、萧致治合编,武…  相似文献   

20.
正"开国之功未敢忘,后人犹自说孙黄"。今年正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黄兴逝世100周年。说到孙中山与黄兴,有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是必须要提到的,他就是宫崎寅藏。宫崎寅藏,又称白浪滔天,是孙中山和黄兴的诤友。宫崎寅藏促成孙、黄二人相识,促成他们合作创建同盟会。同时,宫崎倾力支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至死不渝。宫崎与黄兴的友谊,被毛泽东赞为"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而且两家的友谊一直延续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