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学理论》2017,(7)
包头师范学院中国古代史课程群教学团队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自立项建设以来,一方面,积极进行团队建设理论研究,对教学团队的概念、主要特征,建设教学团队的意义及建设教学团队需要开展的工作,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另一方面,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同类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建设各级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促进高职教学办学质量的需要.教学团队建设队员是基础,带头人是关键.同时教学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建设目标.在专业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服务活动中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从四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培养培训,优化团队结构;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教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怀正 《学理论》2013,(9):237-238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核心课程教学组织安排中,要根据校内外实训条件,将不同学习任务分别安排在校内专业一体化实训室与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进行,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分别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课程建设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胡建刚 《学理论》2013,(23):334-335
《社区警务》是治安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设计应贴近公安工作实际需要。一个高效的本科公安院校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开展深度的校警合作、注重团队带头人的培养、构建规模合理的互补性教学梯队、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途径进行培养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已两年,但由于内容新、体系新,效果差强人意,要提高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注意采取教学紧扣工科院校学生特点,打造适应新四门课程要求的教师团队,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试方式,建立促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了众多经管院校的青睐,然而在课程引进及建设的过程中,几乎所有院校都面临着如何构建稳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团队的困惑。在对当前高校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团队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教学团队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亟待确立、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有影响力的团队领头人缺乏、学校层面给予的支撑环境有缺失等诸多问题,必须从学校与团队两大层面着手,进行观念、机制和文化等多方面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党校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期适应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但是,与其他课程相比,党校的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内容和形式却变化不大,急需加大改革的力度。体育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向什么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陕西省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了7年,目前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评价体制限制和新课程实施情况不好等方面。旬邑县需要继续加深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对策有:加大对课改的宣传力度;政府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评价制度和研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3)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马克思的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西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他结合黑格尔的思想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认为物化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方面,还表现在文化领域。通过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分析,对比其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重从概念、批判重点、角度和途径上揭示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侦查讯问人员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受暗示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暗示讯问策略.国内关于犯罪嫌疑人受暗示性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运用EPQ人格测试软件和重量暗示工具,对150名犯罪嫌疑人进行暗示实验,研究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其受暗示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犯罪嫌疑人受暗示性的强弱受其年龄、性别、性格和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讨论质量和价值的本质出发,阐述了质量的价值和质量创造价值的过程及原理。质量价值产生的两种方式为:功能的增长必然导致价值的增值;根据质量交换规律而以质量换回价值,定义了一种质量的经济价值计算方法:事物质量的经济性价值等于事物的总经济价值与它的抽象成本性价值之差。所有人类活动产物的价值都是人的行为质量的价值,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按行为质量分享广义资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三大理论发端于其早期思想,马克思的早期理论的演变是一个理论目标、方法论、实现工具和假说四子系统的演变与相互和谐的过程.据此文章分析了马克思在1836~1837年、博士论文期间、<莱茵报>时期的思想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As the first in a trio of pieces devoted to incorporating immigration into policy models, this review of research on immigrant earnings trajectories brings to light several findings.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and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immigrants often start their U.S. lives at substantially lower earnings, but experience faster earnings growth than natives with comparable years of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arnings trajectories of immigrants and natives differ varies by country of origin, with the source-country's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ing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 size of the U.S.-born/ foreign-born difference. The earnings profiles of immigrants from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Canada, or Western Europe resemble those of U.S. natives who are of the same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In contrast, the earnings of immigrants from developing nations tend to start well below those of U.S. natives with comparable education levels and experience, but rise more rapidly than their U.S. counterparts. Comparing the earnings profiles of immigrants of similar age, sex, and years of schooling, over time and across groups, a strong inverse relationship emerges between their initial earnings and their subsequent U.S. earnings growth. In other words, the lower (higher) the initial earnings are, the higher (lower) the earnings growth. These and other research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jection of immigrant earnings and emigration in microsimulation models, as discussed in the two articles following this one: (1) "Adding Immigrants to Microsimulation Models" and (2) "Incorporating Immigrant Flows into Microsim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计划的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可操作性则是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制定了很多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并不确定,也难以全部通过演练来判断,目前,国内外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有限,因此,在应急预案综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预案的制定步骤和可操作性预案应该包含的内容.把项目管理中的网络计划与应急预案相结合,将应急预案的应对过程看作项目,应对步骤看作工序,使用网络计划的形式来表达可操作性预案的应对过程,给出示例进行说明,并使用网络计划来分析应急预案的时间计划.在时间紧迫且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进资源保障率的概念,使用网络计划分析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并可为未来的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最后,从应急预案的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个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主要为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慈善思想,它以"仁爱"为核心,以"民本"为出发点,以"重义轻利"为准则,以"大同"社会为最终目标,构成了完整的儒家慈善伦理理论体系。深入挖掘先秦儒家慈善思想资源,阐发慈善文化理念,对于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唤醒人们的善心善念,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An Assessment of Research on American Counti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a 1992 issue of this journal, 12 scholars proposed an ambitious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study of the American county. By all accounts, this agenda was both a catalyst and a guide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nature, role, functions, operations, and practical relevance of county governments to either continue their research or to launch new studies in this underresearched area. The present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inventory of the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eight areas identified in the 1992 agenda. Specifically, which research questions have or have not been addressed satisfactorily? Such an exercise is a logical prerequisite for charting a path for future research on counties; it represents a synthesis of scholarly needs for theory building, hypothesis testing, and cumulative research and the dynamic and enduring knowledge‐base needs of county practitioners and elected officials.  相似文献   

19.
颜如春 《行政论坛》2011,18(2):15-20
信访制度在中国政治环境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目前信访制度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表现出对解决问题的不力和不适应。完善信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整体设计,从改革信访体制、健全信访机制、创新信访工作方法、推进信访法治等方面探讨完善信访制度的路径。改革信访体制,可供参考的模式有:"机构整合"模式、"功能整合"模式和"专门委员会"模式;健全信访机制,重点是:健全信访问题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信访问题监测预警机制,权益保障、疏导教育、稳定控制相统一的问题处理机制,司法、行政、社会相配套的权利救济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面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信访工作方法:即创新"预防"工作方法、"受理"工作方法和办理工作方法等;推进信访法治:即明确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信访法律关系、规范信访程序、规定信访机构的权限、明确国家机关在信访工作中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中的流言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言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言是在一定的条件中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类型。流言的散布者和接受者都有其独特的心理,这些特点使得流言能够与事件同步存在,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似是而非的特点,对个人行为及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流言时,需要在公开的环境中公布真相,使公众保持冷静和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