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今社会的快节奏使不少年轻人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循环,而个人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此同时,随着衡量标准的转变,也使选择恋爱对象的范围变得十分局限。在传统观念为主导的中国社会,且不提70年代,80后的独生子女们到了28岁还找不到对象,急在心里的肯定是父母。于是在北京的一些大公园里,父母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自己的儿女相亲,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公园"相亲角"。而在风景如画的杭州万松书院,同样聚集着为儿女寻觅另一半的双亲。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4)
<正>婚姻是至少关系两个家庭的公事,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总要组建起家庭,"中国式相亲"开启的全新相亲模式展示了家庭观念的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父母们正确、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去年年底,《中国式相亲》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第一期节目成功率高达60%,两对年轻男女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中牵手成功,彼此满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比收视率更火爆的网络争议,最激烈的观点质疑这种"父母陪儿女相  相似文献   

3.
打工妹返乡“新相亲”现象探析——以重庆市S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以往主动排斥乡村婚姻市场而选择在城市相亲的"老相亲"不同,在当前城市的价值满足能力不断下降的推动和乡村社会中就业机会吸引的拉力下,打工妹主动选择回乡相亲而出现的"新相亲"行动,呈现出了更高程度的现实理性,而自我保护的需求和保障家庭的现实诉求也成为打工妹回乡进行"新相亲"行动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相亲,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视角。对于不羁的个性生活拥戴者而言,相亲是追求情爱自我的路障;对于谨慎理智的保守派而言,相亲是一扇意外开启的窗,可能带来无穷风景;对于习惯被动选择的顺从者而言,相亲是一条由别人铺就的必由之路,自己可以轻松踏上的一段旅途,虽然前途未卜……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春节,外出务工的年轻男女们纷纷回到家乡过大年。回到家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了,家长们开始关心他们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如果还是单身,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是"高频相亲"。这个现象被称之为"每逢佳节被催婚""中国式相亲"。其实,很多人不愿意参加相亲活动,有人认为会掉身价、没面子,  相似文献   

6.
大有可为的中国老年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唤“老年服务业   老年服务业指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由于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老年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和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比如,与老年人医疗保健相关的医疗保健业;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服务的家庭服务业;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专门用品的日常生活用品业;专为老年人提供保险的保险业;专为老年人提供住房的房地产业;专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业;专为老年人休闲娱乐提供服务的旅游业和娱乐业;专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服务的教育业;专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咨询的咨询服务业等等.   ……  相似文献   

7.
相亲恐惧症     
我这个人从小就腼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与我同班几年的女同学毕业时有的甚至连我的名字都没记住。我成为一名保安员后,就更没闲工夫找对象谈恋爱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难怪,近两年,父母开始为我的婚姻大事担忧起来,四处托亲靠友为我物色对象,可怜天下父母心。无奈的我便在媒人的介绍下,开始了接二连三的相亲。古语有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可现在缘分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现在的女孩子们找对象都很现实,人品、工作、学历、家庭条件、经济能力等一样也不能差。几次相亲下来,我就感觉像被摆在货架上任人挑选的商品一…  相似文献   

8.
电视相亲类节目自2010年前后热播,现已演变为一档真人秀节目。由于其娱乐化的节目定位以及对高收视率的追求,电视相亲类节目在反映社会现实时,构建了一个只存在电视屏幕中的虚假环境。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拟态环境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不良影响,并提出电视相亲节目应主动承担起监测环境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调查时间:2014年11月15日-11月30日调查方式:纸质问卷调查重点发现:调查说明: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地区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太少"是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其中84.8%的农村地区受访者做出此选择。对于老年生活环境,"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为更多受访者所青睐。当前"家庭养老"仍为八成多以上的受访者所青睐,但同时,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害怕孤独和寂寞,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七夕"节时,带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众多丰富多彩的相亲盛会在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浪漫上演。说是相亲大会,实际上到场的年轻人很少,大部分替儿女当"红娘"的父母已俨然成了相亲会的主角。对此,很多儿女们却并不领情。有人认为:"父母包办相亲"在省了儿女时间的同时扩大了双方的选择面,并可让年轻人更好地投入工作;也有人认为父  相似文献   

11.
据1998年统计,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9300万人。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无工薪,没有退休年龄的规定,年者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得不到根本保障。如何解决他们老有所养问题是一大难题,但这个难题又必须解决,因为,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现状与特点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当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要特点为:1、95%以上的老人依托家庭养老,靠退体金生活,人住敬老院及靠集体供养的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性:都市"剩人社会"与新相亲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逐渐塑造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与大都市精神.由城市性引发的后果之一便是都市"剩女"与"剩男"的流行.这种城市化的"剩人定律",逐渐被媒体所发现、利用并开发了大量全城热议的"相亲"栏目及其活动.因此,要认识和理解各种媒体的商业化策略,需要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入手,同时应该认识到如要克服城市性所引发的系列综合症,需要有社会整合化的力量,从根本上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思想战线》2013,39(3):79-83
在当代社会理论的论域中,社会生活个体化和不确定性增加,是风险社会和晚期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这种状况不完全是风险社会理论所言的工业化进程的后果,而且还受到本土传统与现实状况的影响,主要包括自我主义观念与行为、市场化改革进程、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以及互联网的兴起等。这些因素模塑了中国社会"个体化"的独特形貌。在个体化过程中,制度化对话渠道的欠缺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强化了个体的困境和个体的风险认知,而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往往只能通过家庭主义或关系主义化解。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培育以个体性和公共性相统一的社会团结,是应对个体化挑战的关键,此亦社会学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尚清 《今日浙江》2014,(20):34-35
正养老服务业由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组成,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公共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身体、精神等需求的服务行业。浙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区之一,截至2013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97.83万人,占总人口的18.63%,高出全国近4个百分点。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5.61%。人口少子化、家庭小型化,以及因城乡青壮年人口流动导致空巢化的现象进一步突出。"六普"表明,浙江家庭平均人口为2.62人,远低于全国的3.10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进行细化分类,应用2012年辽宁省5市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定居去向,从个体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在务工地工作、生活特征、打工城市类型及来源地地域特征等四方面分析了不同定居意愿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并探究了不同定居意愿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城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的倾向性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属地就近"原则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9,(2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建设公园城市,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连云港将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  相似文献   

17.
乡城流动给卷入其中的个体和家庭带来家庭理念与生活实践层面的冲击。本文将其置于家庭主义的文化框架之下,透过劳动性别分工和夫妻权力关系探究流动家庭性别秩序的重构。基于质性资料分析发现,"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主义是统合流动家庭成员共同关切的价值基础,而女性的性别化妥协表现为母亲屈从的主导与妻子妥协的相辅相成。传统性别分工一再被突破,家庭经济策略成为理解打工夫妻性别分工的重要线索。女性主体性的提升是夫妻权力关系得以改变的关键,男性以既有排斥又有接纳、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不同方式予以回应。传统文化规范与日常生活实践彼此互构,性别秩序在不断妥协、坚持与再调整的动态过程中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18.
"过家人"是豫西南D县农村青年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父系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想,包括"成个家""过日子""成为一家人"三个基本维度。通过择偶成家、婚姻维持、理解认同三个层面的考察发现,"过家人难"背后的婚姻风险化产生于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有的传统婚姻策略失效,个人被释放的利益和情感追求因缺乏社会支持条件而变成新的风险源。婚姻不稳定的风险情境推动了婚姻策略的个体化倾向,但强调个体化的利益保护策略并不能成功实现"过家人"。从择偶、持家到维系,"过家人难"不仅体现在确定可靠人生道路的消解,也体现在对个体资源、智识和能力的高度依赖,还体现了女性身陷多元角色矛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刘长江 《天津人大》2010,(10):24-25
过去,许多天津市民和外地来津办事、探亲访友的人们,都喜欢去北宁公园一游。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时座落在河北区的标志性公园——北宁公园,"古老而闻名遐迩"。 然而也就是这座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给过人们无限欢乐的公园,在"文革"期间却遭到破坏,再加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公园资金短缺、管理不善,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因素,使公园内外层层被违章建筑包围。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12)
<正>身体因素并不是类似"保健品"消费案件的唯一变量,家庭功能的弱化、市场监管的缺位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老年人过度消费保健品的源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逾两亿,银发时代极速来临,商家借此开发所谓"夕阳经济"、"银发经济",保健品是一块大蛋糕。近些年,老年人因轻信保健食品、保健产品、理财产品、电信广告等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老年人有保健意识并非坏事,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