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音 《台声》2002,(1):7-8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记:1994年初,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回来后写了一篇很长的观感散文杂记《大同中的小异———访台杂记》,其中提到“打包”、“吃尾牙”等台湾风俗。发表之后,引起林海音先生的注意,她便写了《观感的观感》。过后不久,我又收到她寄来的一篇稿件,题目叫《“打包”、“吃头牙”和“润饼”》,是对《观感的观感》的补充,实际上是一篇关于台湾民俗的散文,属于她喜欢写的《台湾生活小调》的一部分。这是林海音一件未发表的作品。由这篇文章,我们能看出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永远乐观,永远活泼。现在发表出来,见文如见其人,或许是对这位可爱的人的一份珍贵的纪念。瞧瞧吧,这几样“台菜”,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许多回味和微笑。  相似文献   

2.
尽管《人大研究》积极倡导尽快建立“中国人大学”,但还是发表了这篇对此持有不同意见的文章……“让大家都说话”,是《人大研究》一贯奉行的办刊准则。 现在建立人大学是否太早了?大家不妨都来对此评说一番。  相似文献   

3.
“亲历政协”有奖征文,是《乡音》杂志的保留栏目,开创于1999年,迄今已举办8次。期间,共收到作品1000多篇,发表300作篇,有109篇获奖。2005年,本刊精选183篇文章结集出版了《人在政协》一书,为省政协成立5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该书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被省内外多家图书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5.
曹荣     
他过了一个很充实的年——2004。事业中人,感到“充实”的是当下业绩。据2004年第1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曹荣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学术论文(原发表于美国《无机化学》杂志),连续两次入选ISI“十大化学热门文献”。入选文献系定期根据世界范围内发表的化学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结果确定,因入选文献出现“有一篇是由中国作者(指曹荣)为主完成的论文”,《快报》作了特别说明。这是个好的“彩头”,曹荣显然很高兴。他是个敞亮的人,有喜有忧,从不藏着掖着,此前他还总是说自己这几年进展不大,挺闹心的。其实,搞科研的哪能三天两头地“出彩…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哲学界流行的见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在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辩证法历险》一书中提出来的。此说似可商榷。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堤出来的。一九二三年,柯尔施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一九三○年,柯尔施重新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并附带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6周年,也是第五个“公民道德日”。本期杂志特选择几篇“好人故事”发表,意在倡导一种关注好人、宣传好人、大家都来做好人的风气。  相似文献   

8.
读到《同舟共进》2008年第12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金春明先生的《一点补充和思考——读〈毛泽东江青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一篇是郭汾阳先生的《也谈“约法三章”及其他》,非常高兴。这两篇文章都是由我发表在2008年第8期《同舟共进》上那篇关干“约法三章”的文章引起的,我有一种“抛砖引玉”的兴奋——这不是客套话,确确实实是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9.
’98《导报》推出了一些新栏目,并发表了“悬念与畅想”专栏撰稿人吕福新的多篇佳作。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人,现发表其自传性文章《我的个人追求》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不要割裂马克思主义理人去年11月3日的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下简称《三阶段》)的文章,作者把这三个阶段分别概括为:“以理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以革命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还提...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艾晓明如果你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你让不让她看这本书?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中华读书报》1995年12月20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丁来先”的文章,题为《女性文学及其他》。作者在文中说,前些日子,他在北大听了一次名为《九十年代女性...  相似文献   

12.
浙江名人录     
1965年,姚文元发了一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打响了“文革”的第一枪。“四人帮”发表此文首先向《海瑞罢官》的作者吴晗开刀,其罪恶用心,早已大白于天下,历史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当我在自己的电子信箱看到为庆祝重庆直辖10年而发来的“我看人大这十年”的征文约稿信函及读到重庆人大报刊报道的相关消息之后,便亟不可待地翻出了1989年以来我在重庆人大报刊发表的所有文章的原件。细细一数,居然有三十余篇之多。而且,其中有二十五篇文章是在重庆直辖后的这10年间发表的。这就是说,仅重庆直辖后的十年间,我在该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公民导刊》和《公民报》发表的文章就多达二十五篇啊!很快,我从中找出了重庆直辖后最早发表自己文章的那期《公民导刊》和《公民报》。哦,导刊是1999年第5期,我发表的是在该期“公民视野”栏目的《世纪之交要正确对待工作压力》一文。报纸稍早一些,是1998年11月24日发表在头版“直言快语”栏目的《“开门立法”好!》。当时,虽然重庆直辖才一、两年,但对比重庆直辖前后市人大常委会所办的一报一刊,从其变化中既可看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些变化,又可感觉到整个重庆市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就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一篇5000字的政论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在这篇被看做是凝聚各方共识的文章里,国家总理首次将“逐步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Z1)
四份“万言书”:乌云压城1995年5月下旬,江泽民视察东北三省并且发表了一个讲话。讲话说,国有企业的“攻坚战”,实际上是在检验中国人有没有开辟新路的信心和胆量。而这个“新路”,其实就是放开“所有制”。这时,一篇叫《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若干因素》的文章借助“小道消息”或  相似文献   

16.
<正> 相信看过《手机》的观众都会把影片中的“严守一”和崔永元联系起来,这不,《手机》的热度还没减,崔永元就站起来发表“言论”了。日前,北京某周刊发表了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与自由撰稿人何东的一篇对话,文中对刚刚热映全国的电影《手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直指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无聊、肉麻、滑头、庸俗”,《手机》就是“乱搞男女关系”。崔的激烈批评招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1868——1936)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但有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1917年5、6期合刊上的短文《科学与民主》却鲜为人知。在这篇以“科学万岁”为结束语的演说词中,高尔基写道:“我不知道在培养人的社会本能方面,还有什么力量能比艺术和科学更加有效和更加有力。我在某种程度上是  相似文献   

18.
陈默 《民主与法制》2011,(27):54-56
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2007年6月6日发表了一篇记者署名文章,题为《上海“瞄准”性骚扰》。文章报道的是上海人大于同年4月26日通过的一项反性骚扰的地方立法,称道上海是“第一个对性骚扰作出法律界定的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19.
革命化春节     
周起源  杰夫 《传承》2006,(2):32-33
造反派革春节的命1967年的春节前“,造反派”夺了上海市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权。2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上海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叫“上海人民公社”。上海人就是在这个公社的“领导”下过了个“大闹春节革命化”的荒唐年。初一,造反派控制的《解放日报》发表一篇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题为《三氧化钼薄膜的可见光变色效应》的论文。这篇论文是无机半导体薄膜光致变色材料领域中发表在《自然》上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科学是需要传承的”1977年冬天,已在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当了2年民办老师的姚建年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1月,姚建年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任教5年来,他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受到校领导的重视,于1988年被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