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十年来 ,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发表、出版了很多论著。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研究概况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就有不少学者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是 1 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 0 0 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以后 ,这方面的研究更掀起…  相似文献   

2.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列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也印证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呢?因为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虽然它们所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邓小平同志去世以后的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中国,到底往哪里走?全国人民在思考,世界各国在瞩目。党的十五大庄重地宣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一个重大结论,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的灵魂是什么?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五大的这一灵魂。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1997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第十九个年头,已由“浅水区”步入“深水区”的改革将如何深化?1997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中国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1997年,新旧世纪交替的钟声就要敲响,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所有这些,都涉及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用什么思想武器团结和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十五大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问题。 党的一大举起了马列主义的旗帜,党的七大又举起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为什么党的十五大还要举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这是由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杰出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毛泽东的杰出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邓小平的杰出贡献,在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也是扎根于我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不仅指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 2 0世纪后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而且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一、邓小平理论是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2 0世纪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得到巨大发展的世纪 ,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并最终跌入低谷的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 ,已经有 1 50多年的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也有 80多年的时间。自 1 91 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只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便由不足温饱迅速跃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堪称20世纪奇迹,世人为之仰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下有一种说法,以为邓小平的发展观似乎只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多少忽略了其他;科学发展观是否有点纠“偏”的意思?笔者不敢苟同其说,特作以下陈述,祈求指教。发展同人类与生俱来,是社会存续的永恒主题。在…  相似文献   

7.
博识文萃     
21世纪的钟声何时响起 “制定跨世纪的计划,描绘跨世纪的蓝图”,“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建设跨世纪的工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21世纪的到来”,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字,几乎天天见诸报端,显示出了高瞻远瞩的宏伟气魄。 何时跨世纪?也就是21世纪始于何时:是2000年1月1日,还是2001年1月1日?议论纷纷,举世瞩目。 何时跨世纪?一个音调不定的号角。《人民日报》1995年1月1日的文章写道:“五年之后,我国人民将同世界人民一起迈入21世纪。”同一报纸1996年1月1日的文章中说:“再过五年,人类就要迈入21世纪了。”按照前一说法,21世纪起始于2000年,按照后一说法,则起始于2001年。简化一些,就是有“0起”和“1起”两说。  相似文献   

8.
完整、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 ,对于推动我市现代化建设 ,全面跨进2 1世纪意义重大。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 ,决定了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必要性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 :“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论断首先肯定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而不是别的理论。因为邓小平同志本人一生的伟大实践证明他是一个伟大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 ,尊重群众 ,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  相似文献   

9.
吴官正同志作“代序言”,陈光林主编的《面向 2 1世纪的历史责任和理论贡献》一书 ,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0 0 0年 2月出版。该书 (以下简称《贡献》)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 90年代以来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的理论专著。立足时代 ,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放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加以研究与阐发 ,是《贡献》一书的首要鲜明特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多年 ,世界格局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加快发展 ,成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的最重大历史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大变革的一百年。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回顾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惨痛教训,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对外工作的广阔前景,对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周恩来生前曾经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回眸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交,无论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还是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推行的都是丧权辱国的对外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是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相似文献   

11.
五年前,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五年后,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这一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庄严宣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 ,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行动纲领。江总书记接着指出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 ,旗帜就是形象。”第一次提出邓小平理论代表我们党的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2 0年巨变充分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形象风采。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3.
扬州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依托于本校社会发展学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集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90年代学校把中共党史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并于2003年将其纳入江苏省“211”重点建设高校有关建设项目当中。本学科设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政治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党史学理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位年,是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喜庆之年.盛夏七月,管港顺利回归,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屈辱,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金秋九月,又迎来了党的第十五或全国代表大会,为我们规划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邓小平开创的社会王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把屋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五大,是证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王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这次大会的历正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力克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科技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创造性的发展和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跨越21世纪的进程中,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科技生产力理论,对于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顺利迈进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在新的实践中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重大丰富和发展。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对于在新的世纪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织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成员,承担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本期起到第 12期止,本刊将开辟专栏,陆续推出这一项目的系列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实在人们面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制度究竟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旗帜能不能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飘扬?一句话,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将如何?人类的前途会怎样?一、社会主义对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方在农 《唯实》2003,(11):79-80
20世纪的科学技术以其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球。人类知识宝库中有 80 %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建设诞生于 2 0世纪。科学技术的精神、观念、方法、知识和成果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 ,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2 0世纪初的中国 ,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 ,却危机四伏、灾难深重。当时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 ,满清王朝的大厦岌岌可危 ,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关头 ,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知识界高呼“科学与民主救国” ,有识权贵热衷于办“洋务”(工业 ) ,爱…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 1.中国在二十世纪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2.世纪之交,我们面对着哪些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 3.下个世纪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第二部分: 1.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哪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2.过去五年,全党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哪些矛盾和困难? 第三部分: 1.为什么说“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  相似文献   

20.
根据 2 1世纪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为了实现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创新 ,全面推进创新活动 ,领导者在观念创新方面应当做到“六破、六立”。  一、破因循守旧观念 ,立与时俱进观念所谓“因循守旧” ,就是不求变革 ,沿袭老的一套。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们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中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各级领导者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不断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变革创新 ,为党的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强有力的保证。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