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英参 《当代广西》2005,(11):64-64
一个月之前,我有幸成为一名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并兼任办公室秘书,从那时起,我开始留意《当代广西》并注意把刊物上那些对我有帮助的好文章复印下来,分类集中,装订保管,以便在撰写材料时。能随时翻阅借鉴,于是我很快就成了《当代广西》的忠实读者。可惜,年初我没有订阅《当代广西》,一次,单位的同事找不到《当代广西》,竟怀疑我把它锁起来了……,从那以后,我给自己补订了一份《当代广西》。  相似文献   

2.
“我成为广西人已经26年了,广西是我的家乡,我为此很自豪,我想一直拥有广西身份。广西给了我最初起跳的平台,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无论在哪里,我都说自己是广西人。”  相似文献   

3.
正我与《当代广西》缘于征订工作。7年的征订中,我总在想,要读者认可一本刊物,首先自己要了解她,所以每期《当代广西》一到,我就认真阅读。由于编辑的精心编改,《当代广西》刊登的每篇文章可读性都很强,这让我在征订时很有底气。这几年我的征订对象从领导到基层党员,去年我又把征订对象发展到企业家。当一些经营者提出企业与《当代广西》没有什么联系时,我说:企业最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当代广西》是党刊,刊登的自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视广西为第二故乡的媒体人,我曾经无数次在笔下对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颂扬,但总觉得少点什么。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同样深爱广西的兄长在一起神侃,他的一番比喻让我醍醐灌顶: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生一毕业,我就来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工作,这十几年来,我见证了广西干部教育的发展过程。2001年,广西提出了干部教育十大培训工程,从此拉开了全区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序幕。十一五时期,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着眼大  相似文献   

6.
(一)在勿洞 广西侨联访泰考察团应勿洞泰国广西会馆邀请,于1987年11月27日至12月8日先后在勿洞、曼谷访问考察。广西同乡的盛情厚意,真挚的乡情,至今仍萦绕在我心田。我想应该记叙片段,把这难忘的乡情乡谊,告诉在广西的乡亲,让乡音永远回响,让情谊永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颜桂海 《当代广西》2011,(24):53-53
前不久,我在广东和广西交界附近参加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救火行动。 山火从广东那边烧过来,已逼近与广西交界的山林了。我跟着浩浩荡荡的扑火队伍赶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8.
我是《当代广西》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这份杂志给了我许多启迪,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和写作知识及技巧,它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当代广西》有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导向性强。《当代广西》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力求全面、准确地报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拓展干部群众视野、指导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5月12日至1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深入我区14个设区市及其所辖县乡和基层单位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85位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分成14个小组,通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广西》是我每期必读的刊物,2017年已经过去,可以说我又见证了《当代广西》一年来的成绩与进步。2017年《当代广西》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始终弘扬主旋律,用真情传递好声音。纵观2017年已经出版的24期《当代广西》,每一期都紧扣时代脉搏,既有见解独到的评论文章,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文章,还有反映各市县(区)经济、社会、文化、党建  相似文献   

11.
正"要始终坚持把检察工作摆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2013年广西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平安广西、法治广西、美丽广西建设增添了绚丽的亮色。亮点一"美丽广西"的法治推手2013年初,自治区检察院党组集中2个月时间开展专题调研,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深入推进平安广西法治广西美丽广西建设的意见》,以深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07,(17):54-54
有人曾认为广西是穷山恶水,然而,换一种眼光,会得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无处不桂林”这种完全不同的结论。同样,不少人认为广西缺乏文化积淀。但是,我要说,如果我们自珍自重,就会发现,广西的历史文化并非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13.
正他致力于培养广西美术人才,参与组建"漓江画派",为本土美术人才走出广西、树立广西美术的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来了之后就不想回去了,这里一年四季的绿和美丽的山水吸引了我。"1973年夏天,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刘绍昆一到广西就喜欢上了这片红土地,决心用他的笔画遍广西的山山水水。刚开始,他在广西美术创作办公室工作。他发现,广西的美术创作人才和创作理念与其他省相比还很落后。于是他开始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活动培养美术人  相似文献   

14.
<正>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一所偏僻落后的小学分校任教,紧张的教学工作和山村寂寥的生活,让我感到单调乏闷。不久,学校订了一份《当代广西》,因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事们都争抢着来看,我更是对它情有独钟。每天晚上,我改完作业备完课,便悄悄一个人躲到寝室里,打开《当代广西》津津有  相似文献   

15.
梁剑玲 《当代广西》2014,(15):47-47
正几分钟能做什么事?如果不抓紧,就是抽一支烟的工夫。而对于广西建工五建劳务公司钢筋绑扎班班长蓝凌云来说,正是因为几分钟,她从一个农民工转身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从来没有想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会跟我相关,我只不过是个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养家糊口的农村妇女。"蓝凌云激动地说。她还说,其实她跟大家一样做工,只不过是每天坚持多做一点点,坚持早到晚走几分钟而已。35岁的蓝凌云5年前还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镇龙燕村的一名家庭  相似文献   

16.
韦光辉 《当代广西》2008,(24):57-57
2004年2月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办公室里认识了《当代广西》.从此爱不释手。4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后来,它成了我们一家3口的至爱。每次各种报刊摆在我们一家人的面前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先翻阅《当代广西》。每每看到刊中好的文章我都要摘录或剪裁下来,保存好,作为工作中的借鉴资料。4年来,我已摘抄、剪贴了厚厚的3大本子。这一在别人看来不起跟的本子,我却把它当成了宝贝。《当代广西》用她那独有的风采和务实的办刊风格吸引着我,鼓舞着我,成为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我调到组织部门已有4个年头了,《当代广西》一直是我爱不释手的良师益友,无论任何时候,在我的办公桌上都有整整齐齐一摞《当代广西》,随时翻阅,解疑释惑,对我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8.
区内视点     
<正>"我的家·我的国·我的梦"9月2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我的家·我的国·我的梦"——追梦中国广西故事大型图片展在广西博物馆举行。图片展共展出图片500多幅,将镜头聚焦广西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0日,乔晓光同志走完86年的人生路,远离我们而去了。晓光同志一生献给革命,于1951年、1961年两入广西,以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为广西各族人民服务。广西人民永远怀念晓光同志。我在晓光同志直接和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深受他好学、严谨、与人为善的作风的教育和影响,留下难忘的印象。晓光同志作为自治区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对广西建设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清点晓光同志给我留下的一些纪念品中,深情地看到一些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幅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动人场面。那是1985年4月12日,乔晓光同志率领广西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我…  相似文献   

20.
读者的良师益友──《广西党史研究通讯》一次我在玉林市图书馆偶然看到了《广西党史研究通讯》,此后我就喜欢上了它,每期都—一拜读,我觉得贵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内容广泛、丰富。贵刊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