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康海 《当代贵州》2022,(35):56-57
<正>绿色生态是贵州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法宝,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的优势资源。贵州乡村要振兴,生态必先行,乡村不仅要经济生态化,更要生态经济化。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的具体实践。因此,贵州必须紧跟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形势,坚持绿色发展核心理念,着力为经济生态化的长效维持提供前提和支撑,将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坚持将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乡村振兴,要立足于生态文化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本土繁荣文化、涵育乡风,让良好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生态宜居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乡村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生态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新时期解决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人与自然关系不平衡矛盾的重大举措。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在目标指向、发展理念、推进过程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内涵要义。新时代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旨在: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格局,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传播绿色农业发展经验,贡献世界农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在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应以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理念为前提条件,以激发乡村生态振兴技术创新活力为重要举措,以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治理制度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沿河自治县谯家镇坚持党建引领,在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有效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全力打造文旅一体化崭新小镇。驱车在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谯家镇深山峻岭间,公路两旁的各色山花迎风怒放,清香扑鼻,一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6.
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呵日子,都是人民心驰神往的乡愁记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哪种居住环境才算得上生态宜居?作为一名生态环保跑口记者,我在行走贵州的路途中寻到了答案:遇见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楼掩映在  相似文献   

7.
正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看两点:一是城里人愿意到乡村去;二是当地人愿意留在农村。如何才能做到"愿意去"和"愿意留"?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包含了"生态"与"宜居"两个互相并列的概念。其中,"生态"指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宜居"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改善基础设施,水电气路房是宜居最基本的条件,是农村实现"愿意去"和"愿意留"的物质前提;提供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让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遵化市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出了一条彰显遵化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刘根 《当代党员》2022,(17):63-63
永川区三教镇把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挖掘和利用三教镇的文化底蕴、农耕特质、产业特色,谋划好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注入人才赋能“新活力”。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实现村干部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丰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通过手机“微党课”“田间党课”“院落党课”等多种创新生动形式开展组织生活。深耕乡村振兴产业潜能,铸造产业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胡中胜 《当代贵州》2022,(51):64-65
<正>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全国乡村治理的示范村庄——湖南省新化县油溪桥村的发展经验出发,阐明党建引领、治理先行这一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油溪桥村发展的基本历程油溪桥村地处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东北部,属于石灰岩干旱地区,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大约980亩,森林覆盖率为92.8%,辖6个村民小组、228户、现有人口868人,常住人口1600余  相似文献   

12.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居首位。近年来,贵州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山地资源,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地农业规律、凸显生态环境优势、体现贵州品牌特色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党委深入领会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体目标,以点逐面,用心答好乡村振兴这份新时代"考卷",努力打造吴房村"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党建+凝聚"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抓牢人才队伍凝聚。镇党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振兴贯穿其他四个振兴实现的全过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需要法治保障作为基础,当前在乡村生态环境防治的法治保障方面依然存在立法不够完善,制度供给不足;执法权责不明,推进相对乏力;司法能动不足,监督体系不严;法治观念淡薄,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法治自觉,提升法治理念,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立法体系,落实法治行动,严格乡村生态振兴执法规范,深化法治担当,公正乡村生态振兴司法能动,增强乡村生态振兴守法意识等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阳河村,地处万州区罗田镇西部,距万州城区100余公里,四周是高耸入云的七曜山脉,重重叠叠,一山高过一山。出村的路则“悬挂”在大山上,山路十八弯,道道似险关。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曾让许多怀揣振兴梦想的阳河人深感煎熬。“山这么高,坡这么陡,地方又这么偏僻,阳河要实现乡村振兴,恐怕比登天还难。”面对这被大山“怀抱”的穷乡僻壤,不少阳河人的心也被困在了大山之中。但总有人不信这个邪,他们坚信,只要选对路子、敢干敢拼,阳河村也能燃起乡村振兴的熊熊火焰,奔向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6.
华姝 《当代贵州》2022,(52):32-33
<正>贵州各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人才支撑作用,依托特色产业多方引进企业助力“企业兴村”,筑巢引凤带动“能人回村”,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市民到村”,进一步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包慧慧 《实践》2020,(4):58-58
科右中旗将“生态绿色”理念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生态、产业同步振兴,实现了既让“生态美”,又让“百姓富”。站在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山坡上,鱼鳞沟里一排排山杏树、沙果树整齐排列,迎着寒风傲然挺立。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流动沙梁,一起风,沙子就刮得人睁不开眼。  相似文献   

18.
梁健 《当代贵州》2022,(Z5):38-3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当前,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石家庄市深泽县围绕“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深泽全域乡村振兴发展布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初步探索出一条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具有深泽特色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治多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方法,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脱贫摘帽成果为基石,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县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以赴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实事、最强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