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不久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反映中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材料。这份材料说,改革开放20年,是中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城市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已达90分,农村居民为81.5分。大多数地区的中国居民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如令整整20年了。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使整个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的这一变化,有目共睹。编者手头就有一则日本人写于1996年11月12日的日记(已在报端披露)。日记说,1978年12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起,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喀麦隆的华人大约有4000人左右,其中大约1/4是中国国家企业派来临时工作的,其他的既有私企也有做生意的普通百姓。他们在喀麦隆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与当地人相处得怎么样?我们走进了杜阿拉市一个普通华人的家中,了解他在喀麦隆奋斗的历史。在喀麦隆经济首都杜阿拉市中心的阿马杜大街,  相似文献   

3.
面对时代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时刻考闯自己,处在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履行得怎么样?对的、好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错的、坏的,悬崖勒马,回归正途 追寻梦想的人生,一定会有彩虹。目前,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人代会闭幕时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聚焦点,一年有一年的关键词。比如刚刚来到的2006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十一五”,是科学发展观,是自主创新。这当然不错。但我要说,有一个词,是20多年来我们须臾不敢忘记的,这就是:改革开放。胡锦涛主席发表新年贺词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将“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这就是说“,十一五”的开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向前发展,都要同改革开放合拍。而在国内的问题上,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改革。改革,也要“可持续”。一是改革的信念要“可持续”。从1978年至今,细数,已经经历了28个年头;细算,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5.
黄锦波,只身闯入美国主流社会,在市长、市议员的位置上驻足14年;20年来在大洋两岸飞来飞去70多次,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奔忙;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龙的传人》让他的名字蜚声中国大地;1991年和1998年中国灾区曾四次飘动过他的白大褂……  见到黄锦波先生是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他作为贵宾应邀参加在此举办的“中国民营企业交易会”。接过黄先生别具一格的名片,顿觉耳目一新:经济──经济顾问;文艺──市长歌星;医学──医界权威;政治──市长议员(1978-1992),名片上的几个“栏目”多角度地把黄锦波推到人们…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因为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有着“天下第一票”之称的粮票;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产物。粮票伴随着中国人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已成为沧桑历史的见证。作为产粮大省的四)【【人更是有一种或隐或现,成浓或淡的“粮票情结,,何为民便是其中的一位。何为民1949年5月在成都出生,与共和国同年诞生的地;虽然从小就喜欢收藏,还早在小学五、六年级时就开始了集邮,但当初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过这辈子还会迷上粮票,同粮票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集藏上万个品种的粮票收藏家。何为民经历了中国计划经济、票证年代的整个过程,对粮票曾经发挥…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1949年开始执政,此后经历了在外部条件封锁下进行国家建设的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1978年)以及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国家建设的市场经济时代(1978年至今)。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公民意识,这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群体,这就是朝鲜、越南、日本、印度、奥地利、波兰、英国、美国、苏联等国的外籍中共党员(以下简称外籍党员)。他们都有在中国工作或生活的经历,时间有长有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愿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事业贡献力量,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对于这个特殊群体,人们了解得不多。  相似文献   

10.
看了贵刊第5期封面故事《重生在废墟上》后,感受颇深。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逝者已矣,一年以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汶川人过得怎么样,这的确是让我们牵挂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自 1921年宣告成立至今,已走过了 80年的战斗历程。 80年来,尽管经历了种种曲折,面对过各种挑战与考验,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跟时代前进方向,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无疑,这是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 80年;是中国社会突飞猛进,经历巨大变革的 80年;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终于掌…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七月一日,是一个值得人们热烈庆祝的日子,因为8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追求真理、争取幸福的道路上有了方向;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坚强的依靠力量。我是1910年出生的,到今天,可以说几乎经历了上个世纪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各个时期。在我的记忆里,从我的童年到长大成人,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那时候,国内军阀混战,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外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以武力迫使中国签定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一年要过几个“国耻日…  相似文献   

13.
读者表达     
逝者已矣,生活在继续广西陈绍东看了贵刊第5期封面故事《重生在废墟上》后,感受颇深。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逝者已矣,一年以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汶川人过得怎么样,这的确是让我们牵挂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德国记者、《邓小平》一书的作者乌利·弗良茨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己挣脱了教条主义的侄格,解放了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巨大潜力。对此,他分析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其领导人观念上两个戏剧性转变的产物,这两个转变就是对西方的态度和1978年开始的邓小平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维。(一)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政治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时代;而在这时代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07,(7):2-2
手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模拟时代、数字时代、彩屏时代、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商务通光能手机昶S116的上市,正式宣布了手机通讯迈向第5代;光能时代!这一次,中国人真正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
王华超 《群众》2006,(3):19-20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有一定规律的,即: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每个经济时代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例如:狩猎采集经济时代度过了数十万年;农业经济时代经历了大约1万年;工业经济时代经历了大约200年(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最先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美国在享受工业经济带来巨大得益和发展的同时,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走上信息经济道路,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中心);据专家分析,信息经济时代大约持续70年到80年,其后将被新的经济时代所取代。这个新的经济时代,就是生物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之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约40余万人。其中,学成归国者大约为10万人,回归率约25%。因此,对于教育、科研、侨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来说,怎样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服务,始终是一项重要任务。在有关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9.
一、粮票盛衰的启示  经历过60年代粮食匮乏日子的人,差不多都体会过身无粮票寸步难行的滋味,多多少少,或浓或淡地存在着一种“粮票情结”。小小粮票,方寸之物,却浓缩了国人近半个世纪的苦辣酸甜,成为一种沧桑历史的见证。尽管历史已经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今非昔比,但粮票的历史作用及它所象征的过去,仍让人们难以忘怀。  1955年11月,第一批全国统一的定量制粮票——全国通用粮票印制发行并开始使用。粮票初行,由于没有饥饿所迫,人们不重视它,有时也互相赠送。但到了三年困难时期(1959…  相似文献   

20.
王炜 《今日广西》2008,(24):63-64
1978年,23岁的王建国踏入东南大学校门,成为建筑学系一名新生。如今,他已是该校建筑学院院长。30年间,王建国完整经历了中国建筑每一步的发展变化。中国建筑业,从学界到业界,也如同一个青涩的少年,逐渐走向成熟,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并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