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的题词,在党校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毛泽东作这一题词的时间,流传着1941年和1943年11月、12月等说法。 毛泽东这一题词是为中央党校新建大礼堂题写  相似文献   

2.
1937年 3月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是有关“实事求是”问题的重要之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 ,刘少奇和毛泽东各有其独特贡献。如果说 ,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中较早使用“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概念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于毛泽东而较早使用“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等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是最先对“实事求是”进行全新解释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毛泽东而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最初对“实事求是”概念的使用 ,基本沿用古义 ,那么 ,刘少奇则一开始就是从哲学高度、思想方法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3.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此后,“实事求事”这一科学思想,经过毛泽东的长期大力倡导,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讲话,谈到“实事求是”。他说:“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并进一步强调:“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大庆的“三老”精神,能够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并与“实事求是”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建立新中国,归根结底就是靠实事求是,即用马克思主义之失去射中国革命实践之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建…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200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题词手书珍集>.其中一幅题为"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是毛泽东在1960年12月25日为杨颖所题.那么杨颖是谁呢?杨颖是原辽宁省公安厅文保处副处长,现已故去.如今,这幅题词的真迹珍藏在杨颖的儿子家里,被放置在客厅书橱中最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惠延虹 《世纪风采》2022,(12):22-25
<正>1942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召开的高干会上,时任靖边县委书记的父亲被评为模范干部,受到大会表扬。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主席的题词高度概括了父亲的革命品质和工作作风,成为指导他一生从事革命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具体来说与以岳麓书院为标志的湖湘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湖湘文化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深刻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树一帜地提出和阐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8.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深刻的思想、温暖的力量会被时间铭记。70年前,毛泽东同志出访苏联回国后视察哈尔滨市,留下了激越人心的五幅题词。遒劲有力的字迹浸透着毛泽东同志对黑土地的殷殷期望在逐梦前行的征程中,必须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马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始终保持“奋斗”精神状态,努力“发展生产”,建设现代化新龙江,这些弥足珍贵的题词书写成一篇“大文章”,在黑龙江大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在学深悟透中舐砺才干。“学习”和“学习马列主义”题词,意味深长、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0.
走进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杨家岭中央礼堂,映入眼帘的是两面红艳艳的党旗,毛泽东、朱德的画像挂在中间。礼堂后墙上写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两侧墙上的标语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最惹人注意的是主席台顶端的横联,红底镶着黄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奋斗》2020,(4):32-33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结束苏联出访回国,亲切视察了哈尔滨市。在哈尔滨停留的18个半小时左右时间里,毛泽东同志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的汇报,考察了哈尔滨铁路工厂,并为当时的松江省委书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等题词。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嘱托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时光已逝70载,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这一题词依然振聋发聩、历久弥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集中整治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求实》1987,(1)
《求实》二字取自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给延安中央党校的题词:实事求是。 一九四一年党内广泛存在着主观主义偏向。主观主义的突出病状是理论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对周围客观环境不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6,(1):88-89
毛泽东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泽东站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泽东拜年。吃饭时礼堂里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人作陪。毛泽东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像们家里做客。自从毛泽东说了这句话以后,每天清晨妇女们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板凳收拾好,就怕毛主席忽然来了,窑洞里不干净。怠慢了他。  相似文献   

14.
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是迄今为止唯一享受党和国家三代领导核心题词待遇的一位烈士。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的题词是:“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相似文献   

15.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于1937年在延安写给其恩师徐特立六十岁贺信中的话语。十年之后,当这位老先生七十岁寿辰之时,毛泽东又为其题词“坚强的老战士”,朱德司令为其题词“当今一圣人”,高度盛赞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不朽成就。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一生没有犯“左”的错误,始终坚持并倡导实事求是,他在陕北土改期间给毛泽东连发三封反“左”电报的故事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生的做人原则,也是贯穿他革命生涯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7.
韩玉洁 《世纪桥》2012,(16):4-10
毛泽东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赴苏联访问回国,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Ⅲ题写了“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写了“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写了“学习马列主义”等重要题词。毛泽东同志的五幅题词,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的干部群众带来了希望,指明了发展方向,照耀了龙江发展的道路。而题词之中彰显的厚重党史文化,时至今日仍激励和鼓舞着龙江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党史文化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弘扬党史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何伟志 《奋斗》2020,(4):26-27
1950年2月,访问苏联归来的毛泽东同志开始了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东北之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首次到外地视察,也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省(1954年8月原松江省与原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视察。2月27日晚,毛泽东同志为原中共松江省委题写“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中共哈尔滨市委题写“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正在举行的第二届团代会题写“学习马列主义”。五幅题词把毛泽东同志在哈尔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定格在几张宣纸上,也把开国领袖对黑土地的深情厚望留在黑龙江省干部群众心里。这五幅题词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为深刻关切的几个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20.
首倡实事求是的毛泽东终生相信这一原则的伟大力量,但在晚年却犯了严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左倾错误,而邓小平在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又正是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由此不难设定,两个伟人的实事求是观,必有某种差别。正是这种差别,表现出了邓小平理论在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上对毛泽东思想的超越和发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和重视“回到出发点”的辩证运动,是邓小平实事求是观的两个重要特征与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