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2,(10):29-29
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他认为,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2.
崔书芳 《党建文汇》2002,(19):24-24
“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说这番话的是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3.
董辅(礻乃)撰文指出,我国需要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局面。我国不仅城乡存在巨大发展差距,无论人均收入还是人口公共服务水平均差距甚大,在全世界也是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制,如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教育、公共服务制度、公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至1990年底各种报刊发表的有关邓演达的研究论文达50余篇。本文拟将十年来邓演达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供同志们参考。一、农民问题思想这个问题是十年来邓演达研究的热点之一。 1.邓演达农民问题思想的内容论者认为,邓演达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指出农民问题是我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基本问题。第二,认为农民的解放就是摧毁封建势力根基的问题。第三,指出农民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第四,提出对农民革命的不同态度是区分革命与不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第五,把土地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亿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通过对合作制经济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一直到现在,这场变革还在深入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逐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把握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采取与农民特点相一致方法手段,抓住解放农民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相一致的特性,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问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农民问题,开展土地革命,致力人民解放,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样抓住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期间,许多人为谋农民温饱孜孜不懈,为求农村发展殚精竭虑,为寻农业道路上下求索,有的遭受错误批评亦其心不悔,始终保持了农民的本色和共产党人的初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土生土长的毛泽东接受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把它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的基础是他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斗争实际的深入了解: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身受三重压迫和剥削,迫切要求土地的解放:“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53页)。“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中国农民历来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子,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10.
党成立八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贵芳 《发展论坛》2001,(11):39-40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一直把土地问题当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基本问题。随着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审时度势,不断变革土地政策,对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让农民拥有土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转变而来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主要是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广大农民基本上不拥有或很少拥有土地。由于这一特征,广大农民饱受了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压抑。由此,极大地阻碍…  相似文献   

11.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同时 ,农民又是弱势群体 ,保护农民利益既非常必要又非常重要。但多年来保护农民利益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利益受损现象相当严重。本文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高度分析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揭示了农民利益易受损害的原因 ,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民国度,农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因而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土地问题,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即对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不能不研究农民问题和土地改革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史,也不能不研究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重在"制度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城乡统筹中,我们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创新现有的一些经济制度,不断地释放制度绩效,"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配套的"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处理好农民问题,这是历史的经验。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对农民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注意对农民的领导和教育等一系列光辉思想,指  相似文献   

15.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入口中的70%在农村.国情决定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不关心农业,不关注农村,不关怀农民. 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对"三农"工作都作过重要指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10次印发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意识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大思想障碍,只有克服这一障碍,才能使农民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农民,把农民的解放纳入到人类解放的总体进程,这就要认识农民、理解农民、尊重农民、教育农民。  相似文献   

17.
“三村建设”是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和机制。其理论依据 :“三村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道路 ;是党领导农民自我解放、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反映了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 ,找到了解放新时期农村发展三大基本主题的有效途径。推进“三村建设” ,落实“三个代表”就要树立以科技为本的理念 ,引导“科技富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理念 ,健全“民主管村”的机制 ,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三村建设”的落脚点 ;树立以法治为本的理念 ,用法律保障农业和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 ,把提升农民的法律素养作为“依法治村”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1929年春天,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革命风暴席卷整个闽西。在很短的时间里,闽西农村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的50多个区,600多个乡,纵横300多里的范围内,约有80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一直到全国解放,龙岩县还有不下20万亩的土地,永定、上杭也有部分土地革命时期分给农民的土地,始终保留在翻身农民的手中。这是全国罕有的奇迹,也是闽西红旗不倒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任弼时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准确地、出色地把握住革命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的领导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争取中间势力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党的建设、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农民工作、统战工作、青年团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思想是丰富而有创见的.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开卷有益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在革命战争年代,入党、当干部是为了推翻旧制度、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现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担负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人党、当干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