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5年前后.作为此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李石曾对运动的开展起了重大作用.可是,迄今为止,对于李石曾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学界还未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涉及到李石曾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所起的作用问题的研究,虽有论者进行过论述,但由于是先行性研究,所以探讨的尚不全面,还有诸多方面有待开掘.鉴于此,根据数月来的资料爬梳,拟对此作一述论,并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正寻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这年2月,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同时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到1913年6月共有100多名学生前往法国。1913年孙中山领导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留法预备学校遭到取缔,吴玉章等人被迫流亡海  相似文献   

3.
正在清末民初的留洋运动中,留法热潮影响尤甚。周恩来、邓小平、钱三强、严济慈、李健吾等人都曾留学法国。为什么与去英国、德国的学生相比,留法学生要多得多呢?谈起原因,这和一家豆腐工厂有关。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前往法国,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留法学生。1907年,李石曾和好友齐竺山在巴黎郊区创办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工厂。李石曾从老家招来40多名青年,试行"勤以做工,俭以求学"。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留法勤工俭学热潮,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均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700多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被称为世界留学史上的“空前盛举”。这场大规模的留学热潮,最初起源于中国人在法国开办的一个豆制品公司。 1902年,清末李石曾作为驻法公使孙宝琦的随员来到法国,成为中国第一批留法学生。李石曾在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劳动模范运动产生于中央苏区的公营企业之中,在延安时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开展生产竞赛及评选劳动模范的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延续了革命时期的做法,在全国开展劳动生产竞赛,选拔劳动模范。中国劳动模范运动借鉴了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的一些经验,较为相似但也有不同,从中可以发现劳模运动在中国实践中的变迁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安徽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启动于“五反”运动,从试点到分批开展,从重点城市到面上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左”的错误逐步升级。安徽城市“四清”的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20年代,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到法国之前,陈氏兄弟信仰无政府主义,对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国外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有所研究,对吴稚晖、李石曾等国内无政府主义者很是崇拜,并通过他们获得华法教育学会的资助赴法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8.
1918年8月15日,26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走出三湘大地,前往古老的都城北京.两个月之前,刚刚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收到原一师教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伦理学教授的杨昌济先生的来信.在信中杨先生希望毛泽东进北京大学深造,号召湖南新民学会的成员赴京,参加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发起的、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宗旨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收到杨先生的信后,毛泽东与新民学会成员何叔衡、蔡和森等10余人,在一师附小陈赞周、萧子暲(即萧三)处开会.他们赞同杨先生的主张.一致认为新民学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李俊 《世纪桥》2011,(18):50-51
农业合作化运动希勤村经验的创立者——于文化1955年,是全国范围内农业合作化运动全面开展的一年。针对一些地方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够积极、观望不前的情况,毛泽东于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一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此报告后入选《毛选》第五卷)。在这篇报告里,毛泽东在批评了那些"像一个小脚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工业战线上的几十万职工群众,目前正在开展着一个声势浩大的红旗竞赛运动。运动总的口号是:大闹技术革命,开展高产高质高效率的红旗竞赛。运动开展的时间是第一季度行将过去,而第二季度即将来临的时候。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刻开展这样一个运动呢?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已经确定,四大指标已  相似文献   

11.
陈奇文 《学习月刊》2012,(16):18-19
今年是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当我们举行纪念活动的时候,湖北的同志很自然地联系到延安整风对鄂豫边区整风运动的引导。延安的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43年在延安进行的。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首先于1942年在部队开展《战时整顿三风》的运动;1943年冬紧接着全面开展整风运动至1945年8月第二期高级整风班结束时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为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农村的运动,以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简称“四清”。城市的运动,以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简称“五反”。为了指导运动的开展,中共中央于1963年5月和9月,先后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关于  相似文献   

13.
李石曾,河北高阳人,其父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鸿藻。生于显赫之家的他在民国政坛上非常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他虽祖籍高阳,但他17岁以前从未到过高阳,但高阳毕竟是其家乡故土,他的融通中西的学识和思想,以及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对高阳还是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桂英 《湘潮》2021,(4):39-40
湖南省公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于1912年由宋教仁创建于桃源县城,1914年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女师)它是民国早期湖南仅有的3所女子师范学校之一,面向湘西北5府29县招生。省立二女师的革命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湘西北妇女的解放和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湘西北妇女革命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商人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从事国民革命而开展的一种民众运动。中共开展商人运动有间接与直接两种方式,一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帮助国民党开展商人运动;二是中共独自主导了部分地区的商人运动。中共主导的商人运动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是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以增加国民党左派力量;有的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以配合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等。国共两党推行商人运动的基本方略大体一致,但两者在商人运动的对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方面还有差异。开展中共与商人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20世纪20年代中共的商人政策,理解此后中共对商人政策转向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生产新高潮中,怎样领导好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要把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持续下去,取得成效,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从几年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经验中去找答案。几年来,在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  相似文献   

17.
李石曾,河北高阳人,其父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鸿藻.生于显赫之家的他在民国政坛上非常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他虽祖籍高阳,但他17岁以前从未到过高阳,但高阳毕竟是其家乡故土,他的融通中西的学识和思想,以及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对高阳还是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收复区开展了教育甄审运动。中共抓住教育甄审带给收复区师生不满的心理,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宣传,领导了收复区师生的反甄审运动,致使国民政府的教育甄审不仅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其在知识分子中的向心力大打折扣,使被甄审者越来越倾向于中共。  相似文献   

19.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是一二〇师主力旅之一。从1940年底开始,该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进驻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誉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毛泽东曾亲自为该旅题词,称赞它是“发展经济的前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三五九旅于抗战后期在王震的带领下,曾孤军血战  相似文献   

20.
斯达汉诺夫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苏联的一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至今已80年。从政治动员的视角审视该运动可以发现,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苏共对动员议题的建构和实施,苏共通过物质刺激、精神鼓动、政治施魅、严刑峻法等四种策略有力地推动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的开展。从动员议题的效果来看,斯达汉诺夫运动帮助苏联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捍卫了新生政权,实现了苏共的既定目标,但苏共急于求成的发展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民众的积极性,影响了苏共的执政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