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提出并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对待科学技术和处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谁失误,谁不抓住机遇,谁就会被动挨打.作为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是从上述世界战略思考出发,并总结了我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经验以及我国过去尚未能始终一贯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科技进步摆到重要战略地位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权力资本腐败"及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所谓"权力资本腐败",指的是不靠办企业、不靠科学技术,也没有较长时间的"原始积累",更没有企业家的艰苦奋斗,只靠一些"有权人"和"有钱人"之间的"资本运作",使一些"有权人"和"有钱人"在短短几年间就能魔术般地发将起来,成为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资产缠身的"暴富式的富翁".譬如,那个被称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虽然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私营企业主,但却能借助某种力量成为上海地产界和金融圈子内呼风唤雨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众传媒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众传媒同样是一个“活跃分子”,它“不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陈平其 《学习论坛》2005,21(2):78-80
当今时代的发展凸显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知识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正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国际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竞争愈演愈烈 ,这些都要求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知识分子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以资源经济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今天,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人类面对现实的客观选择,也是人类社会健康延续的自觉需要.而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人的主体认识和超越性的本质使可持续发展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严传东 《求实》2003,4(4):31-33
财产所有权理论是大陆法系的理论基石,财产所有权理论为明确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促使人们爱护财产,发挥财产效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传统的财产所有权理论逐渐暴露其先天的不足和缺陷,需要予以认真研究,以避免将其直接套用在我国的财产制度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革新与网络媒介发展,让契合网络社会的网络政治应运而生,并成为治国理政的最大变量.这可能是正能量、"乌托邦",也可能是负能量、"遭托邦".如此"悖论"与媒介和政治的一般关系相似,但更主要源于网络新媒介的互动性、自主性特征,及其解放话语权、关系赋权机能.网络空间有效治理与网络政治有序发展,需遵循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深刻认识并化解"悖论",即扩大其正功能、减少负效应,让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强增量.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技术起源于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需要,它真正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科学技术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开展"网络党建"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代表,信息网络以其开放性、高速度、多媒体、交互式的特点迅速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且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商业、科研、教育、文化、新闻传播等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给我们党的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的特点,积极占领这块前沿阵地,不失时机地促使党建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以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思想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则要求我们树立社会职能分工的思想.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以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已成为我们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的主要思想障碍,而树立社会职能分工的思想是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社会职能分工的思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社会各种工作的平等性,要求人们既要重视社会分工的协作性,也要重视社会分工的相互制约性.  相似文献   

12.
王全峰 《学习论坛》2001,(11):22-23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意义十分深远.而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现时代条件下,知识分子的作用不可低估.不仅"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识分子多作贡献,而且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着先进文化,同时,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因此,依靠知识分子才能真正当好"三个代表".要实践好"三个代表",知识分子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并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发挥好传播者、开拓者、培育者和生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促进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全球问题。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的二重性,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积极作用,克服其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晓刚 《探索》2005,13(3):13-16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思想最早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在马克思那里这一思想得到改造与升华,并成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文献。“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正是马克思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信任"重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攻 《探索》2003,(5):81-84
"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因共同的责任、伦理道德和心理需求而成为社会互动的关系文化和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虽然转型期依附于计划体制的社会信任系统开始解构;但"信"是转型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文化条件与基础.因此,转型期的信任重建,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一、紧扣"七一"讲话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1.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种观点认为,要注意把握"三个坚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为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坚持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切实保护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我们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曾文 《理论学刊》2005,(11):31-32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究竟应以何种理念来指导执政才能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是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政治课题.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在执政理念上彻底实现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已成为我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往往是正面和积极的,但是他们却犀利地指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作用。马尔库塞结合弗洛伊德的思想,继承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批判立场,他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会成为拘束人类精神的工具。不仅阻碍人类作为自然人的精神表达,还阻碍了美学的升华,最终使得社会陷入对物质的不断追求的病态中,人不再关注自己的政治权,只在乎物质的满足,统治阶级则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进一步通过科学技术控制人的精神自由,让社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病态社会,人类变成了只有理性一面的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19.
韩庆祥撰文指出,应从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中去寻找时代的先进性,根本性包含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应代表那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这种根本性就是"三个代表"所代表的三个根本方面:(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二)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决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和精神力量;(三)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共同治理"中的"社会回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攻 《探索》2004,(4):41-44
在市场化、民主化进程中,近几十年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社团革命",使共同治理模式的建构成为一种必然,并把建立"社会回应"机制这一与之关联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然要求凸显出来.然而,从公共管理视角看,社会回应是政府共同治理模式的一种外部机制;而从社会学审视,"社会回应"("social reply")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是指公众在特定场域中依据社会和自身双向价值准则对政府及公共政策诉求与期望的认同程度和应对过程,以及政府对公众诉求和愿望的认同与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