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您服务     
“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市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年7月,在恩格斯领导下,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的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4,(5):88-89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20多万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并和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为纪念这次事件,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抗议活动。1889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1日作为"国际示威游行日",亦称"国际劳动节"。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  相似文献   

3.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5月1日被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4.
“五一”,在许多人看来,是紧张忙碌地工作一段时日之后,放松身心、旅游度假、休闲购物的日子。但有着一百多年历史、因纪念美国芝加哥工人1886年5月1日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的大罢工而设立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不应忘记的,那就是:关注劳动者生存状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罢工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罢工遭到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经过流血斗争,在英、法各国工人的罢工声援下,美国工人阶级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恩格斯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  相似文献   

6.
光荣与权利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节日的由来,我相信许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示威游行,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纪念它。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渐渐被劳动光荣的意识所占据,以至延伸出单位组织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义务劳动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我曾经不止一次参加过,义务植树、义务治理河滩,回忆起来一如电影里的黑白片。劳动无疑是…  相似文献   

7.
周琼 《人民公安》2013,(8):42-43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辛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州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 的工人,联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罢工,要求增加 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获得妇女选举权,得到美国和世 界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影响扩及全球。1910 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 女大会上,根据主持领导这次会议的克拉拉的提议,为纪念 美国芝加哥女工大罢工,团结各国妇女共同革命,特确定每 年3月8日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克拉拉·蔡特金是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和第二国际创始 人之一,世界公认的“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相似文献   

9.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2,(10):52-53
5月,从一个节日开始。许多人习惯于把这个节日与维权联系起来。从起源上看,这个节日是为纪念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而设的,确实与劳动者的权利密切相关。但是,就像研究历史不是为了“替古人担忧”一样,我们今天过“五一”也不能把目光老是停留在当年的事件上,而应该正视和思考我们的现实。放眼现实,我们就会感觉到,这个节日没有被称作“劳动者节”,而是被命名为“劳动节”,确实有其道理在。着眼于劳动,我们的眼界就可以放得更宽些,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更多些。  相似文献   

10.
尊重劳动     
苏北 《半月谈》2004,(9):4-5
“五一”节又来了。报章、电视、社会舆论中,休闲、旅游的黄金周话题炒了又炒.一热再热。可是,有多少人能想起它是“劳动节”呢?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一节日是由当年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演变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1.
正1925年2月8日至16日,四方机厂工人在中共青岛支部的领导下,利用胶济铁路全线罢工的有利时机,举行了为期9天的全厂大罢工。在庆祝罢工胜利大会上,宣布成立四方机厂工会和胶济铁路总工会。史称"二月大罢工"。1925年初,北洋政府交通部和胶济路局内的江浙  相似文献   

12.
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一次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在1812年前后,美国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的斗争此起彼伏。1834年5月1日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1886年5月  相似文献   

13.
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一次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在1812年前后,美国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的斗争此起彼伏,1834年5月1日举行了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4.
为统一华北区建筑业工资支付办法,特对有开工资支付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第一条:工人在施工期间,每日工作时间为九小时,实行大礼拜工作制,每两星期休息一日;在冬季参加冬训者,其每日学习时间为八小时,每星期休假一日;冬季施工者暂按各省市现行规定执行。第二条:在施工现场工作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与土建工人协作的机电工人之工作时间应与土建工人相同。第三条:工人日工资标准,以二七点六六天除月标准工资求得  相似文献   

15.
俄国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1905年1月3日 ,俄国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为反对工厂主开除4名工人举行罢工。受到秘密指示的加帮牧师向工人提出举行和平游行向沙皇政府请愿的建议。1月9日 ,15万工人举着旗子、圣像、十字架和沙皇的画像 ,唱着赞美沙皇的歌曲 ,列队前往冬宫。当天下午2时 ,布置在市内各处的沙皇军警向请愿者射击 ,造成1000多名工人和家属死亡 ,数千人受伤的惨案。这次事件在世界深有影响 ,历史上称为“流血星期日”。事件发生后 ,俄国全国工人举行了政治大罢工 ,战舰波将金号的官兵举行了起义、莫斯科爆发了大…  相似文献   

16.
陈九 《创造》2019,(2):81-82
美国历史上有过漫长的“欠薪”阶段,那是黑奴时期,只有奴隶才没有薪水。但当今美国,比如纽约,老板如果故意欠薪不付,他要么是神经病,要么找死。倒不是说纽约什么都好,但在付员工薪水方面,即若老板不想付,在严格的执法面前,他只能等着进监狱。其实没什么坏事是无法禁止的,只要真心想管,就一定管得了。经过19世纪末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的传播,还有以芝加哥大游行为标志的美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美国工人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八小时工作制终于成为法律。  相似文献   

17.
1877年美国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过渡时期社会劳动性质变化和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美国国家"现代化"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它是早期美国工人运动由被动、盲从向自发、明确转变的关键节点,并由此催生了工会、政党、联盟等组织形式,进而形成了全民运动,这次斗争使垄断集团和美国政府被迫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通过提高工人社会地位,保障工人合法权益等措施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早期的美国社会主义运动也因此展现出组织化、规模化、全民化、进步性等特点,同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南宁乡人。早年肄业于长沙高等中学,1919年先后在北京、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去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1920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罗亦农)。1922年夏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曾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兼秘书长,参加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926年在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组织部长、秘书长。1927年1月参加领导武汉工人和市民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同年4月  相似文献   

19.
宗妍 《中国妇运》2010,(3):17-19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7个国家的100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保卫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的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杰出领袖克拉拉·蔡特金主持会议,她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多数与会代表的拥护。  相似文献   

20.
月览天下     
《小康》2013,(6):10-15
勿忘历史当地时间2013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一名总统卫队的士兵走过红场。俄罗斯军队在红场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纪念二战胜利68周年。(图1)一把伞惹来"马"烦当地时间2013年5月1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白宫玫瑰花园召开记者会,不料天下起了雨,奥巴马随即要求身旁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为宾客打伞。他在新闻发布会中心不在焉,离开士兵为他撑的雨伞,抬头望天关注雨势是否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