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75年,中央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于9月15日在昔阳县开幕,10月19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前夕,毛泽东提议:凡能去的政治局委员,都要参加这次会议。这样,邓小平和当时中国政坛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华国锋、江青、陈永贵、陈锡联、姚文元、吴桂贤、李素文等先后来到昔阳虎头山下。邓小平9月15日从石家庄乘坐火车到阳泉,然后转乘汽车到昔阳。到阳泉站迎接邓小平的有陈永贵、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王谦及主持昔阳县委工作的王金籽等。邓小平步下火车,环顾一下阳泉车站,感叹地对陈永贵说:“这里太古旧、太古旧了。”转身又对王谦说:“不要怕别人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9,(3):56-56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原有职务,让他复出重新工作。时任国家副总理的陈永贵在邓小平的复出上一直存有异议,甚至曾向华国锋进言:千万别把邓小平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陈永贵是新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带领大寨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陈永贵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走进中南海,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在陈永贵的成长过程中,周恩来总理给予了许多关怀和帮助;对周恩来总理,陈永贵也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总理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952年12月,陈永贵接替老支书贾进才,成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他紧紧依靠广大群  相似文献   

4.
"你究竟还执行不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1980年1月15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召开的会议行将结束时,时任副总理的陈永贵提前走出会议室,在休息室门口站着。很快,会  相似文献   

5.
张广友 《廉政瞭望》2008,(12):37-37
陈永贵职务上升后,地位变了,权力大了,他的思想作风也变了。他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起来,竟把自己看成是8亿农民的首领。在他的眼里,除了毛泽东、周恩来,几乎谁也不在话下。他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至于一般干部,谁不合他的心意就整谁。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李玉秀,因为在"四清"中写了一篇内参,讲到大寨地亩不实。"文革"开始不久,  相似文献   

6.
霞飞 《湘潮》2012,(6):50-55
邓小平与陈永贵,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个是杰出的中国农民领袖,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两人在工作中结成了纯真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张春桥对陈永贵早有成见。而陈永贵在国庆25周年招待会和四届人大开幕时,出于对周恩来的敬仰,他两次独自站起鼓掌,这就使张春桥对陈永贵的成见更深了。此后,国务院开总理办公会时,张春桥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地讽刺陈永贵几句。张春桥每次讽刺陈永贵,陈永贵也能听得明白,但他装作没听见,或者装糊涂,不理睬张春桥那一套。但有一次,陈永贵没有忍。那时,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人事安排问题,张春桥提名安排一个人到思想理论界当领导干部。在会上,张春桥对这个人吹嘘了一阵,当政治局委员们谈意见时,其他人都不发言,陈永贵却讲了话,他说,这个人我知道一点…  相似文献   

8.
1973年中共十大.陈永贵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陈永贵当选为副总理。随着陈永贵官位升高.在山西也产生了“两个凡是”:“凡是陈永贵说的都一律照办;凡是大寨、昔阳做的也都一切照搬。”陈永贵所主待的“西水东调”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马的。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0):47-51
原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作为劳动模范被毛泽东、周恩来所赏识.经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名,陈永贵当选为九大中央委员、十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后,到中央工作,但却与"四人帮"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10.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一向不公开过生日的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摆了三桌简单的宴席,把陈永贵、钱学森、董加耕、邢燕子等劳动模范拉到自己的桌上.中央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坐在另外两桌.  相似文献   

11.
, 《党史纵览》2013,(5):55-55
上个世纪60年代,陈永贵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寨精神。之后,他从虎头山走进中南海,从一个农民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却坚持在地里劳动,不拿国家工资……他的人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最近,现在在最高人民法院任法官的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提笔撰写了有关她的爷爷的鲜为人知的经历和细节。进入高层视野1963年是大寨的"七灾八难"  相似文献   

12.
王金岗 《党史博采》2008,(12):44-44
<正>许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陈永贵同志谈农村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一文都多少有点印象,也存有疑问。1967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以中发(67)339号文件的形式向全国转发了此文,一时间,全国各地大批农村基层干部从"批倒"、"批臭"中被解放出来,他们一面激动万分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一面激情满怀地给陈永贵写信、打电话,  相似文献   

13.
原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作为劳动模范被毛泽东、周恩来所赏识。经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名,陈永贵当选为九大中央委员、十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后,到中央工作,但却与“四人帮”发生了矛盾。陈永贵热爱毛泽东,亲近老干部,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拥护毛泽东的主张,但与“四人帮”有本质上的不同陈永贵出身贫寒,有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他家才获得解放,分得了土地,政治上也翻身作了主人。因此,陈永贵打心眼里拥护共产党,热爱毛泽东。战争年代,他积极支前,努力生产。建国后,他成为大寨的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4.
大寨之路 陈永贵,1915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小南山村的一孔破窑洞里。原名荣贵,后来又改叫永贵,小名则叫金小。“永贵”这个大名并不常用,直到陈永贵30多岁了,不少人还叫他“金小”。 1964年1月,时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奉召到  相似文献   

15.
在钓鱼台憋得难受1974年10月29日,陈永贵从住了几个月的京西宾馆搬到钓鱼台3号楼。陈永贵热闹惯了,突然清静了,一个人在冷清的小楼里憋得难受。这年11月中旬,陈永贵跑到西藏转了一圈,又回到大寨住了一阵子。随后,没在北京住两天又飞到广西,和许世友会面,从广西回来时已是1975年1月1日了。  相似文献   

16.
相会在往昔的岁月──陈永贵、吕玉兰、宝日勒岱、郭凤莲友情实录(连载之十)储建中10、1995,郭凤莲回忆陈永贵、吕玉兰郭凤莲这一生从陈永贵那里学习了好多东西。1985年8月,听说陈水贵在北京病重住院,郭凤莲从山西匆匆赶来看他。进了病房,陈水贵的模样儿...  相似文献   

17.
陈永贵,上个世纪50—70年代大寨党支部书记,在毛泽东的关怀下,陈永贵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毛泽东对一个普通农民干部的赏识和重用,正如陈永贵所说的那样:“今后,再也不会有毛主席那样伟大的领袖会把一个农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的人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一生中和许多世界风云人物有过政治交往,有的甚至结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金日成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因为共同的信仰和事业,金日成和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结下深厚的友谊,携手谱写了中朝友谊的辉煌篇章。毛泽东十分坚定地向金日成介绍邓小平:"我们要他!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邓小平第一次和金日成会见是在1975年4月,金日成应邀访问中国。这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并流放江西复出之后。3个月前,毛泽东提名邓小平  相似文献   

19.
万须  刘滨 《党史博采》2003,(11):19-23
在新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陈永贵可以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陈永贵和大寨人秉承毛泽东肯定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毛泽东所赏识。陈永贵正是靠着自己战天斗地、不断进取、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纯朴、忠诚、耿直的品格,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跃而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相会在往昔的岁月──陈永贵、吕玉兰、宝日勒岱、郭凤莲友情实录(连载之三)储建中3、党的"九大",陈永贵、吕玉兰、宝日勒岱一起坐到了中央委员的位子上送走内蒙古参观团及宝日勒岱之后,陈永贵、郭凤莲很快便陷入迷惘和烦恼之中。1966年下半年,史无前例的"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