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职工受益从1984年开始,浙江省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这项改革是由参加统筹的工厂企业按照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统筹金,交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管理和支付,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厂企业退休费用负担重的问题。在全面推开的基础上,进而实行了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逐步形成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  相似文献   

2.
刘鹏 《民主》2012,(10):53-53
近日.国务院下发《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要求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将进一步提高,信息管理将实现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3.
社保新风向     
《瞭望》2004,(45)
2004年10月26日-27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推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使社会保险经办工作重心下沉,腿迈进街道、社区。这是提升社  相似文献   

4.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涉及广大的城镇职工和农民(包括农民工)的利益调整问题。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仅要兼顾城镇职工中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统筹考虑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没有财政体制相应的配套改革,难以保证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4,(45)
在郑州市18.4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看来,郑州市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如同他们的亲生儿女一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之所以能“一分不少,一天不差”,正是市统筹办多年来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承担起维护、创造社会公平和缩小社会不公平的重大责任。二是全面统筹、全方位地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包括统筹推进城市与乡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文辉  孔金平 《行政论坛》2003,(6):70-71,87
我国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从一个以企业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的现收现付制,走向了一个初具轮廓、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然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隐性债务巨大、个人账户“空壳化”、制度覆盖面缺损、缴费率高等问题。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养老保险体制转轨问题,切实承担起解决隐性债务的责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资金分开管理,建立健全退休制度,建立起退休关联型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住房和生育等险种,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老病死是否能得到切实的基本保障,关系到企业能否解除后顾之忧平等地参予市场竞争,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本文拟就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谈几点认识。一、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的必强性我国的社会保险虽然在内容上已包括了职工的生老病死,但其养老、医疗、生育、住房等都维系在企业身上,直至八十年代仍基本处于企业自保的水平。在这个阶段,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9.
郭红敏 《侨园》2016,(4):50-51
正侥幸开始贪婪无度今年34岁的王文婷,1999年12月到信阳市浉河区企业养老保险中心工作。2007年初,王文婷到本单位退休管理科工作。那时的王文婷,勤奋敬业,工作热情高,领导对她比较器重。2010年前后,发放科从退休管理科独立成科后,王文婷负责发放科工作,发放科主要负责统筹离退休人员养老基金的发放。2009年年初的一天,王文婷为几个退休职工补发养老保险金时,多发了几千元钱。事后,王文婷在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保险体系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由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实现了真正的广覆盖,社会保险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隔,强化了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包括: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管理的不可持续性,制度的"碎片化"影响到社会保险公平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保险的比例,保障个体权利并放宽对工人农民医疗行为的约束,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与运作,加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森 《行政论坛》2005,25(2):82-86
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性的治理运动加速了社会保障全球化,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并取得较大的成果:即保障模式从“企业 社会”到“企业保险”再到“社会保险”;改革取向变单位保障为社会保障;机制转换:由单一责任主体到多主体,社会统筹到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保障项目从短缺到充实;保障范围从按所有制覆盖到不分所有制的全覆盖;保障层次由单一到多层。但上述改革成果适应社会保障全球化趋势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未来社会保障改革须向市场化、民营化和社区化三个方向迈进,以全面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沈莲 《学理论》2009,(31):72-73
社会保险代理服务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补充,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迅速发展,为企业和个人缴纳享受社会保险提供了帮助和服务。然而学术界对于社会保险代理服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很多重要的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没有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社会保险代理服务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珍珠 《理论导刊》2000,(11):15-1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一个经营主体,不再是一个主揽一切的社会机构,失业和退休的职工将逐渐与企业脱离关系。作为基本保障,企业必须参加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以维持职工的基本权益,保证社会的稳定。但社会保障中的职工养老保险在实施中还存在不少现实问题。   1宣传不力,社会保障意识弱。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应该是全方位的过渡,同样包括社会保障方式的转变。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导致我们的一些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职工自…  相似文献   

14.
时事聚焦     
《瞭望》2007,(33)
中国(2007年8月4日-8月10日)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惠及四千多万企业退休人员。8月6日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从7月1日起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普遍提高基本养老金,务必在8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企业退休人员手中。为改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将从2008年起再连续3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2,(11)
——基金收不抵支。社会保险基金是体系建设的基础,目前这个基础还十分脆弱,部分地区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由于目前我国社保基金还没有实行全国统筹,缺乏必要的调剂,致使许多省份的养老保险金还没有实现省级统筹,即使宣布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养老资金在省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调剂也十分困难。其结果是不同城市间的养老负担苦乐不均,部分城市面临的支付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16.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建立了一种以企业为职能载体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以企业为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并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延迟退休政策不断引发社会热议。本文首先论证了未来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当前需要审慎推进的必要性,从当前企业在执行现行退休政策中面临的实际矛盾出发,对政府拟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险的现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十几年改革探索,尽管成绩很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政府简政放权实行宏观调控、企业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人力资源的配置等情况来看,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与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在:(一)失业保险制度范围狭窄,承担风险能力不强。现在我国实施的待业保险制度基本上还是1986年7月份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成份既有国营企业又有集体企业,既有股份制企业又有三资企业,既有民间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6)
职业技能鉴定作为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评价和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评价模式也存在无法满足企业岗位和人才发展需求的问题。在黑龙江省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是解决当前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瓶颈,适应新形势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4,(45)
困难和破产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问题,是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普遍头疼的事情。社会保险费不能够按时足额征缴,严重阻碍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