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进》1999,(5)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距今已经整整八十周年了。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五四精神至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带着过去所不曾有的革命的彻底性,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新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五四运动使上个世纪中叶在欧州徘徊的“幽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了中国人民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胜利,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时间的探讨关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时间问题,历来国内史学界都把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笔者认为把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是不够客观和科学的。首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并...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序幕。山东的五四运动是全国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为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一章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里,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经过了三级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集合此前近80年现代性的积极能量,从思想高度解构传统文化.为人民自主革命和制度创新开辟了精神空间;此后直到1979年的60年阃,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努力突破封建主义传统,同时超越资本主义模式,尝试自主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则针对以往"计划体制"模式,展开了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扬弃"实践,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在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契合中国特色中获得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6.
徐姝丽 《前沿》2012,(22):164-165
五四运动对我国的近现代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五四运动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数百年来,人们对五四运动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五四运动的研究也是从不同的方面展开的.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五四运动以及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影响,本文从五四运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大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启发了民众的革命觉悟,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魅力,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全国性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是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一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开风气之先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五四时期是瞿秋白一生的转折,是他从探索与追求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这位政治家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五四运动点燃了瞿秋白的革命热情,塑造了他的无产阶级人生观,激发了他的革命创造精神,成为瞿秋白革命战斗生涯的光辉起点。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4)
五四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此,中国的无产阶级接过资产阶级未能完成的历史重任,开始了新的革命历程。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这是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而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当代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起了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  相似文献   

11.
对五四精神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荣 《理论月刊》2002,1(5):68-69
本文认为,“五四精神”应该是从思想文化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精神。主要因为“五四志士”们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认识到科学和民主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发出了国民主体意识的呼唤,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现代化问题。纪念五四运动,要强调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更要高度重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我们隆重而热烈地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当年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燎原的烈火蔓延全国,形成了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曲折前进的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同时又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  相似文献   

13.
张杨 《今日民族》2013,(7):42-43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精神的感召下,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踊跃投身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潮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其中,白族的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为了探索救国道路,寻求革命真理,毅然离开家乡,投身到党的各种组织和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朱执信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剥削的本性,看到蕴藏在人民群众身上伟大的力量,认识到当时的阶级斗争和资本家剥削劳动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认识到革命的性质、原因、动力和对象、手段和目的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勇  章征科 《桂海论丛》2011,27(5):35-39
孙中山从辛亥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以及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中逐渐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工农革命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因此,孙中山实现了工农观的转变:从轻视脱离工农到重视依靠工农。这一转变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1919年5月4日我国发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我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五四运动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骨干,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  相似文献   

17.
左瑞成 《理论月刊》2003,(11):35-36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何在五四运动中没有做到“先行”。本文试图对这一个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事实上,五四时期的孙中山正是处于日理万机的时期。无论是在理论创新上,还是在革命实践上,他都仍然自觉肩负着拯救中华的历史使命。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他日日夜夜都在为创立新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方略而操劳;同时,为减轻人民痛苦,他不得不为南北和议而废寝忘食;另外,广州军政府繁杂的事务也让他几乎整天不得闲,再加上法租界对他行动的约束,这些主客观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他对五四运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五四运动则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这些科学论断,早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我国人民的共识。近年却有一些人出来否定和责难。他们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说成是五四运动的传统和五四运动的精神,指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这一传统的中断,还说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断裂”。这股翻案风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20.
一战华工对五四运动重要作用鲜为人知.五四爆发直接原因即战胜国交涉失败,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主要依据就是14万多青年华工赴欧洲参战的特殊贡献.五四前夕青年华工的各种爱国举动和捐款行动,表现出高涨的爱国觉悟和热情.青年华工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直接施加压力,迫使其不敢在和约上签字,成为五四运动重大胜利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重要标志即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登上政治舞台,一战华工成为首推力量.五四流行口号"劳工神圣"就源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一战华工的积极看法,使青年先驱者认识到工农民众的伟大力量,进而开辟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