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2.
李飞 《传承》2010,(3):86-87
张伯苓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对我们有着指导的作用。其中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3.
张伯苓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对我们有着指导的作用.其中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4.
史继忠 《人大论坛》2011,(10):53-54
戊戌变法把教育改革提上了重要日程,维新派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从此,“废科举,兴学堂”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由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期中,严修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率先实行教育改革,在贵州改革学古书院。他的《奏请设经济专科折》,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中,他最早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宗旨,较早地设计出融合中西教育内容的近代学制,力倡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成为晚清国民教育最积极的鼓动者。他的智育、情育、意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改良主张突现了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和强烈的爱国情操,他对女子教育的阐述和对兴办女学的筹划,开风气之先,为近代妇女思想的觉醒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黄洁 《求索》2008,(11):182-184
王国维自幼饱受传统国学熏陶,而后,王国维接触“新学”,叔本华的社会批判意识、悲观主义人生观以及生命哲学对王国维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因此,王国维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在表现形式上,王国维以传统“词话”的形式点评前人词作.其作品在内容的深层已与传统词论大异其趣。王国维作品很大程度也影响了传统文论近百年的基本走向,然而,王国维这位亲手断送传统文论的革新者后来成为旧传统最坚定的维护者,并在旧传统“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无奈中,最终选择了离开。这是王国维留给后人深层次的思考和对中国近代文人的深深的忧虑,或许正是这种忧虑让世人真正领悟了中国转型期的文论理路与时代归宿。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4,(3)
武训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武训是行乞兴学第一人。他为使穷家子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行乞募化近40年,在山东堂邑、馆陶、临清3县各办了一处义墊。他被誉为“千古奇丐”,欧洲辞典称其为“无声的教育家”。武训的一生历尽艰辛,饱受磨难,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探索与争鸣》2023,(3):161-176+2+180
22岁的王国维从外省来到上海,随即被推到时代风潮的前线。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包容多元,从中孕生出一种讲求诚信和实利的精神形态,而青年王国维独钟情于“哲学”,他以《教育世界》为基地,广泛引介其所谓“纯粹哲学”,为上海迎来“形而上学”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上海也因为王国维,在诚信和实利的基础上更产生某种超越性的精神。王国维从叔本华转向康德,即希望中国人放眼世界、正视现实,树立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他以哲学为纲,以美育为目标,从思维方式、学术传统、大学学科、美育普及到国民人格等方面建构了一套制度移植的现代性方案。然而,哲学“可信”而不“可爱”,理性与感情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这是王国维的悲剧所在。沪上十年,青年王国维扮演了输入“理性”之光的角色,然而“理性”却激起他的感情反弹,使他对理性的局限产生警觉,也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09,(2):F0003-F0003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0.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0,16(3):86-88
中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从开明地主倡导的“经世致用”到太平天国用“正道”培养“正人”,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培养革命“国民”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理念艰难探索,使中国教育从封建的旧教育走向近代和现代教育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陈鹏 《理论月刊》2006,(2):64-66
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军事近代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代表人物,袁世凯提出了广设军事学堂、建立合理的军校教育体制、正规教育与速成教育相结合、学习外国军事教育经验等思想并付诸于实践,丰富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及教育思想的内容,对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促进军队近代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尹洪兰 《前沿》2012,(19):157-159
武术进入学校教育是其近代变革的重要部分.在军国民主义以及尚武思潮的推动下,武术因其是“自卫之术”而被重视,又因被认为是中国的体操而进入学校,后来随着军国民主义的衰落以及对体育本质的了解,武术的体育属性和教育价值逐渐被重视和发掘,从而走出了“自卫之术”的狭隘观念,最终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形成武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人才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更好地促进现代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和谐人才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王甍  汪荣 《求索》2013,(6):219-221,114
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恩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不同的学科都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汇贯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虽然从近代才开始普及。但其概念的核心在中国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liberal arts,即自由学科。建立在中西方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逻辑之上的“通识”范畴各不相同,然而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出具有理性思维与感性直觉的完整人格。追溯通识教育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对于推动和改善现代通识教育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体育是中国传统体育与当代体育的中接点 ,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92 4年民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运动会” ,规模空前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考察这届全运会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社会观念的转变是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反过来影响着近代社会变迁 ,在维护国家主权、提高妇女地位、鼓舞民心士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沙坪学灯     
正提起沙坪坝,便觉得一阵书香扑鼻而来。翻检中国现代教育史,它早已榜上有名。文化一直是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重庆作为战时的首都。抗战时期,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以及名扬中外的泰斗级人物都云集沙坪坝区,沙坪坝成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1938年。重庆沙磁文化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华民族现代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人文精神构建关系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的价值抽象,体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在以儒道教义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体育和体育精神的缺失以及气功养生型文化的张扬,导致国人身体素质低下和人文精神的衰变。近代体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这种“西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模式,包容身体锻炼和人格培养,将身与心、灵与肉辩证地统一起来,折射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迥异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哲学。回溯体育与近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剖析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解读体育精神并将它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育现代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早期海军留学生,严复是鸦片战争之后向中国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曾被时人誉为“哲学初祖“和“新道德”的启蒙者。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比作英国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一生从事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与著述的边沁(1748~1832),甚至说他是中国的边沁。应当说,自从有了严复,近代社会科学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严复的启蒙和奠基之功是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9.
张拭不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创办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授传讲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并在其丰富的书院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的书院道德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书院在当时的兴盛是与张拭教育理念的注入分不开的,随着时光的流转,岳麓书院铸造了湖湘文化的辉煌,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人才,赢得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毕生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地实验,形成了中国近代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理论宝库。陶行知在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救国”思想对他的思想言行起着较大的支配作用。陶行知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早期陶行知是一位“教育救国”论者。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经过了一段较为复杂的过程,是他在“十字路口”作出艰难抉择逐步接近教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