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陈化  曾天雄 《求索》2010,(12):56-58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集体主义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价值观提供了可能。非公有制经济的逐利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客观要求决定集体主义主导的必要性。为此必须积极扬弃传统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加强教育和法制建设,构建合理的利益引导,树立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耿步健 《求索》2010,(12):106-1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两个基本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传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只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缺乏伦理基础。因此,本文认为,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公安院校学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使集体主义原则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可以并行不停的.因此,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涵义,澄靖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模糊认识;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公安院校学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郭改玲 《理论月刊》2003,(7):125-126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本文分析总结了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赋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并就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道德经历了由传统抽象集体主义的道德共识到现代道德多元化的道德分化的历程。由于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抽象集体主义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抑制了社会主义活力,故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多元化又呈现出道德下滑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社会亟需一种新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共识。正是基于这种传统与现实的压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其实现了对抽象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扬弃,实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成为构建公民道德共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企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必须理直句比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企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集体主义观的发展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随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30年的洗礼,当代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与传统集体主义不同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都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把广大青年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王书侠 《前沿》2008,(9):13-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对集体主义存在认识误区,对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笔者认为集体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只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集体主义应随之调整和更新其内容: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体主义在具体道德要求上应当分层次。  相似文献   

9.
邬巧飞 《桂海论丛》2010,26(5):52-5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关系问题上,仍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但是,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相区别的。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但要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做出新的阐释,而且要遵循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任玙 《理论月刊》2005,(9):28-29,32
集体主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产生了一些失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仍然具有存在的基础,依旧是我们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主导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坚持集体主义,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体的性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集体主义,与时俱进,对原有的集体主义进行扬弃,根据新的情况完善和发展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1.
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伦理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的道德原则,这决定了它在我们时代的价值导向中居于主导地位。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决定了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时下某些否定集体主义的观点,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弘扬集体主义。从一般市场经济的普遍性和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经验看,崇尚群体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生产目的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弘扬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杨善抑恶、抵制西方腐蚀思想侵蚀的要求看,集体主义是医治市场经济弊病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和集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要更好地坚持和贯彻集体主义原则 ,关键是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以及集体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中,并未出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语词,于是有些人就误以为,现在我们党不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了.这种误解,将直接削弱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权威,使人们漠视甚至损害集体利益,从而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现的关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展开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传统契约文化中的官民关系能够成为一种比较融洽的社会关系,其关键在于传统法律制度尤其是传统契约法律制度以恰当的方式审时度势地处理了这种官民关系。在当代中国,这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梅 《前沿》2007,3(8):69-72
长期对集体主义误读的消极影响和大学生对个人主义认识上的模糊以及当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实践环节的不足与消解,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心理认同与践行。因此,要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澄清大学生对个人主义的认识误区,重视对深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践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平等也不是公平正义,而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对主张原子化社会与个体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扬弃。集体主义价值观,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基础之上,强调本体与他者、个体与集体、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更要把集体主义具体化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志胜 《前沿》2013,(1):60-62
马克思法学揭示了法律伦理的根源,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根源客观上寻求法律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平等要求,表现为经济集体主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血缘政治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血缘集体主义的亲情伦理精华对经济集体主义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疡经济条件下,‘面对价值现多元化的现实,必须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价值观.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价值现就会影响个人发展,或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能地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张红 《前沿》2004,(8):160-162
揭示了契约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进步作用 ,指出契约关系最早产生于西方的原因 ,由此分析了契约关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历史命运。最后得出结论 :建立完善的契约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