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彝族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多样的彝族文化,在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四川彝族民族的音乐风格,探索其艺术价值,能更好帮助我们从四川彝族民歌中汲取养料,创作出更多的好的音乐作品。现代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歌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入探索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以期更好激发民歌的原生态的丰富意蕴,做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四川彝族民歌,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歌音乐文化,让四川彝族民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一、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价值及现状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个多民族共同活动的文化大舞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都融进了自己的声音,具有多元色彩的文化像涓涓细流,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鄂尔多斯民歌浩如烟海,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用歌声表达丰富的情感,用歌声抒发着对生命的畅想,用歌声歌颂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鄂尔多斯民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美学上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处太行山脉的山西省左权县,因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而再度引起国人的关注。擂台赛由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以长江为界,分北方队和南方队对擂赛歌,参赛歌曲必须是原生态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民歌就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音乐之所以与其他音乐区别开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种民族音乐都在有意无意中浸透了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民族性是民族音乐的一个基本属性。侗族音乐因地理位置等原因,演唱风格少有雕饰和加工,因此其原生态唱法中侗族的民族特性更加突出和完整。侗族原生态唱法中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演唱风格、旋律、作品内容、素材来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9,(1):F0003-F0004
马山县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纯朴、风情独特,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民间艺术之乡",原生态美食享誉区内外,是"中国黑山羊之乡"。为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文化旅游美食品牌,马山县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大打文化牌和原生态美食牌。  相似文献   

6.
王桂娜  张丽萍 《前沿》2013,(7):189-191
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尊重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读图"时代,将民族文化转变成特定的符号语言进行视觉传播是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一条创新道路。视觉传播也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如何更好地进行视觉传播,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鄂尔多斯婚礼"个案,重在分析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力图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民风民俗背景下,由少数民族劳动者创作的民间歌曲或器乐,是少数民族属性和心理特征表征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在现代化、城市化与外来流行文化影响与冲击下,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传播面临许多挑战,亟待通过传播路径创新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9.
王秀丽 《前沿》2012,(10):143-144
音乐的重点不是在培养音乐而是在创造文明,它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有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品是以声音为载体,体现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又因其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各具特色。本文将从声乐、器乐、戏剧音乐三大方面,逐一探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产生并盛行于我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宣汉县百里峡一带,是土家族人民在田地间薅草劳作时边打锣鼓边演唱的一种民歌形式。它是巴人古老音乐的一种传承,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民族民歌艺术形式,也就使得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对它的保护和开发也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刘玮  李燕凌  何李花 《传承》2011,(31):50-51
"苗族歌鼟"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靖州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脍炙人口的口传民歌,它是原生态的多声部民歌,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正经受着剧烈的冲击,处于濒危状况。通过从社会学视野出发,以"苗族歌鼟"作为研究对象,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地方戏曲作为集民歌、小调、曲艺为音乐基础而成的声腔艺术,是最具民族特点的音乐载体,湖北汉剧以皮黄为声腔,兼南北一体.不仅成为京剧的母体,而且还影响了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等皮黄剧种.它在建立以民族音乐为主体的高师音乐教学体系中,具有课程的开发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湘西少数民族审美观念是湘西各民族关于生命的诗性之思,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渊薮,又凸显了湘西文化的地域特征和审美个性;其间诸多的原生态文化事项,不少被誉为中华古文化的"瑰宝家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对湘西少数民族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形态特征及美学诉求的深入探寻与现代审视,发掘其当代价值,对优化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丰富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文帅 《学习与实践》2022,(12):124-133
传统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从根源上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延续意义。传统神话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华民族和现代国家建构的基质要素。当我们探源中华文明时,必然不能绕开彰显民族文化本源特征的神话,而必须从文化共同体变迁的角度,考察它们之于中华民族和国家建构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春玲 《前沿》2012,(5):162-165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内涵广博,有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和天才的艺术创造,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富含各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具有珍贵的艺术研究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与创新的活水与源头,具有重要的艺术创造借鉴价值。因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承载着各民族历史的同时,也体现了绚丽多姿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节日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积淀。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学派所无法比拟的。研究儒学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具有特独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多元化的实践中,它与都市流行歌曲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对形成新世纪的大众音乐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载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统一,才能增强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融合,以此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二课堂”、网络及宿舍等多元价值载体赋予易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是一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它所承栽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无论是为自身发展,还是为了全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必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产业化运作,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成为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而言,现代产业化运作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是否原生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极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产业化运作并非洪水猛兽,只要运用得当,相信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符号价值探讨其进行产业化运作, 以开发促保护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