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台湾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农民利益受损,但是面对大陆广阔、繁荣的市场,台湾农产品却没有突出表现。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逐渐扩大之势,但是与两岸总体贸易相比仍然明显滞后。为照顾台湾农民利益,大陆相继出台单方面给予台湾农产品的优惠措施,希望籍此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本文试图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1,(15):34-35
今年6月28日,北京、上海、厦门三地开通了赴台自由行。这是继2008年7月台湾地区向大陆居民开放旅游、两岸实现首次直航以来,两岸民众交流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节点。和以往"团进团出"、浮光掠影式的旅游相比,自由行的开通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民众有机会深入台湾社会,了解对岸同胞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台湾独立”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兼析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董操自1987年11月台湾国民党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在亲情、经贸、文体、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迅速增加,台湾岛内越来越多的人士更加关心中国统一问题,主张和平统一的力量不断增长,两岸敌对意...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及其政经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79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克服了政治因素的障碍,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对促进两岸经济的日趋密切和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稳定两岸关系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潘雨  李涛 《台湾研究》2013,(2):28-32
2008年5月国民党执政以来,尤其是ECFA签署、马英九连任后,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平发展理念被广大台湾同胞所认同,但两岸互信依然不足、岛内主流民意亦未发生质的改变,台湾民众在“中国认同”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倾向,两岸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并未拉近。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以“和合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其理论价值启示出发探寻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的可鉴之路,以探索建立两岸民众共同家园、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人员往来规模继续扩大,两岸各界加强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两岸居民大交流的局面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大陆与台湾尚未统一,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既不同于国内公民的出国,又不同于往来港澳地区。做好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岸文化人员往来正常化,更可以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推动海峡两岸整体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7.
2005年的两岸关系,可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以春节包机直航的突破开局,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三·四讲话”、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台湾泛蓝三党主席相继访问大陆与中共达成交流共识为重点,以“双亚”赴台参加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吊唁仪式、大陆开放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宣布赠送两只大熊猫、对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实行同等待遇、简化台商台胞赴大陆通关手续、文化名人李敖大陆行、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空前活跃等为“链接”,以泛蓝在岛内“三合一”选举中大胜为结局,——在在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转折点暨新阶段,坚冰正在悄然融化,前景令人期待。总括一年来的两岸关系,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华 《台湾研究》2013,(4):37-42
在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中,大陆、台湾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因此台湾对外战略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处理与大陆和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和大陆政策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联系。从台湾惯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大陆对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而且统一的进程中并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两岸关系应是敌对关系,台湾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大陆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修文群  刘震涛 《台湾研究》2006,(5):24-27,54
扩大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是两岸农业合作互补双赢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通过此措施,直接将经济利益输送给台湾农民,吸引他们赴大陆经营发展,从而使日益萎缩的台湾农业在大陆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推广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经验,促进大陆农业升级换代,建立现代农业产销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台湾开放大陆配偶赴台定居以来.大陆籍婚姻移民急速增加.尤其是女性。截至2006年10月19日,向台湾境管部门申请停居留有案者,大陆配偶为22.9万多人,他们的子女也随即进入台湾社会,由此台湾社会的人口与家庭结构.阶层与族群结构.将发生量变以及由此而生的移民政策争议与社会正义等问题,自然也从不同面向给台湾社会带来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大陆酉己偶的社会权利诉求也渐成社会及媒体焦点,引起各界的关注。本文拟从社会正义的观点来探讨大陆籍婚姻移民的社会权问题。社会正义是促进社会融合的基石,亦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只有社会正义在台湾的实现。才有可能理性而有效地促进大陆籍婚姻移民在台的融合与两岸婚姻相关问题的解决.也只有遵循公正平等的规则,台湾社会各阶层、各族群才能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台湾公民社会成长及整个社会的融合。本文从分析与大陆籍婚姻移民社会权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台湾社会意象里的大陆籍婚姻移民以及他们面临的困境切人,勾勒大陆籍婚姻移民在台的生活图景,建构出论述赋予大陆籍婚姻移民社会权正当性与必要性及相关两岸婚姻问题的架构。  相似文献   

12.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大量外移到社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资讯、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在岛内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祖国大陆投资市场。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限制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世纪之交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人们无不对台湾科技产业现状、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可能性以及如何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等问题感到关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发表一己之见。一、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大陆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出于政治利益考虑,台湾当局经常以所谓“台湾安全”为由,推出各种紧缩性政策措施,企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向前发展。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一直采取各种名目的限制措施,其中对大陆经贸热进行过7次明显的“降温”行动。本文拟对台湾当局的这些“降温”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陆的台湾研究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的台湾研究现状与特点肖敬随着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岸间各种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台湾问题愈来愈为人民所关注。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大陆学者关注的重点。一门新的台湾学在大陆悄然兴起。(-)大陆学者对台湾问题的研究投注极大的热情,首先表现在研...  相似文献   

15.
钟岷源 《南风窗》2010,(9):28-30
<正>未来ECFA的协商进程不仅挑战马英九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在检验大陆整体对台战略的效率。两岸关于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第二次协商4月1日在台湾桃园落幕,台方主谈人黄志鹏称,下次协商会尽快展开。对协商冀厚望的马英九随后对媒体说:"台湾方面不会开放大陆劳工来台,  相似文献   

16.
胡文生  徐博东 《台湾研究》2011,(1):28-32,59
民族国家认同的异化与分裂是当前台湾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影响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台湾民众在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上为何会发生严重混淆,结合台湾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及政治结构演变来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其中的根源,对于重新导正台湾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消解“台独”势力的社会民意基础,并最终达成两岸的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俞文华 《台湾研究》2008,(1):13-18,58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两岸贸易的日益扩大和台商在大陆投资持续增长,台湾在大陆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也不断攀升。从科技政策分析的角度,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发明专利申请的大幅度增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在大陆的三种专利申请增速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基于快速增长的发明专利技术的大量累积,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进入了政治转型期,开始从传统的国民党威权政治统治向所谓的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转型。当代台湾的政治制度转型不仅给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且也给两岸关系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台湾政治制度转型问题,不仅是研究当代台湾政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且也是我们在研究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统一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探研台湾新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积极寻求对策,在台湾新政治生态下,设法避免和扭转对两岸和平统一不利的因素,鼓励和推动对两岸和平统一有利的因素,为未来两岸最终和平统一营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演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08,(4):12-15,38
2008年3月22日“大选”后,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两岸关系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单向、间接、不平衡”的交流格局正在冰消雪融,两岸同胞多年企盼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旅游及交流迈人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近一年多来,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升温,继2009年4月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后,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在2009年11月16日签署于60日内生效后,台湾金融业赴大陆投资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拟就两岸金融业发展现状、台湾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赴大陆投资的前景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