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佛教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由来已久,佛教文化所具有的文学性,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明清时代的女作家而言,宗教的皈依既是精神的需求,也是自我价值的补偿。同时,宗教的思维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女性的文学创作。佛教文化对吴藻创作的影响,既表现在语言表述层面,同时已内化为吴藻作品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情韵,浓郁的宗教情怀也是吴藻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校园女性语言侵害现象在今天的校园中日渐严重.女性语言侵害现象表现极为复杂,当前社会文化的迷失以及双性化潮流是其主要的原因.这种倾向不是女性语言多样性的表现,无益于女性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女性创作群体的创作趋向自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女性对文学创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因地域相近或是有亲缘关系等原因,不少女性已开始聚会或者结社,进行创作交流;二是女性开始自觉为自己和其他女性的作品结集和刻印.但由于时代和自身的限制,这些女性的创作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女性意识觉醒又是以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得到呈现的,一是面向男女公共空间的社会化视角,二是面向女性自我空间的个人化视角.这两个层面性别意识的表现都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她将身处那个时代中夹杂在夫权与父权之下的女性的重重挣扎,以及女性作为受害者最后又变为施虐者的疯狂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文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形象、以及最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主要是女性.曹七巧、长安等众多女性角色的形象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片段,却又是以社会最为底层的眼光表现最为高层的社会价值.其中曹七巧的描写刻画则最为到位,这个人物形象也因此被称为张爱玲写得最为成功的女性.细致地剖析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窥探这部小说的情感走向.  相似文献   

6.
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以及对他们独特的生命史的精彩描述,使小说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其中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称得上精彩纷呈,既反映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也表现了他创作思想的倾向性和局限性.路遥小说中的女主角可分为现代女性、传统女性和处于现代与传统夹缝中的女性.路遥对她们的生活状态抱着犹疑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在小说中给她们出路,更没有吹着时代的号角给她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而只是把她们困在儒家给女性限定的范围内规定她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丁玲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以其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女性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的艰难坚韧的探索,体现出其在现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本文拟就对这类形象的性格表现及典型意义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事求是地评估这些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时代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一丁玲以反映知识女性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主要表现了当时女性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和爱情的  相似文献   

8.
从冰心开始,"五四"女性作家笔下的爱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冰心所表现的是广义的带有抽象色彩的爱,包括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她希望通过爱来改变世界;冯沅君笔下的爱则是一种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的两难选择;而到了丁玲,爱则还原为两性之间的爱,而这种爱又失去了早期女性文学中作为信仰的这种神圣意义,而变得真实,而且也表现了对爱的质疑.从爱的话语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女性地位已经较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改变通过古今文学作品对比表现得十分明显.百余年来女性解放运动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作品中的记述为女性解放的各个阶段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映射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意识变化.文中主要以大文学家张爱玲的作品为例,结合当时国内外社会环境详细分析文学作品中女性解放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角色冲突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有损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女性从事警察职业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女性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之间的跨度比男性要大得多,需要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不停地进行角色转换、选择,这些会影响女警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层工会干部的执行能力,是一个基层工会干部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和关键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运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经济成分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给基层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做好基层工会工作,必须切实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执行力,增强八种意识,即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奉献意识、和谐意识和才能意识。其中,责任意识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规则意识是提高执行力的约束和保证,而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奉献意识、和谐意识和才能意识,则是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方法或环境、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公民法律意识对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日益凸现。法治现代化的核心是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树立,人的法治观念的现代化是法治现代化赖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为民,就是要做到增强公正意识,权为民所用;增强人权意识,情为民所系;增强法律责任意识,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现代性时间意识的古代根源,将其追溯到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正是这两位思想家形成了现代思想所秉承的主体时间意识.本文指出,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尽管都讨论时间,却是出于不同的考虑.普罗提诺是第一个讨论时间内意识的思想家,然而他的目的是解构时间观念对于灵魂的羁绊;奥古斯丁紧承普罗提诺,在论述上也模仿普罗提诺,但他认为时间的主体性必然导致存在问题的重新理解,时间与存在无法分离.如果说普罗提诺试图透过讨论时间以拯救古典的理念世界,那么奥古斯丁却从普罗提诺的讨论里看到哲学主要是柏拉图哲学拯救现象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维护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总体比较缺乏。需要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文化、改善公民教育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浅析犯罪情报意识的内涵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情报意识是社会意识在犯罪情报工作中的表现。在宏观上,犯罪情报意识指的是参与犯罪情报工作的所有主体对犯罪情报的概念和社会功能的总体认识,在现阶段表现为认识到侦查工作是围绕犯罪情报展开的,情报主导侦查工作。在微观上,则是从事犯罪情报工作的个体对犯罪情报的重视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以及严格按照犯罪情报的特性和犯罪情报工作规范处理犯罪情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简论品牌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品牌意识是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国,关于品牌意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较少从发生、发展的角度研究品牌意识,对影响品牌意识的因素尤其是广告的作用探讨不足,对品牌意识与消费决策的关系探讨不足。将来应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浅论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著作权法》以法定形式明确了著作权的归属,同时也明确了出版单位的权利,作为出版业主体的编辑,必须认真研读著作权法,提高版权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出版社、作者、读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冲突和危机状态下的政府治理研究是一项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重要课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进入危机频发期。危机不仅对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我国政府应重视培养危机意识 ,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建立危机治理的社会支持系统 ,依法加强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当代中国女性的生活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女性的自我意识在权力话语的遗留和解构权力话语之间艰难成长、摸索前行.对既成的历史事实并深植于现有的社会结构中的中国女性意识的缺憾和不足进行探讨,对呼唤广泛的女性意识的理性觉醒和在差异中求平等、在开放中求自由的女性主义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