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地方提倡和实行领导干部与贫困户“攀亲结对”,这对于密切党群关系,使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帮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作用。据《农民日报》1998年10月15日载,某县委副书记与本县某乡一个特困户结上“穷亲”后,经常走“亲戚”。每逢春耕、...  相似文献   

2.
某山区县四年中换了三任领导,每个领导上任时都决定在自己任期内搞山区开发。然而,前一任领导要求群众种果树,后一任领导要求群众种药材,最近又换了一任领导,这届领导却要求群众种葡萄,由于这些领导各唱各的调,弄得群众无所适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每一个新上任的领导干部都要想到的问题。领导干部在自己的任期内,为地方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闲聊中,得知某领导干部先前烟酒不沾,现在却嗜酒如命。问其故,只四个字回答:“工作需要。”时下,诸如这位领导干部所说的“工作需要”,似乎太多了。大吃大喝是“工作需要”,上舞厅进包厢也是“工作需要”,甚至找小姐叫三陪也是“工作需要”,如此等等,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可以说是“工作需要”。有一个已经连续几年不景气的企业,效益连年下降,但是吃喝之类的招待费却只涨不跌,职工们意见纷纷,面对群众的质问,厂领导却“处变不惊”,“理直气壮”的声音盖过职工,大声称:“这是‘工作需要’。”好一个“工作需要”,简直成了一个包容万物…  相似文献   

4.
李新敏,是农九师一六七团二连的一位普通女工,今年只有36岁,但却是一个有着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热心帮困扶贫,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贫困户的信赖和拥护,先后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农九师“科技示范户”、“巾帼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李新敏帮助贫困户的事,已经默默地进行4年多了。她说:“这些贫困户真的需要大家的帮助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位普通女工最朴实的追求。 一提起李新敏,贫困户孟建华和母亲廖龙玉就感动得流泪。1999年,孟建华想承包土地,可就  相似文献   

5.
副职领导干部多,这是干部工作中亟待克服的一大顽症。近几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虽在进行机构改革,但少数地方对这个问题触动并不大,多减“员”少减“官”,只减“员”不减“官”,甚至边减“员”边增“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十来人的处有三四个副处长,一个不足 300户的小山村,吃‘提留’的正副村干部就多达15人。 副职领导干部过多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既然当了副职领导干部;就要享受领导干部待遇。据某县邮电部门统计一个还有11万人未脱贫的山区贫困县开通BP机14000多部,大哥大 1200多部,有的乡镇,穷得连…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岁末年初,元旦、春节转眼就到,于是忙碌了一年的领导干部,又开始了“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送温暖活动,一袋大米、一桶清油、几句话语,便打发了贫困党员、贫困职工、贫困户,贫困人员待吃完大米、清油便又一贫如洗,不能从根本上体现送温暖带来的实际效果,变成了走过场、图形式,使领导干部为难、职工群众做难。对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团场、连队领导干部不要把送温暖作为衡量是否“亲民、爱民、为民”的标准,而应把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当作为民的体现,领导干部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对每一户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是缺资金还是缺技术、是缺人力还是缺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收入低的境况。使贫困户早日脱掉“穷帽子”,但愿不再有贫困户,领导干部年年都不要送温暖,这样才真正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切内涵。  相似文献   

7.
标题用的这句批评指责的话,出自某市委一位部长之口,是针对一位企业领导干部要求领导“违了法就要纠正”而讲的。部长的话含义很明显,在党委机关里,哪有什么依法、违法的问题,一个县团级干部连这都不懂! 这之前,该部长还有一段话:“你是党员又是县团级干部,说这个违法那个违法,你明白不明白党  相似文献   

8.
攒鸡蛋     
孙剑 《学习导报》2010,(12):60-60
许多人向富翁阿卡德询问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十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九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辽阳市城乡的1000多个贫困户,如今都有了一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亲戚”。他们密切交往,感情日深月笃,短短几个月,这些“穷亲”在高官亲戚的帮助下,许多令他们头痛的难题都迎刃而解。看到官亲和穷亲密切交往的情景,许多人说:“官亲攀穷亲,贵在真心亲。”  相似文献   

10.
“三个想一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这是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份政治问卷。这份政治问卷需要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出自己的回答。而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等就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正确地回答了“三个想一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据《安徽日报》报道:我省最近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设置了17个“禁区”,严防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会来事”。“会来事”是一个暧昧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要想准确定义还真不容易。一般来说,“会来事”的人都是些聪明、有能力的人。但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往往更多地用在了同事之间的拉帮结伙、钩心斗角、猜忌排斥、争名夺利,以及讨好领导、邀功争宠等方面去了。领导干部特别欣赏某人“会来事”,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自己心坎上;一般同志称某人“会来事”,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的人已成为…  相似文献   

12.
辽阳市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是从1994年9月开始建立并实施的。建立这项制度,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少数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淡漠了党的宗旨,弱化了公仆意识,脱离了群众,使党群关系出现了“裂痕”。为此,必须找到一种有效方式,使广大领导干部从经常性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二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户虽然在现阶段不多了,但是在农村、在城镇还有一少部分,要解决这部分群众的脱贫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辽阳市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这项工作,在本刊已多次进行了介绍。这次从不同角度选取三个侧面,扎扎实实地记述了干部扶贫过程中与群众心贴心的动人事迹,再一次显示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这项工作的鲜明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军队党的生活》2014,(8):71-71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军区广泛开展以领导干部学焦裕禄、青年官兵学雷锋和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一般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联”活动,掀起了大兴为民服务之风,使人人都在活动中找到了为民服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报载河南省商城县县委副书记刘和平,与该县李集乡特困户陈传应结上“穷亲”后,经常走“亲戚”。春耕、秋播等季节,总是拿钱支持陈传应发展生产,并先后三次亲自给“穷亲”送化肥10多包。刘和平还给陈传应送去优质板粟苗,请技术员去指导栽培,帮助“穷亲”脱贫致富。刘和平作为一名县委副书记,攀上“穷亲”后,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从物质、精神和技术方面和穷“亲戚”相“交往”,反映了他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扶贫济困精神。近年来,许多地方实行领导干部与贫困户“攀亲结对”,这对密切党群关系使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帮贫困户脱贫…  相似文献   

15.
他身无分文,别人却称他“千万富翁”,因为他一个人收藏着一座城的历史。他说:“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一生最后的奔波。”  相似文献   

16.
为“公仆攀穷亲”叫好报载:辽宁省辽阳市在领导干部中推行与城乡贫困户建立联络点制度,全市825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和206名科技干部分别与城乡贫困户交上了朋友,攀上了亲戚,结成了“一帮一”帮扶对子。通过科技、信息引导、经济资助等办法,使每人所联系的贫困户在...  相似文献   

17.
一心想发财的同村老乡刘某,做梦都没想到竟被一个陌生男子的“雕虫小计”骗走了多年用汗水攒下的积蓄。 农五师八十九团某连的刘某一天到场部办完事,在回连队途中,同道的一名外地男子过来搭讪,说他会吹“仙气”。他拿出一张5元纸币捏在手里,然后朝手里吹了几口“仙气”,那男子伸开手时,5元变成了10元。这时,老乡已看着了迷,对此深信不疑。这位会吹“仙气”的男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2):53-54
敬业,是对从业人员的普遍性要求。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要敬业。领导干部更要如此。为什么说领导干部“更要”敬业呢?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领导干部却要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吃饭问题;单身汉敬业与否,只关乎一人,领导干部是否敬业,事关全局。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事业发展和民生幸福,全靠领导干部是否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敬业与否直接影响全体干部职工是否敬业;领导干部不敬业,干部职工便难敬业,即使敬业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结果就会导致人心涣散、风气日下、事业停滞、民声鼎沸。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某媒体要采访一位深得当地群众爱戴的乡镇党委书记,说这有助于提高他的“知名度”。但这位党委书记却始终不答应,说“知名度”还没有“知民度”重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成为检验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素质的一把尺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  相似文献   

2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封建落后的功利读书观。历史已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殊不知,如今一些人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苦求一纸闪光的学位,甚至不择手段地利用官位捞取学位。此种怪现象正应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的一段妙论: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我们不反对领导干部通过勤奋学习追求高学历,这是干部“专业化”、“知识化”的客观需要。但也应该看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尚未完全市场化和法制化社会里,有些官员追求高学位的背后,却充满了铜臭、阴暗和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