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市公司的具体数据及公司治理因素两方面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债务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持股比例普遍较低,管理者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相关性没有达到一致,中国管理层持股的壁垒效应较为突出。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提高,管理层在公司的地位更加强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为了减少外部监管以及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层会降低公司的债务杠杆。但是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内部的有效监管可以减缓这种管理层持股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壁垒效应,因此,上市公司的高水平治理对管理层有监督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的财务杠杆效应和治理效应较差,没有起到应有的财务杠杆作用和治理作用。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反而会变成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基于公司成长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支持"行为同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由于我国金融和法律监管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实证分析得出公司成长性同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形下,公司成长性同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更加显著,而外部股东持股比例则对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东民营上市公司2005年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企业经营绩效与股权结构存在"区间效应"。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0-18.82%之间时,ROE(净资产收益率)随着CR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18.82%-39.40%之间时,ROE随CR1的增加而上升;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39.40%时,ROE随CR1的增加而急剧降低。目前广东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层激励不足现象,建议采取增加管理层持股等措施,以加大股权激励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以2012年至2014年三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就创业板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成长性是正向影响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制衡度与公司成长性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一是可通过提高自身整体质量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三是机构投资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海英 《求索》2007,(7):29-30
本文以主流企业理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以我国2004-200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和MBO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高管人员持股比例过低的现状,而实施MBO后管理层持股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机构持股对现金持有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量与企业价值呈倒"U"形关系,企业现金存在最佳持有量,验证了权衡理论;现金不足,机构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机构持股具有激励效应,现金过量,机构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机构持股具有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选取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价值的EVA指标,运用甘肃省17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EVA反应的公司价值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股权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由于对经理层激励的不足导致其与上市公司价值负相关;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下降,公司价值会增加;董事会治理从规模、结构、行为和激励方面对公司价值存在不确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收集农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性质与公司盈利呈正相关关系;法人股持股比例和普通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盈利呈负相关关系。分析原因在于农业上市公司在市场中与其它相关行业的谈判力较低,农业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这都需要强有力的股权结构保证公司的决策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需要强有力的控制者去推行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发人们普遍关心农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效率。通过研究终极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以及第一大流通股持股比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具体来看,实际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与比操纵性应计呈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的两权偏离程度对操纵性应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大流通股持股比与操纵性应计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向能 《岭南学刊》2008,(1):109-112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将会大量涌现。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如管理不当,会导致证券市泡沫膨胀、内部人控制、虚增公司资本、损害债权人及股东权益等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相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相关法规引导横向交叉持股,限制纵向交叉持股,并从规范交叉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关联交易、会计处理,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引入管理层持股的实践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但在反复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个观点的交织。一方观点认为,管理层持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国有控股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以及"与股东利益不一致"等公司治理问  相似文献   

13.
MBO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MBO的产生及国外经验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最初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取得公司控制权为目的发动的股份收购。它是杠杆收购LBO(LeverageBuy-out)的重要形式之一。LBO模式由Kohlberg设计并于1976年在其旗下的KKP公司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回顾债务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强化债务治理的相应改进建议。文章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弱化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企业的约束软化、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现状下的企业融资结构失衡、股权结构扭曲情况下的兼并机制不健全、破产机制不完善。因此建议从加快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破产机制和兼并收购机制几个方面强化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杠杆率和债务期限内生的假定条件下,通过对分别以“债务期限”和“债务杠杆率”为因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进行2SLS检验,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数据来研究债务期限、杠杆和成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为了进行比较,本文还对以“债务期限”为因变量的单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债务期限与债务杠杆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债务杠杆与成长机会之间呈负向变动关系,但债务期限与成长机会之间不再存在Myers(1977)从代理成本假说中导出的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的负相关关系。也即是说,一旦杠杆水平固定,缩短债务期限便不再能减少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略论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实践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有职工持股、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收购与管理层员工收购等多种形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完善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应采取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完善股权激励的市场环境、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权激励操作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状况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简称MBO),是杠杆收购(LeveragedBuout,简称LBO)的一种,指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由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按照收购主体的不同,管理层收购主要有四种类型:1、典型的管理层收购(MBO),指完全由内部管理者融资独立进行的收购。2、管理层与员工联合收购(Management-employeeBuy-out,简称MEBO)企业员工和管理层一起完成对企业的收购,管理层获得多数股份和控制权。3、外部投资者和管理者联合收购(Investor-ledBuy-out,简称I…  相似文献   

18.
刘澎 《求索》2009,(11)
本文对目前中国股市市场分割状态下计划回归的红筹股公司与A股公司的财务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红筹股公司相对于A股公司而言,具有显著更大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红筹股公司亦具有显著高于A股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这些比较显示,红筹股公司具有显著更优的盈利能力。(2)虽然仅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组成的比例和数量方面没有找到红筹股公司优于A股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经验证据,但由于公司治理还客观上受到其它内部、外部治理结构变量因素的替代性影响,特别是香港这一高度成熟市场的监管机制对上市公司严格的监管作用,所以红筹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仍然应该优于A股公司。因此,在存在市场分割的现实环境下,规模更大、绩效更优的红筹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投资价值,从而降低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纯  ;曾爱民 《求索》2014,(6):114-119
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直是全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沪深两市全体上市全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对金融危机前期与金融危机期间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管理层持股比俐、净资产增长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俐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在控制变量范围中,不论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未流通股比俐均与企业价值高度负相关,且超过管理层持股的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下,管理层持股比俐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略有减弱,但并不显菩。说明在我国管理层持聪比俐较低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持股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与国有企业员工的股权激励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两个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通过减持国有股实现管理层 /员工购买并持股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是改进国企上市公司产权制度基本缺陷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