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作为一类神秘而非经验的知识,原始知识源于宇宙或自然的神秘力量,表现为一种"神启"或"天启"。相对于神秘知识,个人既非知识主体,更构不成知识客体,只是显现和表述"神启"或"天启"知识的工具。就其反映对象而言,原始神秘知识也不是对"神"或"天"的奥秘的全部甚或部分反映,充其量只是为人类认识某种自然现象提供可能或有限的线索。此外,一般人理解这类神秘知识,还往往需要借助于那些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感知启示的人———巫的帮助。①原始知识得以传播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即时性的"仪式"与历史性的"神话"。借助于前者,"巫"  相似文献   

2.
"灋"字的形成代表了先人对文字形成时期有关法现象的朴素认识,探究"灋"字的起源与古老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法文化有意义的一个切入点.古文字在战国至西汉中期在形体上发生演变,而古"灋"字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演变成"法",在目前出土可见到的实物材料中所见法字,可以为我们大致展示出这个演变的过程.从"灋"到"法"的变化,一方面是古文字演变大趋势使然;另一方面又是因为同时期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基础情况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使法字所表示的字义相应变化,从而成为推动在日常使用范围中今"法"到逐渐取代古"灋"的强大内因.所以,古"灋"到今"法"之变化,是继考察"灋"字字源后,研究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秦汉之际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仁"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观念。甲骨文所见"仁"字及其原形字反映了东夷民族的风俗习惯。"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即相敬互爱、诚实合作。"相人耦"在殷周政治法律实践中的体现,是君臣合治的"共和"精神,这也是贵族法文化的基石。孔子在传统"共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圣贤政治理论。战国以降,贵族法文化整体走向衰落,"共和"精神受到冲击。但在漫长帝制时代,不绝如缕的"共和"精神仍然发挥着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道德与法发生碰撞——由"彭宇"案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始的道德观念自然地发挥作用,具有"原始法"的效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道德与法互动与矛盾共存,当道德与法发生碰撞时,该如何解决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的"彭宇"案着手,对道德与法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以期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证券法的"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是证券法立法精神的体现。作为指导证券交易和发行活动的基本原则,"三公"原则构成了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精神和灵魂。本文就政券法的"三公"原则做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刑"字的本义为残害肢体的肉刑,后来引申泛指刑罚."灋"字的本义是在神判之后令其离去、离开,亦即放逐."聿"、"律"本为一字,"聿"字有区分之义,引申为界限、标准等义,"律"字因此而被用为音律、法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认为,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包括"犯罪"在内的法学概念是从"绝对观念"这个最高的哲学概念经过层层环节推导出来的."绝对观念"经过精神、客观精神、抽象法三个阶段进入不法环节;不法又分为无犯意的不法、欺诈和犯罪,犯罪是不法的第三个环节,是真正的不法.犯罪具有虚无性,犯罪因为对法的否定成为严重的不法,又被法扬弃而恢复到法律所认可的常态.犯罪的哲学根据在于人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绝对不可能被强制的.  相似文献   

8.
童之伟 《法学》2021,480(11):38-56
起源于先秦的"权"字在17-18世纪之交和19世纪初同西文法学相关名词接触,形成含义对应和互译关系,是它走向近现代中文法学的主要标志.在19世纪中叶前,权力和权利的初始内容进入"权"字的指称范围,但它们从"权"字中诞出成为法学概念是1860年之后的事情,这得益于中日两国学者不约而同的努力."权"在20-21世纪之交已成为可同时表述权力、权利、剩余权,以及它们体现的全部利益和相应财产内容的基础性法学概念."权"字的发展衍射史是近现代中文法学萌芽、成长和基本形成的历史的缩影.循此历史进程辨识、甄别、查明权利、权力等现有法学基础性概念和其他基本概念的"真身""出生"的时间、地点和"身世",是中国法学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外延和实质已明确并得到充分论述的"权"概念,有着深厚的中华法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意功能,是现代中文法学相对于西文法学的独特资源优势,应善用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业联合会2004年12月13日向全国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尽快清查是否销售过由江苏省镇江市恒泰、恒露、恒汉、恒穗、恒东、丹玉、江南等醋厂生产的标有"江南好"等字样的"镇江香醋",正在销售的立即下架。 上述醋厂生产的标有"江南好"等字的"镇江香醋",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法》和国家专门为镇江香醋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08,注定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最浓重的一章,"5·12"大地震更为它抹上悲壮的色彩.在这些令人揪心窘迫的日子,我们频频听见这个词:第一时间.正是这四个字,一次次向世界彰显着中国政府和全体炎黄子孙的高度责任感和迎难而上有难同当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自力救济,还是权利滥用?——评微软“黑屏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软对中国实施WGA和OGA计划,对使用盗版软件的用户采取了电脑黑屏和提醒标记的警告,此举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应.微软实施"黑屏计划"在技术上涉嫌窃取家庭用户隐私,妨害到个人安全和社会稳定,从法律上看不属于自力救济而是对知识产权的滥用.社会各方都应冷静思考,针对类似事件提出妥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史学清  汪涌 《知识产权》2009,19(2):23-2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3条的避风港作为网络搜索服务商侵权责任的限制规则,目的本意在于限制网络搜索服务商可能面临的版权侵权赔偿责任.虽然立法为网络搜索服务商"进港"避风设定了条件与例外,但这并不是审查义务的设定规则与共同侵权判断规则.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避风港规则是正确适用的前提,从而避免将立法为网络搜索服务商提供的"避风港"异化为"风暴角",背离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4.
15.
姜明安 《法学家》2004,(1):13-15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重大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6.
盗"椟"含"珠"     
保安偷了"天价"电脑犯罪嫌疑人王某是宁波市一家知名服装企业的保安,职责本来就是保卫企业的财产安全,可总嫌钱赚得慢的王某却打起了企业财产的歪主意.  相似文献   

17.
吴锡民 《金陵法律评论》2004,(1):104-107,128
陈思和先生提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世界性因素"的看法,对外来影响之"接受"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挑战.然在本文的"误读"视域里,世界范围的文学与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确认"世界性因素"最顶级的平行关键词也许分别是:"先进性"、"同步"与"反响";将本土东西置于"他者"(Others)反应(而不是反映)的视野中来加以检视恐怕平等对话会有"质"的飞跃;锁定作家创作活动的"重力场"(弱作用)兴许不失为某些"影响"事实依据之困窘的合理解释;只要有利于我们自身文学的必然王国健康地向文学的自由王国迈进,就甭管张三李四来路的"比重"的如何.  相似文献   

18.
李兰英 《现代法学》2005,27(4):74-78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判例法在中国的"可行"与"缓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拥军 《政治与法律》2006,4(6):141-146
判例法能弥补成文法之缺陷这一功用为我国引进判例法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司法解释自身的不足为我国引进判例法提供了现实上的可能性.但就我国现实来讲,阻碍它实行的因素也很多,与之配套的改革和社会心理的调整是必需的.因此判例法虽能实行,但不能"急行",只能"缓行",即只能以审慎的态度稳健地、循序渐进地、在不断地调试中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