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  成建 《瞭望》1987,(23)
“我们供销社历来都讲为农民服务,可眼下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是四川省大邑县苏场供销社负责人对记者诉说的苦况。 苏场供销社,是一个基层社,几年前,它还是当地农村流通的一条“正宗渠道”,可现在,严重的亏损“掏空”了它,使它只剩下个“空壳”。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供销社的改革有一定成绩。但是,现在仍有不少基层社还在吃“大锅饭”,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郑州市供销社推行的门店抵押承包、共负盈亏的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表明,供销社整个改革要着眼于调动基层社的积极性,增强它们的活力,上级社要给基层社放更大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记者近年在农村采访。常听到农民为买难卖难叫苦。他们要求改革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供销社。最近记者从四川省广汉县农村供销体制改革中看到了希望。这个县去年对供销社不合理的体制连砍“三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第一刀——恢复合作商业性质。供销社本来是由农民投资入股办起来的合作经济,后来逐步变成了全民性质经济。许多农民五十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们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坚持把树立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广大职工勤俭办企业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了党风、厂风的好转,推动了“双增双节”运动和生产建设的发展。以青工为重点,增强职工艰苦奋斗的意识我公司是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的重点联合企业,现有职工240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一半以上。前几年,由于受“高工资”、  相似文献   

5.
江洋 《瞭望》1987,(51)
把土地相对集中起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必然要改变目前“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格局,一部分农民要多包地,而另一部分人就要把土地转让出来。这件事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他们愿意这么办吗?有什么顾虑没有?我们在顺义县农村和一部分农民谈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日本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日本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与日本的企业界有意识地向职工注入“忘我工作精神”分不开的。在日本,公司的职工效忠于自己的公司,置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于不顾,为公司的发展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这种被称为“爱社(公司)精神”的“美德”,曾是每个职工都必备的,日本人的能干也因此而扬名世界。然而,最近这种“爱社精神”却在日本青年中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常听人们说起“中国第一庄”——天津静海县大邱庄。百闻不如一见。前不久,记者驱车来到大邱庄,亲眼见了见大邱庄人,感受了一下“大邱庄精神”。在大邱庄农工商总公司办公室,我们同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禹作敏攀谈起来。我们一直很想听听这位闻名全国的农民企业家的见解,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问题:大邱庄能有今天的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什么好经验? 禹作敏说:“改革开放十年来,我们大邱庄在实现温饱,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放松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农民是非常实在的。他们一不想做官,二不想出名,三不想受气,只想过上好日子,这种理想境界虽然不高,但很实际,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在这个起点上去做。”他介绍说,这些年来,大邱庄把理想教育、思想工作具体化,把美好的理想与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和集体经济的条件,制定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办好企业、搞好就业提到了“执政为民”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新高度,体现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何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关注“民生”的意义;如何关心职工群众疾苦,把职工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怎样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发展企业等,已成为摆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导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企业家重视精神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家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除运用“奖金”和“分红”等经济手段外,还运用了精神激励手段,培养工人的“共存亡”意识、“集体观念”和“忠诚”、“奋斗”精神。日本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信任激励在日本企业,“信任职工”是管理者的信条。他们认为,只有使职工感到上司对他们信任,职工才能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信任职工方面、他们采取的做法,一是让职工直接  相似文献   

10.
“恶庄”与“恶东”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两只毒瘤,摧残着市场健康的肌体,掠夺了大量的市场稀缺资源,动摇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舆论的讨伐,“恶庄”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逐渐失去其生存环境。然而,在中国股市上大股东的“恶东”行为依然盛行,屡屡出现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掏空上市公司,甚至使上市公司沦为空壳。还有一些非上市公司为达到圈钱的目的,通过所谓的重组,借壳、买壳控制上市公司之后,便肆无忌惮地吞食上市公司的财产。  相似文献   

11.
评议出效益     
面对市场疲软、精神滑坡,如何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今年以来,湖北省钟祥县供销社在职工中深入开展职业道德评议活动,通过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个县供销社的职业道德评议会是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下设评议小组。评议内容包括礼貌待客、信誉经营、清洁卫生、勤俭节约、送货上门、门(窗)橱布置、商品摆设、服装仪表、遵章守纪、服务宗旨等十个方面。评议的目的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批评  相似文献   

12.
商品经济的大潮曾把供销社系统冲击得支离破碎;在城里无立足之地;在农村也被星罗棋布的食杂店、财大气粗的个体老板抢去了他们的“饭碗”。 在相当一部分供销社的发展举步维艰时黑龙江省供销社却“红红火火”。尽管也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然而机构改革却使黑龙江省供销社从处境艰难走向了生机一片。 改革“四步曲” 早在1983年,黑龙江省供销社就在全国供销社系统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退出政府序列;率先改为民办;率先变成集体。 1984年黑龙江省供销社又和财政脱钩,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费自理的企业管理部门。然而这些并没有使供销社“脱胎换骨”,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种种“通病”在这里依然能够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凌子 《瞭望》1993,(31)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岸的“风筝城”潍坊,1992年,占全市人口80%以上的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已达957元。往这片已经摆脱贫困的土地上,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个主题,又出现了大办农村卫生事业的热潮。“保健康奔小康”成为全市广泛流传的一句口号。办卫生是要花钱的。尤其是为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办卫生。完全依赖国家?  相似文献   

14.
偌大上海,一家专门从事为市民挑拣分割,洗净包装蔬菜的净菜服务社,成了一段时间的大新闻。这家称之为庄妈妈净菜社的创办者庄红卫是一名下岗女工。1996年5月份净菜社开张,没有国家的拨款,而今却红火异常。庄妈妈手里拿的是“大哥大”,净菜社里已拥有自己的电脑、汽车,五家连锁店相继开业,100多名职工都是下岗职工。 选准一个方向,在艰苦拼搏中“杀”出一条路来的又岂止是一个庄妈妈!正是他们反映了上海人新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婚事奢办害处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村青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量入为出,把人生道路上的结婚“大事”办得“红火”一些,适当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请亲朋好友欢聚一下,本无可非议。但近年来,农村婚事奢办之风越刮越猛,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九月制冬农,腊月忙过年。”一月十二日,农历腊月初十,我们来到鲁迅故乡绍兴远郊的柯桥镇。柯桥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以富庶出名。走过镇口石拱桥,只见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门口,摆着“欢迎选购春节必备商品”、“各式年货,请光顾”等大幅广告。广告牌之间的空隙地,又被烟酒糖果、干鲜土产的货摊占据了……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挤进了区供销社。一位姓陈的供销社副主任听说我们要了解农民置办年货的情况,笑了说:“哎呀,眼下农民办年货还  相似文献   

17.
最近,浙江省临海市大田镇创立了现代农民读书社,较好地解诀了政府整合能力减弱后的农民教育问题。 在目前农村大力推行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整治社会风气、整治居住环境”活动中,干部群众现代化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感到科技知识的缺乏,自身素质的滞后。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的形势,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导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生活,大田镇以“面向新世纪、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大田”为宗旨,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吸纳群众广泛参与,外聘农技专家,内联企业基地,创…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丹阳县号称“篮球之乡”。目前,全县已整修和新建了七百七十多个篮球场,有七百多个农民篮球队经常参加锻炼,还出现了一批“篮球之家”。去年,全县共举办农民篮球赛四千多场次,仅春节期间社、队举办的农民篮球赛就有一千多场,  相似文献   

19.
永远跟党走     
我是江苏省民营企业的“小字辈”,现在担任江苏雨润集团的董事长。我们公司的主导产业是肉类食品的加工和销售,一头连着养殖农户,一头连着城乡消费者。我把公司定为架在农民“田头”和人们“餐桌”之间的一座桥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1993年,我从安徽来到南京投资办企业,当时投资只有三四百万元,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雨润”已成为拥有28家分公司、总资产26亿元、职工总数1.2万多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我们雨润集团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低温  相似文献   

20.
我之所以一再说这10多年里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伟大事业,无非是想强调乡镇企业发展中农民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出于农民的迫切需要,是他们在生活日趋穷困的压力下的自救措施。兴办乡镇企业时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农民自己在农业里累积出来的。农村开始办工厂时,我们看到农民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安装机器,让自己的子女无偿劳动。没有这种把工厂看成自己事业的精神,乡镇企业是诞生不了的。从这些方面看,乡镇企业确是“内发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