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静钧 《南风窗》2007,(16):26-27
从未有过一年像2007年一样,地球上的人类直接遭遇气候暖化所带来的种种考验。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灾难不过是好莱坞大片里的科幻特技,而今,一切就近在眼前。热浪汹涌欧洲6月到7月两度遭受热浪的重创,  相似文献   

2.
双周     
《南风窗》2007,(17):10+12+15-16
环保的出路"全球变暖"成为了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关于"全球变暖"的中文网页有400万项之多。相信看过电影《后天》的人,不难回忆里面恐怖的气候变化景象,虽然电影里面对地球未来的预示并未出现,但在种种灾难和自然危机的威胁之下,各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并且把气候问题纳入政治视野。  相似文献   

3.
一些关注气候变暖的权威专家们,无奈于当前几乎没有关于气候变暖的政治关注和解决措施,只能把夸张当成捷径来吸引关注。但问题是,当这些令人惊恐的"副作用"一旦被证明是错的,人们以后就不太爱听有关气候变暖的言论,甚至是那些合理正确的论据。耸人听闻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球气候变暖论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1997年,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告诉我们气候变暖会使厄尔尼诺现象变得更严重,但并没有发生。"绿色和平"组织和许多其他组织也告诉大家,数年后我们将  相似文献   

4.
宏大的东西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生活中正为"节俭"所消解--"节俭办奥运"的理念面世未久,"节俭办国庆"又悄然来临。据中央部署,55周年国庆将把握"中庆"尺度,提倡尽量节俭,不搞国庆阅兵、焰火晚会等盛大庆祝活动。国庆是一个国家的面子,国庆庆典的节俭,是一种深刻的象  相似文献   

5.
"反全球化"运动:当今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反全球化"运动(有人称之为"现象"、"行动")在西方不断出现.人们在研究全球化客观进程及其影响等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反全球化"问题.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之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为从一个新视角深入研究全球化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70年代,"样板戏"以其激烈的政治化本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政治发展进程。"样板戏"属于形式"共意",体现着单向度的国家意识形态规制。"样板戏"是高度概念化意义系统:在政治结构上,"样板戏"将领袖、政党神圣化;在社会结构上,"样板戏"将阶级、阶级斗争绝对化;在道德文化结构上,"样板戏"将禁欲主义、奉献精神等极致化;在经济结构上,"样板戏"将经济政治化奉为常态。"样板戏"运动中,"共意"形塑的实践体现出相互联系的动员化操作、标准化程序与仪式化展示等三者统一。"样板戏"在实践中发挥着合法性、整合性与提取性等相互联系的功能。然而,"样板戏"既缺乏社会政治文化支撑,又由于意识形态刚性而不能创新,在存续十多年后最终被横扫进历史的暗角。  相似文献   

7.
在灾难救治和重建中,中国社会上演的是道德剧,而不是社会协调的行动剧,民众与政府双方部陷入了短期的利益博弈中。如果没有对制度设计、制度安排的认真考虑和讨论,下次灾难来临.一切就仍会重演。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启动,为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推动建立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提供了重要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议程理念相通、目标一致,相互对接有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增信释疑,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吸引力,提升中国参与南南合作的水平,帮助中国在新的国际发展治理体系乃至整个全球治理架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两者的对接也有利于形成对中国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外部约束,促使中国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对接2030年议程面临着落实时间差、理念与议题契合、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与西方大国协调合作、地缘政治风险等一系列挑战,中国需在战略理念、合作政策、落实平台、具体目标等层次明确对接方向,认真设计对接方案,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监测指标设计和后续评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商家节假日商品促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中,"打折返券"、"买一送一"等销售策略,往往隐藏着一些商业欺诈行为。那么,"打折返券"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联合国在概念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治理"概念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但本文关注的只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理论争辩,不过,本文也探讨了去殖民化、地方化和人权等与联合国有关的早期观念,而这些观念恰恰是较为晚近的思想所反对的。本文分析的视角侧重学者的看法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工作者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治理"指代一整套公共的和私人的复杂结构和程序,而一些通俗的作家却倾向于认为"治理"就是"统治"。  相似文献   

11.
赵义 《南风窗》2007,(16):3-3
当全球气候变暖(核心是减排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核心议题之一后,各国的政治角力就不可避免。在"一超多极"的格局中,欧盟的态度最为积极,英国甚至试图将全球变暖提升到危及国际安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郭净 《南风窗》2008,(18):54-57
明永冰川仍在快速融化,当地人的讨论还在继续。他们被卷人冰川旅游当中,可赚着钱心里却不安生。卡瓦格博的"查堵"就像悬在头上的利剑,令他们寝食不安。  相似文献   

13.
罗丹 《南风窗》2008,(10):83-85
"环境规则演进的历史表明,当减排的任务成为必须执行的命令时,污染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会比之前人们所认为的更快和更便宜,当全世界最终采取认真的态度对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将会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一小时"留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而且,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有增无减。这项活动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正义感,但这种徒劳的象征意义恰恰揭示了今天自我感觉良好的环保主义问题出在哪里。3月23日夜晚,13亿人的灯光在8:30、9:30和10:30熄灭—这和一年中的其他夜晚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无电可用的情况下,这些人不得不在太阳落山后生活在黑暗之中。同样在当晚,另外10亿人从8:30~9:30关灯参加"地球一小时"的环  相似文献   

15.
美国布什政府第二届任期以来,委内瑞拉同美关系龃龉不断,双方针锋相对,关系日趋紧张.今年2月,美国务院在年度人权报告中将委列为"问题国家".不久,布什总统即宣布将"拨出更多资金支持和加强委内瑞拉的反对党和组织,以保卫委内瑞拉的民主".同月,美国防部西半球事务副部长助理帕尔多指责委从俄罗斯、巴西等国进口武器,"将成为整个拉美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心灵重建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统奎 《南风窗》2008,(12):96-96
5·12汶川强震,震垮了建筑,震碎了家庭。心理学者分析,大地震已给灾民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巨大、深刻的恐惧心理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即使已脱离造成危险的环境,情绪却仍会处于惊恐当中"。痛定思痛,国人耐于灾难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得到空前体现,"心灵重建"成为每个灾民迫切的渴求,全国各地的心理工作者们也热情高涨,各级政府和部门组织了超过50支的心理救援队。然而,从专家眼光看,"缺乏基本的灾后心理干预培训,  相似文献   

17.
孔志国 《南风窗》2016,(4):93-94
正厘清能源领域的真问题、假问题,找到人类和能源关系的恰当切口与合适姿态,是非常迫切的问题,而这又以梳理能源和人类互相作用的规律,理性定格人类能源观等为前提。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世界不是已经处在能源巨变的过程中,那么也是处在巨变前夕。借助新发现或者科技进步,风电、太阳能、核聚变、页岩气、可燃冰等新能源,均被各自行业寄予承担能源领域"终极救赎"的厚望。而更多人则看到了互联网和清洁能源结合在一起的威力,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利比亚冲突中,以法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行使"保护的责任"的名义,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和政权更迭,实则制造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利比亚冲突"的案例表明,"保护的责任"从理念走向现实特别是其实际执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作为国际社会的"法治良心"的重要体现,"保护的责任"理念与严峻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如何实施"保护的责任"的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保护的责任"在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出现深度调整,"链主"通过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进行立体式施压,导致中国制造业在现有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面临嵌入遭低端锁定、重构还为时过早、攀升被围追堵截的三重发展困境。面对"链主"的创新围堵,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与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首站的东盟共建区域价值链成为务实选择。中国与东盟共建区域价值链既有能动性、区域性、依赖性、互补性等基础,同时也面临外部因素、竞争性、动力问题等挑战,中国、东盟应取长补短,从认知、原则、路径三个方面完善区域价值链的顶层设计,按照硬件、软件、驱动"三位一体"的路径,循序渐进地打造区域价值链合作范本,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建构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马甲"运动的发生反映了法国社会高福利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国家政治结构的失衡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张力,也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形象,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法国积极进取的外交和在欧洲一体化中提供领导力。随着法国政府作出相应的回应,"黄马甲"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这场没有中心、没有组织、没有代表的运动也将慢慢趋于尾声。然而,未来是实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是变成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依然考验着法国政府未来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